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海、浙江首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后,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成為第二批試點,那么,第二批試點何時啟動?何時執(zhí)行?改革要點有哪些呢?下面為您進行了一一梳理。
北京
啟動時間:2017年
1、從2020年起,高考科目調(diào)整為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高考成績由語數(shù)外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構成,3門選考科目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任意選擇,高考總分750分;
2、英語考試一年兩考,取成績好的一次計入高考總分,英語增加口語考試;
3、實行基于統(tǒng)一高考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zhì)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4、高校從6門選考科目中,分專業(yè)(類)提出選考科目范圍,最多不超過3門。考生選考科目滿足任何1門,即可報名。
天津
啟動時間:2017年
1、從2020年起,高考科目調(diào)整為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高考成績由語數(shù)外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構成,3門選考科目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任意選擇,高考總分750分;
2、英語考試一年兩考,取成績好的一次計入高考總分;
3、實行基于統(tǒng)一高考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zhì)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4、高校從6門選考科目中,分專業(yè)(類)或?qū)W科門類提出選考科目范圍,最多不超過3門。考生選考科目滿足任何1門,即可報名。
山東
啟動時間:2017年
1、從2018年起語文、數(shù)學使用全國卷;
2、從2020年起,夏季高考科目調(diào)整為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高考成績由語數(shù)外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構成,3門選考科目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任意選擇,高考總分750分;
3、外語考試可參加兩次,取成績好的一次計入高考總分;
4、夏季高考實行基于統(tǒng)一高考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zhì)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2017年合并本科批次,2020年起招生采用“專業(yè)(類)+學校”志愿填報和招生錄取方式;
5、春季高考啟動“文化素質(zhì)+專業(yè)技能”考試。
海南
啟動時間:2017年
1、從2020年起,高考科目調(diào)整為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高考成績由語數(shù)外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構成,3門選考科目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中任意選擇,高考總分750分;
2、外語考試可參加兩次,取成績好的一次計入高考總分;
3、實行基于統(tǒng)一高考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zhì)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4、從2017年起,本科一批二批合并,從2020年起,錄取批次僅設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分學校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
下面再為大家具體解釋下:
文理不分科 外語一年兩考
在高考科目上,第二批試點的4個省市全都試行“3+3”模式。
“3+3”模式是指:報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統(tǒng)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學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選擇選考科目。就3門選考科目而言,北京、山東、天津、海南均采用“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
“3+3”模式與第一批試點的浙江省有所不同,浙江試行的是“7選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還多了“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這項科目。
同時,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一次考試成績計入。
兩依據(jù)、一參考
四個試點省市打破“唯分數(shù)論”,實施“兩依據(jù)、一參考”的多元評價機制,即依據(jù)統(tǒng)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信息進行錄取。
在試題使用上,山東省2015年英語科目使用全國卷,2016年文綜和理綜使用全國卷,2018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國卷。
在分值設置上,北京、山東、天津明確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shù)學、外語每科滿分150分,學生自選3門科目每門滿分100分,總分合計750分。
海南則要求以每個科目原始分轉(zhuǎn)換后的標準分呈現(xiàn)考生成績,語數(shù)外每科原始滿分150分,轉(zhuǎn)換成標準分,自選3科每門滿分100分。這是目前僅有采用標準分這一計分方法的省份。
減少錄取批次
關于錄取方式,北京已明確,將本科二批與本科三批合并為本科二批。山東、海南兩省已確定,從2020年起,錄取批次僅設本科批次和專科批次。天津雖未明確如何合并或減少,但方案中也指出要創(chuàng)造條件逐步減少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志愿填報方式上,山東把原來的“學校+專業(yè)”方式改為“專業(yè)(類)+學校”形式。采用“學校+專業(yè)”的方式,學生首先被學校錄取,最終可能進入的不是自己選中的專業(yè),而采用“專業(yè)+學校”的方式后,某個專業(yè)對應的可能不是一所學校而是多所高校。
這也就意味著,在“專業(yè)(類)+學校”模式下,考生既可以報考同一個高校中的不同專業(yè)(類),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yè)(類),還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專業(yè)(類),從而擁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權。
目前,北京新高考3+3選考方案已出爐,山東、天津和海南三省市的方案也會在正式啟動前陸續(xù)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