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確定了高考的改革目標——逐步建立以統一考試為主、多元化考試和多樣化選拔錄取相結合的高招制度。此后,分省自主命題、高職單獨招生、擴大高校自主招生規模等政策相繼出臺。今年,山東、廣東、海南、寧夏、江蘇等高中新課程實驗省區試行高考新方案,逐步實現高招評價體系多元化,被教育部認為是高考改革的方向。2010年,全國所有省份都將進入高中新課程實驗,也就是說,到2013年,全國所有省份都將實行新課程高考。
值得關注的是,包括學生的平時成績、會考成績在內的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將被納入“新”高考方案中。此外,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指標,研究性學習報告、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及班主任評價等在內的綜合素質評價“鑒定報告”,將與學生的電子檔案一起提交高校,為高校錄取新生提供參考。
高校學生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底或明年初,教育部將出臺關于高中新課程學生學業水平測試的國家級指導性意見,規范新課程的學業水平測試。目前,有些省份的學業水平測試由地市級教育考試部門組織,權威性有限。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只有當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全部由省級教育考試部門組織時,學生成績水平的權威性才能得到保證,這也將為學業水平測試成績作為高校錄取考生參考依據的新規推行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