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師范大學2011年藝術類招生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考試大綱
一、考試形式
筆試,總分200分;考試時間180分鐘,不包含電視節目播放時間,電視節目時長約15-20分鐘,電視節目只播放一遍。建議文藝和影視常識、論述、命題創作等內容答題時間控制在120分鐘左右,電視節目分析答題時間控制在60分鐘左右。
二、考試內容
(一)文藝、影視常識(30分)
1.考試目的:具備一定的文學藝術和廣播電影電視常識和素養,是學習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前提和基礎,因此,設立涵蓋文學、藝術、影視藝術在內的綜合知識考試,重點考查考生對中學語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后學習和將來從事本專業所應具備的美術、音樂、舞蹈、戲劇等藝術常識及廣播電影電視基本常識。
2.題型:填空題
(二)論述題(40分)
1.考試目的:分析、闡述能力是作為編導的一個基本素質。本題型主要對與廣播電視有關的社會文化熱點現象進行評論,重點考查考生是否有自己的觀點,是否能夠結合相應的節目案例,有一定的分析闡述能力并言之成理。
2.題型:論述題
考生可從所給2題中任選其一作答。如結合實例談談你對改編名著的看法,你怎樣看待廣播電視的未來發展趨勢等等。
(三)命題創作(60分)
1.考試目的:敘事是廣播電視媒體的一種主要功能,廣播電視編導從業人員應當具備良好的敘事能力。該考試環節通過規定考生在限定條件下寫一篇記敘文,考查考生的敘事能力;或者寫一份節目策劃書,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后學習和將來從事本專業的潛在素質和必備的寫作能力。
2.題型:創作題
考生可從所給策劃題和故事創作題中任選其一作答。要求故事情節設計有新意、想象力,人物形象和性格鮮明突出,具備一定的視聽語言,主要考查學生的想象力及運用一定畫面語言寫作的能力。
例如,策劃題:假如讓你設計一個中學生頻道或欄目,你會怎樣設計?你認為現在的中學生最關注什么?假如讓你設計一個談話性節目,你會怎樣設計?故事創作題:給出場景編寫故事,如《車站》、《宿舍》、《教室》等能發生情節的中學生熟悉的場景,給出人物關系或情境編寫故事,如《朋友》、《拜年》、《同學會》等。
(四)電視節目分析(70分)
1.考試目的:通過考生對影視作品的分析、評論,考查考生對影視作品的感悟能力、鑒賞能力;考查考生對影視藝術常識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后學習和將來從事本專業所必須具備的寫作能力。
2.題型:作品分析題
播放一部影視作品或一檔電視節目,考生觀摩后,根據試卷要求寫出一篇評析性文章。主要考查學生對作品的鑒賞分析能力。節目類型選擇較為常規,風格突出但不另類,畫面語言豐富。例如,現場放映觀摩中央電視臺《講述》欄目,內容是關于《千手觀音》的,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品分析文章,不要寫成感想式的讀后感、隨筆、散文等。
三、推薦參考書目
《影視編導專業考前輔導教程》,趙西盈等,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以1-3章為主。
四、2010年測試試題
一、填空(請在下面每小題的空白處填上正確的答案。本題共30小題,每空1分,共30分)
1.被后世譽為“詩佛”的唐代詩人是___________。
2.“青山遮不住,_________” 是宋代大詞人辛棄疾《菩薩蠻》中的名句。
3. 元雜劇《竇娥冤》的作者是_________。
4.長篇章回小說《西游記》的作者是 _________。
5.電影《紅高粱》根據___________的同名小說改編拍攝而成。
6.小說《藥》的作者是___________。
7.《女神》是___________的詩集。
8.報告文學《包身工》的作者是______。
9.陳白露是話劇 《___________》 中的主人公。
10.毛澤東詩句:“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___________,/揮斥方遒”。
11.《匹克威克外傳》的作者是英國小說家________,他還寫過《雙城記》、《霧都孤兒》等作品。
12.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前蘇聯作家___________,但他的《日瓦戈醫生》在國內卻遭受了無情的政治批判。
13.在塞萬提斯的名作中,主人公堂·吉訶德幻想自己是一位騎馬拿槍的中世紀___________,甚至去大戰風車,因為他把那看成了魔鬼。
14.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是近年來的熱門作家,他的名作___________書名來自披頭士的一首歌。
15.《湯姆·索亞歷險記》的作者是美國作家___________。
16.《長亭送別》出自王實甫的戲曲《_________》。
17.《日出》、《原野》的作者是___________。
18.《西廂記》中女主角的名字叫___________。
19.古希臘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0.美國著名戲劇家尤金·奧尼爾的代表作___________ 主人公別無選擇,只能鉆進動物園的鐵籠子,在毛猿的大力擁抱中死去。
21.儒家文藝思想的創始人是_________。
22.“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提出者是_________。
23.電影第一次放映是在_________國(填寫國家),當時放映了《工廠大門》、《水澆園丁》、《火車進站》等。
24.確立選題,構思主題,決定拍攝形式和環境,提出節目制作草案和經費預算,領導整個攝制過程,并參與后期制作和最后的審片的是_____________,他是電視傳播媒介的最終決策者。
25.當前的傳播媒介中,被稱為“第四媒體”的是___________,它正以其獨特的優勢,對傳統傳媒形成了巨大的沖擊。
26.空鏡頭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中國第一位宇航員是_____________。
28.____________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29.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對_____________恢復行使主權。
30.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指火藥、____________、造紙術、活字印刷術。
二、論述題(請從下面兩道題中選擇一題作答,如兩題都答則以第一題得分為準,論述不少于300字,40分)
1.近年來,在電視紀錄片創作中出現了一股“真實再現”(即扮演)的熱潮,在很多電視紀錄片尤其是歷史題材電視紀錄片中,“真實再現”的手法被大量運用,有人稱它為“創舉”和“突破”,你怎么看待這一現象?
2.小沈陽因為春晚小品《不差錢》一夜間紅遍大江南北,他在得到廣大觀眾認同之后又迅速遭到了質疑,觀眾對他重復的表演內容漸漸失去興趣,進而產生了審美疲勞,對此你怎么看?
三、創作題(從下面兩道題中選擇一題作答,如兩題都答則以第一題得分為準,60分)
1.策劃題。
假如你是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總導演,你將如何設計這臺晚會?(要求:主題明確;結構完整;風格獨特;設計合理)
2.故事創作題。請以“教師”為題,編寫一則故事。
(要求:觀點明確;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曲折;語言表達順暢)
四、電視節目分析(70分)
觀看作品《魅力天津》,并對作品進行分析。提示:可從拍攝手法、視聽語言、作品風格、敘事特征、主題思想、典型及細節運用或其他任意方面,選取一個或幾個角度進行分析。要求字跡清晰,敘述流暢,結合作品具體內容進行闡述,體現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專業素養。(字數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