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左右,我國各大藝術類高校,綜合院校獨立學院開始進行藝術類獨立招生。成千上萬的學子奔赴北京、上海、武漢、長沙、成都、廣州等藝考設點城市圓自己的藝術夢、大學夢甚至明星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藝術類高校更是排起了長隊。針對于2015年藝考,藝考生們可以聽聽業內人士對你的2點忠告:
1、謹慎辨別藝術培訓機構
2015年藝考逐漸走向尾聲,藝考生也開始陸續結束各校招考、回歸文化課堂。然而各大藝術培訓機構仍然方興未艾,迎來一批又一批參加藝考培訓的學生。藝考生文化課學習推薦:《藝考生文化課高分沖刺》
筆者在采訪各大高校藝考考官之時,他們幾乎都提到了一個問題,即強烈反對學生參加臨時性藝考培訓。尤其是播音、表演、編導類這種看似可以速成的專業,考生家長和考生更要謹慎決定。
實際上,參加藝考選拔的招生官,個個火眼金睛。面試時,考官們常常看到不少藝考生衣冠楚楚,聲音洪亮,詩歌朗誦似地自我介紹。“一看便知是經過培訓機構調教的。”此時,考官們往往會心一笑,換個靈活的提問,考生立刻卡殼。
今年參與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網絡文學專業招生的一位評委發現,很多考生對網絡文學專業并不了解,顯得很盲目。甚至有個別對文學都不了解的考生,在參加幾次藝考突擊培訓后就報名考試,重點介紹自己愛好唱歌跳舞等。他說,學網絡文學的學生恰恰需要有較好的文學底蘊,以及對新媒體,如網絡劇的熱愛和鉆研。可見有些培訓機構其實是誤人子弟。
“如果學生在還沒進入大學就被一些培訓機構教壞,那么即便進入大學后,有些問題也很難矯正。”不少藝考招生官表示,他們更愿意在考場上看到學生陽光、青澀、質樸和內在靈氣的一面,只要基本潛質具備,即可在四年的學習中通過科學規范的方法對其進行指導,引導其走向有造化的藝術成長之路。
2、砸錢藝考,當心被算計
都說藝術是燒錢燒出來的,此話有一定道理。確實,大多數院校藝術專業學費要比普通專業昂貴一些,而藝考生高昂的培訓課費用,更是讓許多家庭倍感壓力。
藝考生中,有很多學生放棄文化學習,請假到校外“上小課”。曾有人調查過一家藝術培訓學校的“賬本”。從一般的市場行情來看,每節課不到一小時,學費至少300元,光“上小課”一個月的花費就是2400元,上到第二年“校考”時,估計要花1.6萬元,加上在這里的培訓費,7個月學費近3萬元,這還不包括每月的生活費。而這僅僅是藝考生花費的中等水平,為了速成應對考試,月砸兩三萬的考生比比皆是。
除此之外,藝考生在藝考期間花錢最多的方面,在報名費、培訓費、吃住行當中。一般而言,由于考生多數會同時報考幾所藝術院校,以增加錄取幾率。按照初試報名費100元至150元計算,報考10所學校,報名費在1500元左右。而不少報考音樂、舞蹈、表演等專業的考生為了給考官留下好印象,在面試之前化妝、做發型為自己的形象加分,費用有的能高達上千元。因此,在高校考點附近經營化妝、發型等形象設計的商家因此生意火爆,賺了不少考生的“面子錢”。
有許多大學附近的發型設計店鋪,一到藝考之時,就擺出了為藝考生化妝造型的字樣,藝考期間店里生意特別好,店員普遍反映這幾天去店里化妝、做形象設計的藝考生很多,給他們的生意“添了一把火”。普通化妝價格一次從三四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如果要盤發、發型設計,收費還要高。針對考生趕場,有的商家還提供1150元的跟蹤幾個考點、隨時上妝補妝的“特殊服務”……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音樂類,還是傳媒類考試,化妝、造型都不是加分項,今年,大部分高校甚至要求考生素顏參加考試,考官可以看到考生真實干凈的面容,對考生有一個更加準確的評估。所以,考生面試時只要著裝得體,干凈整潔即可,完全不必在藝考中增加不必要的花費。
在一些“有心人”的眼里,藝考生的吃、住、行,樣樣都是“利潤點”。比如,有些藝考培訓班為學員提供學習和生活一體化服務,配有宿舍和食堂。同時,學校周邊出售繪畫顏料、紙筆,體現對考生們的“細節服務”。
在應試季節,各個院校專業測試點周圍的賓館、招待所,甚至家庭小旅店都會迎來滾滾客源,收入節節躥高。據考生們講,為了考試,他們大部分人會在考點附近住上幾天,有的甚至要住半個月。更有人說:“考生越來越多,房價也越來越看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