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廣東理科生在學考錄取中嘗到甜頭后(理科分數(shù)線比文科的低),今年春季高考一大批考生毫不猶豫地把文科改為理科,結果“大翻車”,理科分數(shù)線暴漲,哭倒一片理科學子。
2021屆同學們,是不是慶幸還好明年實行新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理?但你們以為取消文理分科,就能逃得掉“文理選科搖擺不定的黑洞”?
2021年起,廣東將實行新高考改革,夏季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shù)外+文綜/理綜”變成“3+1+2”模式。這也意味著新高考改革后,將原來的“文科陣營”和“理科陣營”,變?yōu)榱恕皻v史陣營”和“物理陣營”。
作為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屆考生,想知道廣東選考物理/歷史的考生比例如何?差距會很大嗎?明年的高考競爭會有多激烈?
物理組合vs歷史組合
此前,廣東中學生就有對廣東92所高校2021年擬在廣東招生專業(yè)(類)的首選科目要求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要求必選物理的專業(yè)(類)占總的35.24%,而要求必選歷史的僅占1.44%,其他對物理或歷史沒有要求的專業(yè)(類)則占63.32%。
這 也就意味著,在已公布選考專業(yè)要求的廣東92所高校中,首選科目為物理的可報專業(yè)占總的99.56%,首選科目為歷史的可報專業(yè)占總的64.76%。
看到這數(shù)據(jù),不少首選歷史的同學開始哭泣,社會是不需要“歷史生”了嗎?首選物理和歷史差距為什么那么大!
首選“物理”or“歷史”?
不少同學都還在糾結,從“3+1+2”制度來看,同學們的焦慮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所謂的12種組合,實際上只有6種組合,而這6種組合本身并不難選,難的是該如何從“2選1”選出一位帶頭大哥。
帶頭大哥為什么這么難選呢?因為,物理和歷史按卷面分計入考生總成績,而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選擇考科目的考試成績要實行等級賦分。
這就意味著歷史和物理的分數(shù)價值含金量更高。選好物理或歷史變得格外重要!
此外,首選科目選物理或歷史決定了考生未來選擇專業(yè)的大方向。
雖然說首選物理的可選專業(yè)范圍大于首選歷史的考生,但選科組合各有利弊,沒有“最好“和“最差”,適合學生自己的、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潛力、能為自己在大學選的專業(yè)助力、為自己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就是最佳選擇。
無論選什么,最重要的,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正如汪國真的詩“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一旦做了選擇,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選擇的事情做好,無論是選擇了物理還是歷史,最終都能收獲屬于自己的一樹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