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梨很大,凍梨也很大!”“這次考試杯具了”“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姐不是蒙娜麗莎,不會對每個人都微笑”……日常生活中不少孩子不僅張嘴說的就是網絡語言,還將網絡上流傳的熱詞寫進作文中,這讓人不免困惑――為啥網絡語言就那么火?有很多家長開始擔憂,僅就考試來講,如果作文中出現這樣的語言,會被扣分嗎?針對質疑的焦點,記者走訪了德令哈市各中學學生、老師,看看他們又是如何對待網絡語言的?
近日,市民張女士在給兒子整理房間時,意外看到了兒子的記事本。張女士驚訝地發現,本子中有很多詞語她都看不明白。朋友告訴她,這些都是網絡流行語,孩子們十分熱衷并廣泛使用。兒子即將參加中考,張女士擔心兒子習慣使用網絡語言是否會對中考尤其是作文造成影響。
翻開張女士兒子的記事本,網絡語言隨處可見,其中的“餐具”就是“慘劇”,“稀飯”就是“喜歡”,“醬紫”就是“這樣子”,而“大蝦”代表的則是“大俠”。張女士說,當她認真地與兒子談起此事時,孩子卻不以為然,說現在很多同學都熱衷將網絡語言應用到作文中,甚至平時發短信時用的也都是這樣的語言,還說張女士“°“ι”了。
“大家都用,多給力啊,特過癮!”
德令哈市四中馮子倩同學說,網絡用語可以表達自己的心聲,還很幽默。但是當記者問他們會不會在作文訓練中使用網絡語言時,同學們均表現出謹慎的態度。吳昊同學說:“我們主要是在課間休息時用網絡語言交流比較多,寫作文的時候頂多在周記、隨筆之類的小練習中偶爾使用,在考試的時候肯定不敢用!”可見他們對于考試作文還是很謹慎的。
當“給力”“神馬”“有木有”等網絡流行語應用到高考、中考作文中時,閱卷老師會如何評分?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李老師告訴記者,作為書面用語,必須講究規范化,即使公眾接受程度高的網絡語言也要慎用,若貿然使用普及率低的網絡用語、網絡符號等很容易被閱卷老師當成錯別字扣分。
還有同學認為,適當在作文中應用―些網絡語言,可以為文章增色,增強文章可讀性,讓文章更加鮮活。李老師說,網絡語言作為―種口頭語言,并不是規范的書面用語,目前公眾的認知程度還十分有限,需要―個漫長過程。如果在作文中使用―些比較生僻的詞語,如“大蝦”“醬紫”“有木有”等,還有―些笑臉、哭臉等網絡符號以及外語單詞等,閱卷老師理解不了,就會被當作錯別字扣分。按照規定,高考、中考作文每錯―字扣―分,扣滿三分為止,所以,考生―定要慎用慣用的網絡流行語,不要把習慣當自然。信息來源于www.3344vv.com美術高考
資訊
報考
查詢
資料
獨家

2011高考慎用網絡語
整理:中國美術高考網
| 來源:
| 作者: | 發布時間:2014-02-11 15:05:11


← 輸入專業分,測測你想上的學校,需要多少文化分?
← 實時發布最新的藝考資訊,解讀藝考最新政策、招生簡章、錄取規則。
← 解答在藝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全程提供藝考報考最佳方案。
點擊查看更多與《2011高考慎用網絡語》相關的信息
- 重磅!2021年高考人數比例曝光!
- 2020高考體檢即將開始!
- 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
-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報名
- 2018年北京高考英語聽力考試時間為
- 2018安徽高考所有科類同時報名
- 2018年安徽高考報名政策出臺 兩大
- 24日! 北京本科二批25所學校再征志
- 第二批高考改革試點即將啟動 北京
- 藝考生來看:2017年高考預計錄取率(
- 2017年全國各省市高考作文題目匯總
- 甘肅省2017年高考招生六大變化

(二)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郵件:mkaocn#163.com (發郵件時請將#替換為@)



排名
高校名稱
人氣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