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知識:
色彩教學隨筆,認識色彩。
學了越多才知道自己懂得那么少,一路走來點點滴滴的記錄,記錄了撥亂反正的回憶,記錄了普普通通的常識,記錄了磕磕碰碰的成長。
色彩起源:
人類使用顏色,大約在15-20萬年以前的冰河時期。人類制作顏料是從炙烤動物肉時流出的油與某些泥土的偶然混合開始的,逐漸發展為以蛋清、蠟、亞麻油、樹膠、酪素和丙烯聚合劑等作顏料結合劑。
色彩的用途:
裝飾,商業,民族象征,文化藝術,安全建筑,時裝設計,廣告圖媒等領域
色彩與裝飾:
色彩被人類有意識地應用,最初以裝飾功能出現。原始時代的遺址中,已發現涂了紅色的骨器遺物。在山頂洞人生活的山洞,發現染紅的貝殼和獸牙,為人類最早的裝飾物。在古代中國、印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顏料多用在家具、建筑內部、服裝、雕像等的裝飾上。
色彩與商業:
人對色彩相當敏感,首次接觸一件商品,最先吸引眼球的是色彩,其次圖像,最后才是文字。設計師最容易通過色彩與消費者心靈溝通,表達他的設計意念。色彩有使人增強識別記憶的作用,幫助消費者識別、記憶商品。
色彩與民族象征:
大部分的亞洲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都喜愛紅色;非洲,綠色成為普遍接受的喜愛色;而紅、藍和綠在歐洲的受歡迎程度相當?!ど薀o形,卻是“象征符號”。明清北京皇家建筑,黃、紅兩色是基本特征,而黃色的瓦片更只有皇家建筑或帝王敕建的建筑才能使用,黃色被皇家選為權力與身份的象征。在中世紀早期,純正的顏色是特權階層的專屬,只有貴族才能穿紅色外套,到18世紀,貴族們則保留了象征性的紅色權利,當時只有貴族的鞋跟被允許用紅色。
色彩與文化藝術:
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醒目”的部分。色彩也能顯現等級,如表示名次可以用藍帶、紅帶、黃帶來表示,至于文化上有貢獻者,則得到的紫綬褒獎,這些色彩的使用各有物理上、心理上和歷史上的因素,從而形成另一種社會倫理,讓人因不同顏色而獲得不同等級的敬意。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色彩來創造美。——浪漫主義繪畫派大師德拉克洛瓦
色彩與安全:
色彩自20世紀40年代起廣泛應用于消防、交通、鐵路、建筑等行業的安全領域,各國人民有了共同的信息語言,便于在交往中注意安全。國際《安全色標準》草案中規定,紅、藍、黃、綠為安全色,黑、白色為安全色所需要的對比色。
為什么色彩應用領域如此廣泛,只要追溯到她的性格給人帶來心理上感悟。色彩效果不僅在視覺上,而且在心理上應該得到體會和理解…… 他能把崇拜者的夢想轉化到一個精神境界中去。
那么我們來了解色彩都有那些以及她給人帶來的那些心理聯想......
