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半個多月的時間,我市36000多名考生即將迎來高考,今年是廣東高考“大變臉”的首年,較之往年,2010年高考更令人矚目。
在經過一、二模的實戰演練后,我市全體考生正穩扎穩打地進入第三輪復習,在最后階段,考生應如何從容應對高考方式和內容的諸多變化,
如何狠抓分數增長點,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應考,本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希冀能給考生們指點迷津。
方案變化
新方案更合理公平
我市報考理科考生比例下降,上線幾率增大,
文科整體水平高于全省有發展空間
2008年11月廣東省教育廳頒布了《廣東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改革調整方案》,并從2010年起正式實施。該調整方案取消了“X科
”,高考科目設置改為:“3+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市教育局教研室特級教師任澤認為,比起前三年實行的“3+X+文科基礎或理科基
礎”方案,“3+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方案可以避免由于X各科高考難度不同而造成錄取的不公平。應該說,新方案是比較合理和公平的。
新高考的變化之一就是文綜、理綜科目中,文科考生要一齊考政史地,理科學生要一齊考理化生。對此,考生無法避開“瘸腿”的學科。同
時,由于綜合各科均不設選做題,有些科目將原來選考的模塊全都規定為必考;有些科目還改換或者增加了新的模塊,如物理的3-3,地理
的《城鄉規劃》。綜合各科考綱規定的考試內容,大多數比原來X科增加了。面對科目多,內容雜,課時緊的困難,不少同學窮于應付,尤其
是理科的數學、物理難度都比較大,理科的同學壓力就更大一些了。但是,全省所有的考生都面臨同樣的困難。對此,同學們要增強必勝的信
心。
任澤老師介紹,歷年來,廣東省高考招生計劃文理科生比例大約都是40:60。不少考生怕數理化,因此2010年全省理科考生比例下
降,汕頭理科考生的比例也比2009年下降了6個百分點。報考理科生比例少,可是招生比例不會少,所以理科考生雖然讀得辛苦一些,但
今年上線的幾率是增大了的。文科考生也無須氣餒,文科考生中占相當一部分是藝術考生,而且汕頭文科的整體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文科
考生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作文關鍵
高考作文應“準、順、好”
沖刺復習階段要狠抓審題和抓關鍵詞的能力
2010年廣東高考語文科作文滿分仍為60分,占語文總分的40%,因此,寫好作文對取得語文好成績至關重要。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
任林榮秋指出,在時間安排上,要保證有60分鐘的時間來完成作文。
他介紹,高考高分作文必須具備以下要素:①切合題意(對題意的理解與把握準確 全文在題意的范圍內行文文章立意深刻);②中心突出,內
容充實;③符合文體要求;結構嚴謹;④ 語言流暢,書寫工整。
應對高考作文,首先要寫“準”,這指的是準確理解把握好題意,明白要寫什么?可以寫什么?用自己的認真思考對應題目的問題。其次要
寫“順”:將自己對題意的認真思考理解有條有理地表達出來,層次清晰;再次要寫“好”用好的方式將自己對題意的認真思考理解有條有理
地表達出來。
林榮秋強調,在沖刺階段的復習中,關鍵是要訓練作文審題和抓關鍵詞的能力。在高考評分中,主要是根據關鍵詞來制定評分細則的。因此
考生閱讀作文題目時必須仔細,一定要定下心來,一個詞一個詞地默讀作文題目,把每一個字都看清楚、琢磨透,找出 “關鍵詞”。 在作文
題目中多次出現的詞一定是關鍵詞。但關鍵詞有時不止一個,必須盡可能都找出來。找出 “關鍵詞”后必須圈出來,并一一落實,把它們全部
體現到作文中去。例如,我市2010年一模作文的范圍是“本色與包裝”。第一等的作文是既表達“本色”,又表達“包裝”的文章,切合
題意。第二等的作文僅籠統提及“本色”,而文章重點落在“包裝”上的,算是符合題意。第三等的作文就只寫“本色 ”,而忽略“包裝”
僅能算基本符合題意。二模作文是“現代人應該有怎樣的生存狀態”。第一等的作文既關注“生存狀態”的呈現形式,又對“狀態”有真實的
感悟或到位的分析評價,切合題意;二等的作文寫到“生存狀態”,而文章重點落在對“狀態”評析上的,算符合題意;第三等作文只寫到有
關的物資精神休閑生活,而缺乏將之與“狀態”有效聯系起來,只能算基本符合題意。
提高效率
掌握記憶方法克服遺忘
采用分散和集中的復習方法,做好時間管理,避免過度復習
“為什么到了復習的關鍵階段,我還是學過就忘,效率不高呢?”這是困擾許多考生的難題。對此,高級心理咨詢師、心理學中學一級教師
、潮陽一中劉威老師指出,要通過科學的復習和掌握一些記憶方法,來克服遺忘。首先,復習前要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保持積極的情緒。還
要有確定的記憶目標。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有了確定的記憶目標,就能集中注意力,而注意力集中,大腦皮層就形成一個優勢的興奮中心,在
那里容易形成暫時的神經聯系,并使之持久地鞏固下來。而記憶目的不明確,注意力就隨時可能被分散和轉移,大腦皮層興奮中心形不成優勢
,記憶效果自然就降低。
考生們可以通過不同的記憶方法來克服遺忘,比如說“多通道協同記憶”,魯迅認為讀書要五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腦到。心到,
指集中精力,全神貫注;眼到,指細心瀏覽,目光敏銳;口到,指誦讀朗讀,聲情并茂;手到,指勤用筆墨,勤記筆記;腦到,指善于動腦,
勤于思考。運用這種精神高度集中的讀書方法,會使知識記得牢、用得好。還可以采用“閱讀與嘗試回憶相結合”的方法,少些時間閱讀,多
些時間回憶;此外,還可以利用諧音、聯想記憶材料的收集來增強記憶,比如說記憶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可以用諧音將
