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稿的練習不僅是對同學們顏色捕捉能力和色彩關系的訓練,還應該包含畫面美感的培養,空間營造能力的初步嘗試以及素描關系(明暗但不塑造)的初步體會。
美感的來源:
1 形狀美(重點)——指物體的外形要端莊大方,,比例勻稱。
2 形式美(如黑白布局,點線面,構圖)——形式美比較復雜難懂,色塊的面積比例要合理,點線面的配合要有節奏變化,還包括主體物的面積大小位置都要合理而有控制。
3 光感——畫面要有合理和明暗有序的光線感。
4 質感——物體各種不同的質地要描繪真實可信。
色彩稿練習更實際的意義還在于對繪畫材料的熟悉和掌握,提升眼力,使學生們對明度和純度的差異性有進一步的認知。
一、色調訓練
感知和認識色彩,以正確的觀察方法去觀察,不能忽視色彩規律在色彩教學中的重要性。所謂“第一步要做好”,從開始階段我們就要色彩規律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從本能上感受色彩到理性的分析色彩。在知識達到足夠的積累后,理性自然的回歸到感性,我們對色彩的感受力才會更加合理。
色調訓練中放棄一切細節,將物象幾何化,概括顏色。我們往往會被一組靜物中五顏六色的物體所迷惑,缺失對整體色彩的歸納概括。可以先將所有的物體融合到整個色彩環境中去,再從中提取出來,使畫面色調更和諧。
二、完整畫面的表達
繪畫中對色彩的認識和對形體的認識不是簡單的對對象的描摹和抄襲,是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的提煉和處理,融入個人情感的表達對主觀意識的加強,強調畫面本身色彩組合的力度,貴在色彩表現力的表達。前提是一定要把握好主客觀的辯證關系。
三、提高自身色彩修養避免過度的對對象進行描摹
長期色彩靜物寫生作業中我們往往在表達中簡單的認為把畫面中的物象畫得很寫實就是在畫長期作業,這是一個誤區。作為基礎階段的長期作業來講,對形體關系的把握固然重要,但絕不能只看形體不講顏色,而是應該兩者兼備。我的建議是在長期作業的表達中應該更講究色彩規律的表達同時兼顧造型。在表現技巧方面也應有所把握,可以以某種優秀范畫風格為參照進行研習。談到技巧很多人并不看重,這是另一個誤區,沒有好的表達方法和正確的表現技巧很難表達出畫面所應該有的味道感。
從長期作業向考試應考階段應該還有一個過渡,避免對畫面不夠概括、不夠肯定。是對繪畫理解的快速表達階段,能夠在考試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張作業。
總之,當知識和技能儲備到一定程度時,逐步嘗試各種表現技法探尋畫面的形式語言適時導入表現色彩的實驗,通過選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強調畫面的色彩構成,鼓勵個體的主觀表達,為未來專業的多向發展奠定色彩表現基礎。
好消息:
美考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