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前夕,考生面臨的是差不多的心理問題,心理咨詢師結合個例一一進行了分析。
案例一:考生劉蕊(化名),經常夢見考試的情景
劉蕊的成績在班里屬于中上游,成績有時不是很穩定。高考一天天臨近,劉蕊卻顯得越來越沒精神。一個多星期之前,劉蕊晚上做夢,夢里全都是自己在考試時的情景,經常夢見自己因為不會答題而著急的情景,以至于第二天起來無精打采。心里總是想著前一天晚上的夢境,復習也開始心不在焉。
張兆鳳表示,劉蕊的情況應該和她平時的成績有關系,不是很拔尖又不是很差,這讓她對高考產生了很多擔心和疑慮,以至于常常夢見考試的情景。在心理學上講,夢是幫助人類處理白天情緒的一種功能,是幫助人類釋放白天積壓的不良情緒的。晚上做夢記不住是件好事,說明自己能夠調節白天所發生的不良情緒。若晚上連續做夢、經常驚醒,而且第二天起來記得很清楚的話,說明平時壓力過大,積壓的情緒無法自己處理。對于劉蕊來說,首先要端正對自己做夢的態度,明白做夢是為了緩解和釋放白天的壓力,這樣第二天才能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中,而不是每天都被夢境所干擾,影響自己正常的學習狀態。同時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不要過于擔心自己會考不好或是怎樣。
案例二:考生李蘭(化名),模擬考試時大腦空白
李蘭成績一直比較穩定,屬于上游學生,隨著高考臨近,最近幾次的模擬考試中,李蘭出現了一進考場就大腦空白的現象,有些平時都會做的題卻怎么也想不起來該怎么解答,導致她最近兩次模擬考試成績十分不理想。
張靜芬表示,出現這種現象完全是考生過度緊張和害怕引起的,考生必須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現在開始練習腹式呼吸,吸氣時一定要連續吸氣,一直憋氣憋到不行再呼氣,每次至少要堅持30秒鐘,每天堅持練習20分鐘,就會使自己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放松。考試進考場之前把腹式呼吸進行幾次,到考場時就會很容易放松下來。同時,建議李蘭平時在家可以使用心象處理法,即想象,每天在家找個安靜的時間段,做深呼吸,然后閉上眼睛想象參加考試的整個過程,從出門赴考開始想象,經過哪條道路到考場,進考場后的情景等等,時間長了之后能夠減輕考生在考場上的緊張程度。
案例三:考生琪琪(化名),戀愛問題影響考前情緒
琪琪說,她的成績還算不錯,高中期間一直和班里的一個男生比較要好,兩個人一直在學習上互相鼓勵。但是這個男生是美術生,學習成績一般,現在馬上就要高考了,男生打算考一所藝術院校,而琪琪肯定會考一所好一點的大學。琪琪在電話中表示,她心里很不愿意和這個男生分開。她也覺得這樣對不起父母,但還是沒辦法控制自己的大腦胡思亂想。
張兆鳳表示,對異性產生好感和喜歡是正常的青春期的心理狀態,琪琪在心里如此看重兩人的關系,說明她在和男孩相處的過程中能夠獲得自己需要的安慰和支持。因此面臨高考,兩人之間學習上的差距肯定會對琪琪的學習狀態造成影響,引發兩人的分離焦慮。一般來講,如果雙方都能處理好這段關系,能夠在學習上互相鼓勵和支持,共同進步最好。如果現在琪琪的這種情緒還很嚴重的話,只能通過專業的心理輔導來治療。張兆鳳在電話中提醒琪琪,不管做出什么選擇,都一定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案例四:家長張女士,開朗的兒子最近沉默寡言
張女士說,兒子王林(化名)平時的學習成績還算不錯,家里一直希望他能考上個重點大學。為了不給他增加考前的壓力,家里從來不提讓他加油考個重點大學的事情,只是經常鼓勵他要努力爭氣。為了讓王林全心全意準備考試,張女士和丈夫努力做好后盾,除了學習什么事情也不讓兒子插手,每天變著花樣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但沒想到隨著考試時間的臨近,兒子在家越來越沉默了,不愿跟我們多交流,家里很擔心他在學校出了什么問題,但每次問他總是說沒事,然后就再不愿意多說。
張兆鳳說,這個案例當中,看似張女士和丈夫沒有刻意給王林施壓,但實際上許多無意識的行為反而加倍增加了考生的心理壓力。臨近考試的這段時間,每個考生的神經和心理都異常敏感,周圍老師同學、親朋好友的一句話都有可能在無形之中給他們帶來傷害。對于張女士來說,兒子臨考前這段時間不要表現出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也不要習慣性地每天都詢問兒子在學校學習的狀況。這樣才能給考生一個寬松的環境,讓他們沒有心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