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教育部和公安部聯合發(fā)文打擊“高考移民”之后,天津市寧河縣爆出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因高考移民引發(fā)的離婚鬧劇。鬧劇中的兩個主角,一個是土得掉渣的天津鄉(xiāng)下老農,另一個卻是河北唐山一位年輕靚麗的女工程師。
尹長林是寧河縣的一個50多歲的農民,與妻子離婚后一直鰥居。沒想到卻娶了一個38歲的女工程師。但是,幾個月過后,這段婚姻就草草地收場。尹長林也成為了國內首例因高考移民引發(fā)離婚案中的主角。
老農征婚 引來女工程師
天津市寧河縣農民尹長林早年離婚。2004年年初,年近五旬的尹長林走進婚姻介紹所,希望能在這里找到媳婦。可是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婚介所也沒能給老尹找來一個對象。
2005年年初,婚介所把目光投向了與天津毗鄰的唐山。在唐山的一家婚介所,他們發(fā)現一條幾乎沒有設置門檻的求偶信息,惟一算得上的條件就是應征男士須具有天津籍戶口。婚介所的人馬上與唐山那家婚介所取得了聯系。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幾天以后,唐山的那家婚介所回話說,女方答應和老尹見面。
應征的女人叫馬麗娟,38歲,是河北唐山某單位的一名工程師。10多年前,馬麗娟與丈夫離婚后一直帶著女兒曉茜生活。
為了讓女兒曉茜能出人頭地,馬麗娟一心想讓曉茜考上清華、北大,受最好的教育!
然而,曉茜考上一所重點高中以后,成績不再像以前那樣顯山露水了。這意味著她的“清華、北大”夢就要破滅。一天,同事跟馬麗娟說起了“高考移民”的話題。
這時,馬麗娟才知道,前些年一些省份高考競爭十分激烈,一些人為了避開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紛紛把孩子的戶口遷到新疆、西藏等高考不太激烈的地方。這些孩子有的在本省只能考一般本科,可“移民”后,有的還考上了清華、北大。同事的一句無意的話,讓馬麗娟心里七上八下地翻騰。
幾經輾轉反側過后,馬麗娟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把自己嫁出去,然后通過婚遷、投親把女兒曉茜的戶口遷出去。
為了盡快實現“高考移民”,馬麗娟一氣來到好幾家婚姻介紹所,像“清倉大甩賣”那樣,幾乎沒有門檻地將自己低價“甩賣”。2005年2月,在婚姻介紹所的安排下,馬麗娟很快與尹長林見了面。這次見面,令馬麗娟一想起來就五味雜陳。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怎么可能與眼前這樣的人同床共枕呢?但為了實現女兒的“清華、北大”夢。馬麗娟顧不了那么多,對她而言,當下最急的任務是盡快把女兒戶口遷到天津市。
在功利驅使下,馬麗娟以閃電般的速度與尹長林走進了婚姻登記處。
當馬麗娟拿著結婚證書來到有關部門為曉茜辦理戶口遷移手續(xù)時,工作人員的一句話,讓她頓時掉進了冰窖里。“你孩子的年齡已經超了,按照有關戶籍管理規(guī)定,無法接收。”工作人員說。
這時她為自己的愚蠢行為深深地懊惱。在馬麗娟看來,既然女兒的“高考移民”的夢想破滅了,那么她和尹長林之間這段荒唐的婚姻也應該結束。此后她找了很多借口躲避著尹長林。
尹長林娶了一名工程師的消息在當地引起了轟動。但是妻子不上門,也讓尹長林惱火。于是,他決定上唐山找馬麗娟。
尹長林的搗亂,嚴重影響了曉茜的學習成績。高考后,曉茜的成績連重點本科線都沒到。此時,馬麗娟決定與尹長林做個了斷。2005年11月,馬麗娟一紙訴狀呈到天津寧河縣法院,要求與尹長林離婚。
法院判決 女方賠償2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的婚姻根本沒有感情基礎,這段婚姻完全是原告出于個人目的,騙取被告信任以后形成的。馬麗娟對婚姻的破裂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經過法庭調解,雙方自愿解除婚姻關系。馬麗娟補償尹長林2萬元經濟損失。至此,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婚姻鬧劇就此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