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時,許多學校便開始根據前幾次考試的排名,同時參考學生的意愿,給一些同學高校的加分考名額。
慎重選擇當自信
首先,在這時,選擇哪所高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辛辛苦苦得來的加分機會,一定要在高考中發揮作用才好,如果到了高校的投檔線(120%)而未到錄取線時,而加分后卻能讓你超過錄取線,也可被學校錄取。所以,對學校的選擇,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因為這個時候確定的學校很有可能會成為今后你高考的第一志愿。
記得去年此時,我們班有許多同學徘徊在復旦 復旦與交大之間,首先要了解兩所高校各自的名額有多少,其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確定。若是兩所學校都可以,那么該根據自己的意向決定,往年一般是復旦的錄取分數會比交大高一些。直到今天,我還是有些遺憾,因為自己是十分喜歡復旦的人文氣息,所以自然想去爭取復旦的名額。可是,家長們認為還是穩妥些比較好,最終還是不太情愿地參加了交大的考試,與我有相似經歷的人其實有很多。我覺得,雖然盲目自信是不好的,但是,若報考了心目中的高校,心里會感到非常有動力,畢竟12月份的狀態還不能決定什么,半年的時間,是足夠一個人蛻變的。例如我的同桌,她的高考成績是562分,雖然她一直向往復旦,而且大家都說她有實力,可是,猶豫再三,選擇了交大,現在回想時,她仍會后悔當初的不自信。人生是有很多次困難的選擇,我想,無論結果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不要后悔,相信自己,是可以成功的。
有的放矢去復習
在大多數高校的加分考試里,數學往往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些學校會對數學進行事先的輔導,復旦考試科目是數學與英語,英語重視運用能力,大部分是閱讀與翻譯,詞匯量也比較大;交大的科目是數學、英語、物理或化學,交大是比較重視理工科的,所以英語相對會比較簡單,基本上是四級的水平,考前做一些四級的模擬題會有不錯的效果,最好能將以前的習題也研究一遍。
加分考的內容與高考關系不大,所以千萬不要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在課余的時候復習加分考試,盡量不要影響到正常學習的進度。有人孤注一擲把全部都壓在這次考試上,想考到虛擬錄取(即不憑高考成績已被錄取),結果差之毫厘,真是得不償失啊。
對待這樣的考試,還是應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既不要緊張,也不必慌亂,鎮靜地依照自己的節奏,細心地完成。
考完后,沒有試卷的分析,也沒有什么必要在同學間相互對答案了,因為這只是第一次加分的機會,以后還會有許多其他的方式。所以,如果獲得了虛擬錄取或是加20分,那真是皆大歡喜的一件事,即使是10分或5分,那也值得慶賀,因為,與更多的人相比,自己已經有了很大的優勢了!
之后的時間,全身心地投入正常進度的復習,最后的目標,始終是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