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美術高考的硝煙尚未散去,新一批考生已經開始厲兵秣馬。昨天,浙江省科技教育中心非凡畫室請來杭師院美術學院教授陸琦,這位曾任省美術高考命題組成員的教授精辟地分析了2005年美術高考,并就如何應對2006美術高考給出了建議。
在昨天的講座中,來自杭七中、保俶塔實驗中學、杭十中等美術班近250名學員濟濟一堂,他們與陸琦教授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問:真人頭像默寫怎樣才能拿到高分?
陸:真人頭像要注意的是內在結構的正確把握,線條、明暗要落在實處,要注意立體的觀察與表現,畫面要有深度,不能平面化,還要注意人物特征的把握,包括年齡特征和性別特征等。透視也是因注意的因素,今年聯考的頭像題目就是畫一幅仰視的女青年像。
問:色彩默寫一般考什么內容?
陸:美院(中國美術學院)的色彩靜物默寫一般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用品,一般有陶罐花瓶類、玻璃不銹鋼器皿、文具類、蔬菜類、水果類、花卉類以及其中相關物品。而省內聯考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學生平時還要多做一些風景寫生、風景臨摹和風景默寫訓練。說來也巧全省聯考已經連續4年考的都是風景。所以不容忽視。
問:都說畫色彩時色調最為重要,那么如何理解色調呢?
陸:色調是指畫面色彩的總傾向,可傾向于暖色或冷色、亮色或暗色、綠色或紅色等等。一幅好畫,必有其表達一定意境的色彩總傾向,才能使人看起來賞心悅目。因此,要求整個畫面的幾塊大的色彩如背景、襯布的安排,陶器、花瓶的擺設要有一個合適的色彩總傾向;傾向不等于單調,色調既要有統一的總傾向又要有微妙的變化;如果考卷要求畫冷色調,不要只想到藍色,也可以利用各種冷灰色和補色的變化,畫出和諧美來;和諧而有變化,是色調的總要求。
問:如何深入一張畫面?
陸:要想深入地刻畫對象,必須要做到“知其所以然”,要研究其內在結構、關系、物體的起伏凹凸,明暗虛實關系,都是光線作用于物體的內在結構的外部表現。機械被動地抄襲對象,哪些地方深點,哪些地方淺點,就把這種深淺變化照抄下來,至于這深和淺意味著什么,卻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這樣,很難深刻地、真實地表現對象。
問:怎樣解決畫面灰、碎的毛病?
陸: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毛病呢?這是因為光線照射下的物體都會產生三種基本的色調:黑(最深的色調)、白(最亮的)、灰(色調豐富的中間色)。有了這三種不同的色調,畫面的層次就清晰,畫面的效果就響亮,至于哪一種成分多點,哪一種成分少點,都要視客觀給你的感受而定。但不管怎樣的比例關系,三大基本色調都不應缺少其中的一個。
問:為什么會覺得畫面不完整?
陸:完整,是指整體的諧調以及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有機聯系。要求做到:畫面大色塊要為整體需要而安排;物體之間的投影關系要相互連接;襯托物要起到對主體物的襯托作用,以突出主體物的特色;利用色彩關系,對主要物體進行重點深入地刻畫,利用筆觸塑造和刻畫物體的結構和體積感;對物體的關鍵部位,如罐口、瓶口、杯口以及襯布的褶皺等等進行細節刻畫,使試卷達到更為完善和精到。
問:面對現在考場上大多數學生畫素描都使用碳筆似乎只有碳筆才能拿高分,您是怎么看的?
陸:有的同學考試看人家用碳筆效果好,就馬上改用碳筆,或者炭精棒,這樣臨時改作畫工具,是很難取得好的效果的,每一種工具都有它的長處和短處,應該說你用得最順手的才是最好的。
問:在考場抽到不理想的角度怎么辦?
陸:進入考場后,如果位置太差,待所有考生就位后,方可向監考人提出要求調換。如果分配角度仍不理想,千萬不要懊喪。這時要冷靜下來,對過去平時練習進行回憶。這種角度的對象是否曾經練習過,如何達到預期的效果,當時老師是怎樣指導的,自己是怎樣畫的,必須做到以平常心態進入“考生角色”。
來源:每日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