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我省普通高校美術統考還有一個星期時間,今天市區的幾所美術專業學校進行了一次聯考,完全是“統考模式”。記者了解到,大多數同學都有沖擊校考的想法,在老師看來,統考對大多數考生來說都是一種“解放”,有了統考成績保底,沖擊校考的學生更輕松。但與校考相比,統考題目要求不同,這會讓一些考生不太適應。
多數考生仍想沖擊校考
“我們學校今年的高三考生有150多人。”王立躍告訴記者,前期進行摸底,幾乎所有的考生都要在統考后參加校考。這是否意味著相比往年更長的“戰線”讓考生負擔更重了呢?“其實我看未必。”王立躍說,對于能通過統考的學生來說,都應該具備一定專業水準,所以都想沖擊校考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往年同學們都要考慮志愿梯隊的問題,再好的學生都要去考幾所二流的學校保底,而現在只需要把精力集中在想沖擊的名校,對學生來說一定程度上確實是解放了。”王老師說,再者,如果有統考成績保底,同學們在沖擊校考時會更放松,不會像往年那樣盲目,患得患失。
同時,王老師也提醒那些專業課和文化課都不是很強的考生,一定不要忽視文化課的復習。“有些名校錄取時文化課和專業課的比例達到5:5,甚至6:4,往往一些學生的專業成績都接近,而文化課更容易拉開名次,所以考生不要顧此失彼,合理安排學習的時間。
550名高考生“實戰演練”
作為島城美術生最集中的高中,青島6中和市區幾所中學今天聯合組織了一場美術統考“實戰演練”,這也是市區高中首次組織美術聯考,考點就設在6中,涉及到的考生有550多人。上午進行的是造型基礎考試,“考試時間、出題方向都完全參照統考要求。”六中副校長孟國華告訴記者,而其邀請大學老師來閱卷。因為2009年高考我省第一次組織美術統考,別說學生了,連老師都沒有底,所以這次“以考代練”非常必要。
記者看到,上午進行的靜物默寫考題是“二選一”的模式,一套題是“背包、乒乓球拍和水杯”的組合,另一套題是“桌上鏡子和其他三件物品”的組合。“出兩套題是為了全面考察學生的素質和練習方向,以便找出盲點所在。”孟國華告訴記者,題目昨晚才“出爐”,是老師們經過多次討論才確定的,“平時學生都習慣練些瓶瓶罐罐,很少練常見的生活物品,乒乓球拍的題目是為提醒考生多注意身邊事物。”
記者看到,同學們大多選擇了第一套方案,而且確實有考生存在乒乓球拍處理不到位的問題,“畢竟書包對同學們來說太熟悉了。”說到同學們的選擇傾向,17中美術組教研組長王立躍猜測。
統考改革帶來“冷”效應
“今年的藝考出現了拐點。”王老師說,我省2009年統考人數只有 5.4萬,比上一年減少了4萬人,從一定程度上統考改革確實起了作用,當然還有美術類考生就業難、考生日趨理性等其他原因。和前幾年的美術考生相比,參加2009年美術類考試的考生,錄取前景將更加樂觀,但名校的錄取競爭依然會很激烈。
在王老師看來,藝考的“降溫”仍然有一定的空間,“從我們學校的情況看,真正因為對美術專業感興趣而考進來的學生,估計所占的比例有一半。”王老師說,隨著統考的日益科學和考生、家長的日益理性,將來考生人數仍然會有下降,“山東省的考生保持在3萬才可能是正常的現象。”
考題變化讓考生不太適應
“前段時間省招考院說要考靜物素描,這樣可能打亂了一些同學的練習計劃。”王立躍告訴記者,根據往年的情況,學生參加校考都要沖擊一些名校,所以學生多練習人物像這樣的素描基礎,但是對靜物的練習往往不多,所以現在同學們都在用有限的時間突擊練習。“有些同學會感覺不太適應,覺得時間緊。”王老師說,因為靜物素描考查基本功,所以對“半路出家”的學生來說,更容易“露怯”,這可能也是美術統考涉及這一內容的原因所在,淘汰掉那些“名不副實”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