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繪畫的第一步便是構圖,構圖的重要性如同文章離不開章法,決定了作品最終的成敗。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有它獨特的規律和原理,符合這些原理才能達到基礎的美學,對于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只有在藝術嫻熟的時候,才能打破規律,隨心所欲!
S式構圖:
靜物呈S形曲線形式,具有韻律感,畫面延伸委婉,優美雅致。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徑、小路等。
對角式構圖:
把主體安排在對角線上,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富于變化,生動,線條感使得主次分明吸引人的視線,結構平衡舒適。
九宮格式構圖:
將被攝主題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宮格”交叉點的位置上。“井”字的四個交叉點就是主題的最佳位置。這種構圖格式較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使主體成為視覺中心,畫面取向均衡。
環形式構圖:
主體處四周呈環形或圓形圍繞,可產生強烈的整體感,常用于表現不需特別強調主體的時候,而著重表現場面渲染氣氛。
開放式構圖:
突破了在一個固定的畫幅之內完成畫面造型的局限,觀眾對畫面的審美思維從封閉式的思維向開放式畫外延伸。
對稱式構圖:
給人以平衡的感覺,畫面結構均衡,相互呼應。具有平衡、穩定、對應的特點。
X形式構圖:
物體走勢或線條,影調按X形布局,縱深感強,把人們視線由四周引向中心,適于空間感的表現。
緊湊式構圖:
呈現靜物特寫,使其布局布滿畫面,具有緊湊、細膩、微觀等特點。常用于人物肖像、顯微物體,或表現局部細節。對刻畫人物的面部傳神,令人難忘。
口字式構圖:
也稱框式構圖,一般這種構圖多應用在前景中,利用們、窗框架等作前景,從而表達主題,闡明環境。這種構圖形式比較符合人的視覺經驗,觀賞者通過門或窗來觀看影像,從而產生更強烈的現實空間感和一定的透視效果。
U字式:
畫面外圍形成字母“U”,畫面主題放在“U”字口內,突出了主題,畫面也更富于曲線的靈活與生動感。
三分式構圖:
可橫向三分法或縱向三分。把畫面分成3等份,每一份中心都可放置主體形態,適宜表現多形態平行焦點的主體。構圖簡練,平穩。
對分式構圖:
將畫面左右或上下分為2:1比例的兩部分。其中畫面的一部分是主體,另一半是陪體。
放射式:
由一個中心點向四周擴散,起到導向作用,又有開闊、舒展、散開,沖擊力強等動感效果。
黃金螺旋:
在矩形中按照黃金比率無限分割,使最終的點成為視覺中心,眼睛也無意中捕捉到了一條生動的美麗線條。
平行線式:
主導物呈水平方向的擺放,具有平靜、安寧、舒適等特點。可表現寬闊的大場面,如平靜的水面、一望無際廣闊的原野、大海日出等寬廣而優美的感覺。
豎分式:
同上面橫分式。
向心式構圖:
主體處于中心,四周景物朝中心集中,能將人的視線迅速強烈的引向主體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
斜三角式構圖:
在畫面中以三個視覺中心定位三角點,或三點成一面的三角幾何形景物,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這種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較為常用,畫面豐富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