資訊
報考
查詢
資料
獨家

讀帖三式:欣賞•分析•記憶
整理:中國美術高考網
| 來源:
| 作者: | 發布時間:2014-04-24 15:47:23
“學書尤貴多讀書,讀書多則下筆自雅”。(清·李瑞清《玉梅花盦·書斷》)。當然碑帖也屬于書的范疇。像傳世的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蘇軾《赤壁賦》等法帖,這些不但是書法藝術的不朽之作,而且也是千古流傳的好文章。 學書臨帖固然重要,但讀帖則能提高我們的藝術分析、鑒賞能力和修養。清蔣驥《續書法論·臨古》中亦曰:“即此可以涵養性情,感發志氣。若絕不念此,而徒求形式,則不足與論書。”當然,學書者“讀帖”不光是領略其文采,更重要的還是要從書法的角度去觀察其章法、筆法和情趣意境。 既然讀帖如此之重要,那么如何讀帖呢?就筆者學書淺見其法有三: 一 欣賞式 “帖教人看,不教人摹。”(清·梁同書《頻羅庵論書·書張芑堂論書》廣義而言,這里的看,很顯然是教學書者對優秀碑帖勢必要進行欣賞、揣摩、感受,從而達到能心領神會。書法欣賞與繪畫欣賞不一樣,它沒有繪畫的具象,是借文字符號的揮寫,創造具有生命的藝術作品。我們欣賞時,有種模糊性。“就欣賞者來說,則是以象觀意,從象味意。不是具象,卻有生命,看是抽象,卻有意味。形象若具象化,意味就喪失。意味只在抽象中。”(當代·陳方既《書法創作意象》)如果我們養成經常讀帖的習慣,久而久之便會領悟原范本的氣息、格調、韻味、章法、情趣、意境等。 二 分析式 對于學書者來說,分析式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它要求學書者要對原帖中的一點一畫進行理性的分析研究,要對其外在形式和內在意境作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真正把握原帖的風貌神采。正如宋黃庭堅在《論書》中所說:“細看令人神,乃到妙處。”另外,我們還要分析和了解作者書其帖時的背景,心情等,并進一步擴大研究分析其與同一字體的其它范本的異同之處,廣取博覽,吸取適合自己口味的優點部分,化古為我。 三 記憶式 讀帖的目的是為了使學書者能更好地臨帖和脫帖,它需要反復多次地揣摩范本的點畫、結字、章法、意韻,并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進而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古人學書,不盡臨模張古人書于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宋·黃庭堅《論書》)我認為之所以能下筆時隨人意,便說明了他對張掛于壁間的書作朝夕諦觀,通過細看已對其章法、結字、意韻等特征達到心手相應的程度。只要我們能這樣長期不懈,堅持記憶式的讀帖,在不斷積累的基礎上,一定會得之于心,用之于手。 上述三種方法,在讀帖過程中,應相互聯系,并與臨帖實踐結合起來才會奏效。


← 輸入專業分,測測你想上的學校,需要多少文化分?
← 實時發布最新的藝考資訊,解讀藝考最新政策、招生簡章、錄取規則。
← 解答在藝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全程提供藝考報考最佳方案。
點擊查看更多與《讀帖三式:欣賞•分析•記憶》相關的信息
- 篆刻的基本技法
- 臨摹趙體楷書的兩大章法
- 楷書的筆畫手法和運筆要領是學習之
- 篆書入門課程 小篆包裹結構的分析
- 篆書入門課程 小篆的排疊結構分析
- 篆書結構分析之附麗結構
- 篆書入門課程 小篆的相讓結構分析
- 篆書入門課程 小篆的相背結構分析
- 初學篆書入門課程 小篆的獨體結構
- 初學者如何快速有效的識別篆書
- 石雕工具:石材雕刻必備“七劍”
- 雕塑的制作方法

(二)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郵件:mkaocn#163.com (發郵件時請將#替換為@)



排名
高校名稱
人氣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