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食字旁
側鋒落筆寫撇,隨即回鋒寫橫勾折,接著順勢寫豎仰勾。整個食字旁線條清楚勻稱,是一筆寫成。
(十六)尸字旁
落筆寫橫,隨即用力折筆而下,接著再折筆寫橫,然后翻筆向左上。順勢寫下一撇。尸字旁的轉彎抹角處用筆須慢且要有力。
(十七)弓字旁
先落筆寫橫折,再翻筆寫橫折勾。弓字旁的弓須一氣呵成,不能用兩筆或三筆寫成。
(十八)山字可作偏旁也可作部首
寫法是:先寫左短豎,接著折筆寫橫,然后翻筆向上,再順勢寫中豎,提筆寫右豎。山字如作偏旁,側右豎改為一點,同時順勢向右上勾出;山字如作部首,側右豎改為撇點,隨即一筆撇下。當然山字也可采用楷書寫法,先寫中豎,再寫豎橫折,最后順勢寫右豎。
(十九)木字旁
落筆寫橫畫,接著翻筆向上,順勢寫豎畫,再另起筆寫撇畫,隨即折筆向右上挑出。
(二十)子字旁
落筆寫橫勾折,隨即寫下彎勾。再順勢翻筆向右上挑出。
(二十一)絞絲旁
側鋒落筆,略頓,隨即向左下撇,再回鋒翻筆寫撇折,最后趯筆向右上勾出。絞絲旁的絞絲上畫要長,中畫要短,下畫稍長,要錯落有致,最忌長短劃一,規整得如同彈簧。
(二十二)火字旁
落筆寫豎橫折,再翻筆向上,隨即寫撇彎折,最后回鋒用力向右上趯出。這是草書寫法。另有一種寫法是先落筆寫左右兩點,然后順勢寫長撇,再另起筆寫一點。
(二十三)四點水
先寫左面一點,隨筆挑出,再落筆寫中點,然后隨著筆勢向右提筆寫右點,最后回鋒向左下勾出。四點水在行書中往往寫成三點,左點與中點相呼應但不相連結,中點與右點相連結而不相呼應,四點水在下面,為了托住上面部分,四點水不妨寫得開張些。
(二十四)女字旁
先落筆寫斜長點,再向上提起,順勢寫撇畫,再趯出,隨筆寫橫挑,如果按照楷書寫法,先寫撇畫,再翻筆寫反捺,再順勢寫右撇,最后攔腰寫橫挑。
(二十五)門字框
先落筆寫左豎,從外翻筆向上,再寫表一點,提筆向右寫橫,順勢折筆寫右豎,同時用力向內勾出。門字框中間要留有一定的空間,以便容納內部部分。
(二十六)日字旁
落筆寫左豎,再提筆寫橫豎折,然后另起筆寫中間一點,順勢提筆連寫下一點。不過作為偏旁的日字下一點總是寫成上挑,以便書寫右面的點畫。
(二十七)月字旁
落筆先寫左豎撇,收筆時用力向左上趯出,然后順勢寫橫折豎勾,勾時須頓筆有力,最后隨筆連寫中間兩短橫,連寫的點畫要輕靈飛動。
(二十八)心字底
順勢落筆寫左點,要先輕后重,再起筆寫彎勾,要彎而有力,最后用筆寫左右兩點,兩點間要有牽絲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