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是很容易被自然的美景所吸引,但又有多少人會去洞析其中深邃的生命含義并從中獲得力量?比如說人類賴以生存的天然屏障——各種樹木與植物。它們隨季節變化歲歲枯榮,并且一次比一次繁茂,其對自身生命的消解與重塑,不正是對人類歷史與人類自身的呼應與影射?就此意義而言,我畫風景尤其關注自然界中植物的生存形態并加以表現。
對我而言,我并不簡單地把我所畫的作品歸為傳統“風景油畫”。因為我的這些作品有意地消解了景色所起的審美作用,而且畫面中并無深遠或平遠的景深,趨于平面化的畫面則更多了些構成的意味。所以我更多的考慮是如何去建構“畫面秩序”,讓畫面呈現“形式之美”,以形式的力量去表現所畫物象的生命張力。
畫自然中的植物必然要特別倚重寫生,堅持對景寫生是我一貫遵循的基本法則。與傳統油畫寫生的美學標準有所不同的是,我不會計較所畫景物的清晰程度和由此而產生的視覺的愉悅,可視的形象在我的作品中可能變化為一個色塊,幾根線條或由點線面共同組合成的是抽象的圖形,或許它會在一定視距外顯出它的真貌,或許就只是一組色彩關系而已。但不論畫中的圖形或形象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它只要能融入畫面,為統一的畫面服務,在我看來它就是合理的。在作畫過程中,我比較關注畫面結構、色彩與用筆三個方面。
在確定畫面結構時,更多的是以“解構”來變化傳統的中心構圖形式,使原先習慣位于畫面中心的主題,非常符合邏輯地解體,并向四方散開去,形成在統一的視野原則下,多項向外擴張,或向深處滲透的構圖形式,目的是使畫面的空間更開闊。但無論怎樣,在作品未完成之前,畫面的結構與框架都是不確定的,它只能隨著色彩在畫面的附著而逐漸顯現出來。
自然界中植物的顏色隨四季的更替變化而具有了象征的意義,這種色彩的象征性也增添了繪畫作品的人文氣質。可以說我所畫的黃色調的池塘枯荷與綠色調的芭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個人的情緒。至于確定什么樣的畫面色調決定于我所面對的景物適合營造何種氣氛與意境。但有時為了整體色彩關系的和諧統一,我的視線會暫時離開寫生對象,就畫面本身進行一番調整。寫生所獲取的“自然的色彩”,只是起填充與增加細節的作用。因此,所謂的寫生性的色彩只能是相比較而言的。如果說一幅畫中的色彩表達了作者的情緒,那么用筆則在很大程度上負載了作品的形式語言。
在具象繪畫中,用筆始終無法脫離畫面結構與形象的約束而獨立存在,是讓用筆表現物象的真實感還是讓其顯露獨立的形式美感,體現了藝術家不同的追求,是見仁見智的事情,并無好壞高低之分。而我則試圖對以上兩種取向作一個結合,即借助形象表現對用筆的形式美感的追求。用筆的獨立性“隱”在可視的形象之中,具象的物體就變為表達形式之美的載體而非最終目的。這種手法是受到以“意象”造型為主的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影響與啟示的。油畫作品中的用筆雖沒有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的干濕與墨色之變化,但在用筆的輕重緩急、起承轉合等基本畫理上則是相通的,兩者對用筆的變化而產生的節奏韻律的追求是一致的,我作品中有些“線描”與“枯筆”的筆法就是由此而來。
通過與大自然的交流與對話,使我領悟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一中國傳統水墨畫的古訓同樣適用于當代的油畫家,因為人們的眼睛最終接受的還是一些非自欺的東西
相關聯接:考點信息 招生簡章 美術高考圖庫 美術高考 美術素材 輕松備考 畫室大全 服裝設計作品 環境藝術設計作品 人物速寫 美術報考指南 動畫專業 文化課 工業設計 美術設計 素描石膏 美術圖庫 素描 色彩 速寫 人物速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