它們串起來“七叔含煙找圍巾 ”。
劉威老師提醒,采用科學復習的策略也非常重要,及時復習可以避免遺忘。還要采用分散復習和集中復習的方法。一般來說,中等相似程度
的兩種學習材料干擾最大,此時要采用分散復習的方法,文理交替集中復習也是一種科學的方法。考生還要避免過“度”復習。學習程度分三
級:低度學習(識記)、中度學習(恰能背誦)、過度學習(超過剛能背誦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內,學習程度越高,保持效果越好,但一旦
超過50%的程度,就會過猶不及,記憶效果不再顯著增加。
劉威老師指出,形成有規律的作息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一般來說,高中生一天的時間主要包括如下內容:1.睡眠。中學生每天累
計最少保持7小時的睡眠。但偶爾的、間斷的睡眠不佳對學習影響不大。2.運動。每天運動30分鐘至60分鐘,包括課間時間。運動是宣
泄消極情緒的積極方式,強壯體魄能保證自己應付繁重的學習任務。3.交流。每天20分鐘至40分鐘。通過交流,考生可以實現個人心靈
上的放松。勞逸結合,科學用腦,才有更好的學習效果。4.學習。積極學習,明確目標,有效管理時間,才能讓時間體現更大的價值。此外
,還要安排有機動時間,大概在60分鐘左右,以應付突發事件,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時間使用更有彈性。
劉威老師建議,考生要列出每日學習事務清單,并善于發現并充分利用自己獨特的學習最佳時間段,同時,要養成在固定的時間進行學習的
習慣。一般來說,早晨是記憶的黃金時機。心境不佳時可以從簡單或感興趣的事物開始學習。如果疲勞了,就要及時休息,休息是為了更好的
學習。
臨考準備
做好預案減少失分
強化答題規范訓練,應對采意與采點結合評分方法
任澤老師提醒,高考考的是整體素質和整體水平,考生們要注意均衡發展。目前在備考中出現這樣的問題,有不少同學忙于應付綜合科的“
小三科”,擠壓了“大三科”(語、數、英)的復習,對此同學們必須盡快予以調整,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精力,在提高學習效率上下功
夫,在保“大三科”的基礎上沖“小三科”。
考生必須熟悉各科試題的內容、結構、題型、題目的表述方式,答題的基本套路,提高審題、答題的速度。要通過訓練,熟練掌握每科試卷
各個板塊所花的時間,并形成習慣。徹底改變纏在某些點上脫不開的毛病。
考試臨場總會碰到一些意外。考生考前就必須充分估計可能出現哪些問題,做好碰到困難應對取舍的預案。比如說,遇到從未謀面的難題你
有哪幾招應對的辦法?哪種情況你可以啃這塊骨頭,哪種情況你必須放棄?做不完怎么辦?要先做準備,胸有成竹臨場才不至于驚慌失措,以
至應對失常。要“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盡量減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任澤老師強調,考生們要強化規范答題的意識。2009年廣東高考為了減少評分誤差,對評卷員實行隨機測試,評卷員如果不嚴格按照評
分細則各點打分,就過不了關;而評分越細越全,扣分就越嚴,特別是考查綜合概括分析能力的大題更是如此。如2009年語文的文學類閱
讀題目應該比2008年容易一些,評出來的平均分卻低了。像今年新設的文綜、理綜,每科才12道題,題量少了,每道題分值增大,如文
綜每道主觀題竟高達26-28分。對此,考生一定要強化答題規范訓練,應對采意與采點結合的評分方法,瞄準題意,多方面、多角度、多
層次,分點答題(尤其是高分題更要分解成若干答題要點),答全答完,減少失誤扣分。大題能做幾步就做幾步,不要輕言放棄。另外,還要
注意答題表述簡潔、清晰,觀點要準確鮮明,因為答題卷上每道題的空間是有限的。這不僅是答題規范的要求,也關系到答題的速度和節奏。
[相關鏈接]
今年高考命題指導思想
結合新課改教學實際,以能力立意為指導思想,注重理論與科學技術、社會、生活、經濟發展的聯系,重視對過程與方法的考查,基礎知識
與實際相結合、問題解決過程與科學方法相結合、科學知識與人文精神相統一。強調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全面且有特色的考查,強調對創新型
人才培養的引導。“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考試內容強調考核相同類別考生共同能力要求,使同一類別考生(文科或理科)考查內容一致
,以保證高考的公平性。
文科綜合試題以能力立意,將知識、能力、素質的考查融為一體,促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課程目
標的實現。注重考查考生政治、歷史、地理學科的學習能力及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考查考生對政治、歷史、地理學科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
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運用“新材料、新情境”,強調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聯系,注重時代性
和實踐性,引導考生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科綜合試題以能力測試為主導,在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的同時,注重能力和科學素養的考查,注重考查運用所
學知識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強調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時代性和實踐性;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
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全面落實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