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省份校考結束或接近尾聲,藝考生的文化課復習隨即被排上日程。對于他們而言,除去節假日,高考文化課復習時間不足百天。而在往年的招考錄取過程中,都存在著許多藝考生專業課通過,但卻因為文化課成績不過關而與大學失之交臂的情況。
藝考生如何在高考沖刺階段挑戰文化課“短板”?聽聽老師們怎么說~
一、調整心態 專攻“文化”
藝考專業測試結束后的幾個月,正是藝考生全力補習文化課的大好時機,但此時,卻有不少藝考生陷入學習的誤區。
太原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杜老師有多年指導藝考生的經驗,他認為,藝考生在此時對待文化課復習普遍存在兩大誤區。“一是,認為至少能拿到兩個以上的專業合格證,專業課考得不錯,文化課稍努力一下,就可以考上本科;二是,看到別人都拿到合格證了,自己一個都沒拿上,就非常忐忑,心情煩躁,影響復習。”
兩者都不可取,小編認為,每年各院校從3月開始發放合格證,一直到4月底才結束,暫時沒有拿到合格證,學生心情較為緊張可以理解,但若影響復習就得不償失了。
因此,建議考生將準考證交給家長,讓家長在這段時間幫助查詢,自己要一心一意復習文化課。同時,認為拿上了合格證,就忽視文化課學習的考生,更應該提高對文化課復習重要性的認識,每年因專業課過關、而文化課不達標,導致與高校失之交臂的情況不在少數。
因此,藝考生要調整心態,在不到100天的時間里,應當放棄雜念,克服焦慮情緒,義無反顧,專心“學文化”。
二、注重基礎 有所取舍
藝考生與普通高考生的錄取標準是不同的,在復習的難點、重點以及復習方法上也有本質的區別,所以不能搭在一起“沖刺”。不同類型的藝考生必須“量體裁衣”。
“藝考生備考時間有限,要在最后沖刺階段提高成績,必須學會取舍。”小編認為:“藝考生要學會放棄難題偏題,集中精力復習基礎知識,爭取把這部分的試題分數拿到手。”
大多數藝考生在文化課沖刺上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想把所有知識都吃透,這是不可能的。無論從全局還是從單科來講,都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備考時一定要突出重點,分清主次,有所取舍。要對自己的強項、提分空間大的科目多安排一些時間。對弱項或零基礎的科目可少安排時間,做到會的不丟,偏的放棄,大膽取舍。
三、掌握技巧 挖掘潛能
除了對知識點的梳理和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外,還需要特別注意答題技巧。
短時間內,如果讓藝考生的成績突飛猛進也不現實,掌握一些必要的答題技巧有利于分數的提升。比如,英語作文、語文作文、文綜的問答題等,也可以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首先,有專業經驗的老師能夠更準確地找到學生的薄弱環節,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復習方案;其次,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能夠快速掌握基礎和重點;再者,有豐富高考教育經驗的老師對于高考的側重點更加了解,能夠保證學生在一些關鍵考點上不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