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只有半個月了,孩子的備考也已經進入了沖刺階段。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有些學習心理問題可能還糾結在孩子的心里,影響著孩子的復習。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您幫助孩子梳理清幾對關系,以促進孩子的復習效率。
舍與得
舍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由于可用來復習的時間已經不多,我們必須指導孩子大膽地對仍未復習充分的知識點進行取舍。用有限的時間復習更容易提分的知識,而不必糾纏于一些偏、怪問題。一般來講,各科舍掉30%的分數,而僅僅拿到70%的分數,高考將考到525分。從往年的情況看,這是可以上一本線的。如果各科拿到80%的分數,就是600分,則可以上南開、天大一類的名校了。而僅僅拿到70%-80%的分數,看上去似乎并不難;舍掉一些低效知識點,也減輕了孩子的復習壓力。所以,為了能極大地提升這段時間的復習效率,應該鼓勵孩子不面面俱到地復習,而集中精力復習那些更容易提分的知識點。
練與思
進入畢業班以來,孩子已經在學校老師的引領下做了大量的練習和試卷。以這種做題、講題為主的學習,對于孩子更好地吸收知識是很有好處的。但是,題海無邊,回頭是岸。在臨近高考的這段時間,應該建議孩子不要一味地做新題,而應該將重心轉移到對歷次階段考的試卷(特別是各區一模、二模試卷)的歸納梳理上來。比如,計算知識點出現的頻度,找出考查重點;分析每套卷子的錯題,看看現在會不會做,找出個人知識學習的難點;歸納同一知識點所出現的具體問題的種類和答題策略,與專題復習中老師所介紹的做題方法比較,找出自己復習上的盲點。然后,針對這些重點、難點、盲點中容易提分的知識點,集中復習。這樣將使孩子這十幾天的復習目標明確,要點突出,成效明顯。
會與對
有不少孩子的復習,滿足于“會”做某某題,而不注重能不能做“對”這樣的題。一旦做錯了本來會做的題,還往往自己找借口說:“唉,是我不小心,等高考的時候,我一認真,這樣的題目,就一定能做對!”殊不知,歷年高考的考生都有因為會做的題做不對而名落孫山!其實,到了高考沖刺階段,提分的關鍵,就是看能不能盡量把已會的題目做對。所以,在孩子對這類錯題進行梳理時,一定要督促孩子找出題目做錯的原因,是基礎知識不扎實,還是計算馬虎。并且針對類似的題目進行計時訓練,計算正確率,以爭取高考時能將會的題目盡量做對。
躁與靜
由于長期壓力過大,又臨近高考,孩子會變得十分焦躁。我們要想辦法盡量保持孩子以一種平靜的心態復習。比如,與孩子多溝通,讓孩子明白高考只是人生當中一個必經的階段,而不是人生的全部;建議孩子聽聽輕音樂,適當做些對抗性不強的體育運動,如慢跑、游泳等。
總之,這段時間,孩子面臨的學習心理問題會更多,我們要及時引導,幫孩子沖刺高考!
更多信息查詢請訪問:美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