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考的教改到現在的高考改革方案出臺,相信有很多考生的想法有所不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出臺,將實現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一種是技術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試內容為技能加文化知識,另一種是現有的高考模式(學術型)。關于此次改革的具體內容,還請各位考生隨著中國美術高考網一起看看如下內容:
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
昨天,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表示,我國即將出臺方案,實現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第一種高考模式是技術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試內容為技能加文化知識;第二種高考模式就是現在的高考,學術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學術型人才的高考分開。“在高中階段,16歲就可以選擇你未來發展的模式。當然不管你選擇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實現你的人生目標。”魯昕說。
“技術技能型有三種人,第一類是工程師,第二類是高級技工,第三類是高素質勞動者。”魯昕解釋說,之前的職業教育只講技能,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產業升級,技能需以技術為基礎。
據統計,近幾年來,我國每年從中高等學校進入勞動力市場的畢業生總量約在1700萬人左右,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和技術技能人才供給不足矛盾已成為短期內新增勞動力就業結構性矛盾的突出表現。
魯昕表示,要通過實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方式,用市場的力量來辦學。
魯昕同時透露,教育部將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職業教育類型轉變的工作。據相關統計,中國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這就意味著有50%的學校要淡化學科、強化專業,按照企業的需要和崗位來對接。
“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報名參加教育部轉型改革。”魯昕說。
江蘇已有技能型高考模式
江蘇的技能型高考何時推行,又如何推行?昨天,江蘇省教育考試院院長鞠勤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江蘇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通過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和注冊入學等高考模式,開始遴選技術技能型人才。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是江蘇最早實行單獨招生的兩所高職院校,從2007年開始試點招收技術技能型人才。2011年,試點院校擴大到11所,2014年,這一數字上升為34所。
在這類考試中,考生需要參加文化測試和技能考核或面試,取得進入高職院校的資格。而被高職單招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其他任何形式的錄取。
與江蘇高考相通的是,文化測試包括語數外三門科目,高職院校可以組織考生參加省聯考,也可以自行命題,組織文化測試。
“最近幾年,高職單招的學生名額一直在擴大,對于一些難以考取重點高校和本科院校的學生,在高考前提前參加這類考試,可以讓他們對自己有更清楚的自我定位,如果喜歡這些高校的專業,就不必把時間和精力都賭在高考上。”鞠勤說,他發現,通過這類模式的學生和高考考取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相差無幾。
對口單招的考試形式也分為專業技能考試+文化統考。國家及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省創新大賽、“三創”優秀學生還可享獎勵政策。
兩種考試模式的高考改革,這可以讓高考考生多種選擇,同時也可以讓技術型的人才人數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