但是,要逐一地研究數以千計的色彩功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只要研究一些最基本的色彩就可以了。
基本色的功能
1·紅色2. 橙色3.黃色4.綠色5.藍色6.紫色7.白色8.灰色9.黑色
【色彩的心理聯想】
抽象聯想:
紅:興奮、熱情、激情、喜慶、高貴、緊張、奮進
橙:愉快、激情、活躍、熱情、精神、活潑、甜美
黃:光明、希望、愉悅、陽和、明朗、動感、歡快
綠:舒適、和平、新鮮、青春、希望、安寧、溫和
藍:清爽、開朗、理智、沉靜、深遠、傷感、寂靜
紫:高貴、神秘、豪華、思念、悲哀、溫柔、女性
白:潔凈、明朗、清晰、透明、純真、虛無、簡潔
灰:沉著、平易、曖昧、內向、消極、失望、抑郁
黑:深沉、莊重、成熟、穩定、堅定、壓抑、悲感
【色彩的意義效果】
表示意義:
紅:自由、血、火、勝利
橙:陽光、火、美食
黃:陽光、黃金、收獲
綠:和平、春天、青年
藍:天空、海洋、信念
紫:懺悔、女性
白:貞潔、光明
灰:質樸、陰天
黑:夜、高雅、死亡
運用效果
紅:刺激、興奮、強烈煽動效果
橙:活潑、愉快、有朝氣
黃:華麗、富麗堂皇
綠:友善、舒適
藍:冷靜、智慧、開闊
紫:神秘感、女性化
白:純潔、清爽
灰:普通、平易
黑:氣魄、高貴、男性化
了解了這些是為了我們能夠更好地駕馭色彩。接下來,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來了,怎樣從零基礎到高分的秘訣。
首先,要理解和運用色彩,必須掌握進行色彩歸納整理的原則和方法。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掌握色彩的屬性。色彩,可分為無彩色和有彩色兩大類。前者如黑、白,灰。后者如紅、黃.藍等七彩。有彩色就是具備光譜上的某種或某些色相,統稱為彩調。與此相反,無彩色就沒有彩調。無彩色有明有暗,表現為白、黑,也稱色調。有彩色表現很復雜,但可以用三組特微值來確定。其一是彩調,也就是色相;其二是明暗,也就是明度;其三是色強,也就是純度、彩度。明度、彩度確定色彩的狀態。稱為色彩的三屬性。明度和色相合并為二線的色狀態,稱為色調。有些人把明度理解為色調,這是不全面的。
其次,優秀的色彩試卷很重要的筆者認為有賴于完整的教學體系和規范的學校管理。
最后,很重要的一點--審美即眼光(這里說的是藝術修養)。藝術家之所以成為藝術家其個人的努力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種個人努力就是藝術修養。藝術修養的深淺決定著其作品藝術水平的高低,因此,藝術家為更好地從事藝術創作,承擔社會責任,就必須不斷學習、鍛煉和培養,多讀、多練、多實踐,不斷加強自身思想、知識、情感、藝術等方面的修養,逐漸形成個人風格,從而實現以創作服務社會、反映生活的目的。
藝術的表現對象和接受對象豐富多彩故藝術家修養的內容也多種多樣主要集中體現在思想、知識、情感、藝術四個方面。
思想修養,精湛的藝術作品常折射出藝術家深邃的思想。藝術家只有對人生真諦和社會發展規律,進行精深的體察與領悟,產生獨特的認識和發現及精辟見解,才能發幽探微洞若觀火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凡在藝術史世界經典名畫世界經典名畫上留下光輝一頁的藝術作品無不具有獨特的思想意義與哲理光彩。它們的產生正得益于藝術家的深刻思想修養。莎士比亞作品具有深刻人文主義思想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縮影。
知識修養,要成為杰出藝術家必須加強知識修養,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合理知識結構。若僅憑精湛的技藝無深厚知識積淀,即使作品再精彩, 只是“雖工亦匠”,不會產生深刻影響。因藝術家要表現的對象是整個社會人生與大千世界,故無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還是藝術理論、生活知識都要涉及,才能博古通今、學貫中西。
情感修養,情感是藝術的重要特征,無感人的審美情感就沒有藝術美。對藝術家而言,尤其需要強烈的健康感情、完善的審美情感與獨立的人格。
藝術修養,除上文談到的藝術理論知識之外,還包括藝術創作、接受、藝術評論、教育、管理以及藝術傳播等方面的藝術活動能力。包括:1.敏銳的感受能力。2.豐富的藝術想象力。3.精湛的藝術技巧。
上述,我們談到色彩的起源,色彩的用途,色彩的屬性,以及畫好一張畫所必備的涵養與素質。清·方薰《山靜居畫論學問與品性的修養對于藝術家特別重要。所謂“讀書最上乘,養氣亦有以氣充可意造,學力久相倚?!?/span>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