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批次錄取生源質量提高
截至7月19日下午,甘肅省非延考區和延考區普通高校提前單獨批次,共錄取考生7672人,其中統招計劃7240人,定向生10人,煤炭企業優秀青年(三職生)18人,統計大學職教師資20人,藝術類不分省院校錄取384人。今年,在我省非延考區提前批次錄取的本科院校共計228所,計劃招生6715名。延考區提前批次錄取的本科院校125所,計劃招生419名。提前單獨錄取院校中有軍事院校28所,計劃招生649名;招收國防生的地方普通高校39所,計劃招生335名。
從計劃執行情況來看,我省非延考區提前單獨批次中共錄取7184人。按科類分:理工類1514人,文史類468人,體育類844人,藝術類4358人。延考區在提前單獨批次中共錄取488人。按科類分:理工類105人,文史類46人,體育類40人,藝術類297人。總之,甘肅省非延考區和延考區錄取人數與原計劃相比,共增招統招計劃556名。按科類分:理工類增招127人,文史類增招16人,藝術類增招413人。因生源不足,體育類減招18人,增減相抵,統招計劃增招538人。
據介紹,今年考生數量大、各項檢查、檢測把關嚴格,在保證充足生源的基礎上,考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及文化素質等各方面素質好于往年,檢測合格的考生中,合格的2418人,占總人數的66%;重點線以上的933人,占總人數的26%。
第一批次開始錄取
我省的第一批次已從昨日開始錄取。參加的都是重點高校,按照招生日程錄取將持續到25日。據統計,參加第一批次錄取的院校共159所,與去年的136所錄取院校比,增加了23所,計劃招生15015名,比去年增加了3060人。其中統招計劃14521名、定向94名、民族班51名、少數民族預科61名。按科類分:理工類12353名,文史類2662名。對于重點批次,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是如何保證公平公正,讓考生能考入志愿學校。為此,省招辦制定了合理的投檔原則。每一輪次投放考生檔案,必須堅持按學校招生計劃的120%比例(學校也可申請降低投檔比例,但不得低于100%),按考生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發檔,不能跳躍;第一輪次投放檔案后,堅持上輪次檔案不清退,下一輪次檔案不發檔的原則;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學校,將在并列和服從志愿的考生中按缺額數補足,且并列志愿和服從志愿投檔分數不低于學校第一志愿的最低調檔分數。此外,院校在招收定向、預科生時,取消考生特征分,以實際成績投檔,確保錄取公平公正。
預科錄取不低于調檔線80分
記者從昨天的巡視會上了解到,在第一批次錄取中,對省外民族院校投檔錄取,少數民族考生(含聚居和散居)原則上按70%投檔;漢族考生(含長居漢)按30%投檔。全部按普通高校最低控制分數線執行。
省內民族院校投檔錄取,少數民族考生按70%投檔(聚居少數民族占60%,散居少數民族考生占10%);漢族考生按30%投檔(長居漢考生占20%,其他考生占10%)。投檔時,聚居少數民族考生和用少數民族語言答卷的長居漢考生,執行聚居少數民族最低控制分數線,漢族考生(含長居漢)執行普通高校招生最低控制分數線。我省少數民族預科班和民族班只錄取少數民族考生,長居漢考生和漢族考生不得參加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的錄取;報考省外民族院校預科班、民族班的聚居少數民族考生和散居少數民族考生,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計劃數的120%投檔;預科生降分錄取時,最大降分幅度不超過有關學校本科調檔分數線下80分;民族班降分錄取時,不得低于有關學校本科調檔分數線下40分;報考省內民族院校預科班、民族班的,原則上按8:2比例投檔。即:聚居少數民族考生占80%,散居少數民族考生占20%。其降分幅度按報考省外民族院校的降分幅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