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將眼睛畫得更好呢?美術生看完下面的內容就知道了:
整體把握眼部的結構眼球、上、下眼瞼、眼眶和淚阜是眼部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圖)。
眉毛:
表現眼睛還應包括眉毛和眶上緣及與鼻根、鼻梁的關系。眉毛由眉頭、眉峰和眉梢組成,眉頭到眉峰的長度大約為眉長的2 /3 ,眉峰到眉梢的長度為1 / 3 。眉頭到眉峰部分的眉毛向斜上方生長,眉峰到眉梢部分的眉毛向斜下方生長。
眼球:
呈球體,嵌在眼眶內,其表面濕潤,反射光線強烈,往往會在上面形成一個高光。高光點的位置依據主光源方向決定。黑眼珠隨透視角度的變化變成透視不同的橢圓,正面最為完整,全側最小而癟。
眼瞼:
眼瞼又分上眼瞼和下眼瞼,它們分上下兩部分包裹著眼球,呈圓弧狀。眼球露出的部分有眼白、虹膜和瞳孔。或者停留在技術表現的階段。
正面眼睛在刻畫時要注意到的結構
1 . 仔細比較下邊三幅圖就會發現:盡管對象眉毛的固有色是黑的,但是它受到眉弓形體的影響,正好長在眉弓的背光和受光面上,所以在表現時要把這種由于形體的轉折所產生的深淺變化。
2 . 受眉弓形體的影響,眉弓底面是一個往里轉的暗面,運用“ 重掐上、中間透氣、輕掐下”的處理手法。此外,眉頭部位的眉毛是往斜上方生長的,而眉梢則是往斜下方生長的。具體表現:在眉頭部位“挑”出幾根重的眉毛; 中間由于受光要畫得含蓄些; 到了顳線的轉折處再畫出些眉毛。
3 . 眼部外側三角形面是由眉弓的截止點( ① ) 、顴骨空間往后轉的截止點(② ) 以及顳線到下巴的交界線( ③ ) 組成,它的亮灰與上眼皮的亮準確地體現了前后的空間。
半側面眼睛在考試中會經常碰到(下圖)
1 . 和正面角度眼部相比,半側面眼部的高光會整體向外眼角一側偏移。
2 . 眉弓在上眼皮上的投影會接近眉弓下緣,不過在塑造時還是要按照“重掐上、中間透氣、輕掐下” 的表現規律進行處理。
3 . 變化最明顯的黑眼球和瞳孔的形狀,從正面的圓形變成了半側面的橢圓形。不過,眼部的塑造規律還是一成不變的,比如眉毛在眉頭和眉梢部位的生長方向不同;上下眼皮一圈的方圓、虛實和深淺等變化;上下眼皮在內外眼角處的穿插關系; 上下眼皮在橫向和縱向上由于明暗的深淺形成的“球體” 的感覺等。
側面眼睛的表現規律(下圖)
1 . 在側面表現眼睛時,我們都會花較多的時間刻畫近處的眼睛,而遠處眼睛會被弱化處理,可弱化并不代表可以馬虎。如下圖,遠處眉毛在哪里虛、哪里實以及眼球與眼皮的穿插關系都要交代清楚。遠處眼睛上眼皮受光線的影響所形成的深淺變化非常明確,很好地加強了遠處眼睛的體積感。并且,上眼皮最靠前的部分要亮于后轉的上方和下方。
2 . 遠處眼睛的穿插關系不能忽視。遠處眼睛眉弓上下緣與上眼皮之間的穿插會形成一個窄小的灰面,而這個灰面在真人眼部非常模糊,很容易會被我們忽視。
3 . 眉毛隨著眉弓的形體轉折而呈現深淺變化,眉毛和眼睫毛往外翹起來的質感要表現生動。
4 . 黑眼珠在側面的角度要稍微畫扁一些,而且并不一定會畫出高光。
正側面眼睛刻畫要點(下圖)
1. 上下眼皮是附著在眼球上的,一定要畫出上下眼皮包裹著眼球的感覺。
2 . 上眼皮在下眼皮上的投影不能忽視,并且投影形狀的方圓、虛實、深淺等變化也要交代清楚。
眼部常被忽視的局部塑造(下圖)
1 . 從右圖中眼部示意圖可以看出,眼睛的輪廓線不是一條簡單的弧線,它還具有微妙的轉折、虛實和方圓等變化。
2 . 不能將眼皮的厚度處理成一條線,要像圖中那樣表現出左右的深淺變化。同時,下眼皮的頂面會形成一條很窄的受光面,并且該受光面從前到后也會有明度上的深淺變化。
3 . 頂側光時,黑眼球的上方通常都會比下方略重,而且黑眼球的外圈不能用黑線勾死,注意其虛實和深淺等變化。
4 . 瞳孔最黑,刻畫時一定要黑下去。
5 . 根據光源確定眼睛高光的形狀:如果光源為管燈,那高光的形狀會是一個長條狀;如果光源為燈泡,那高光的形狀會是一個圓點; 如果光源為窗外自然光,那高光就可能會是一個窗戶的形狀。另外,如果高光是一個長條狀,也不能將其畫成直的,它的形狀要隨著眼球的球體轉折而發生變化。同時,高光還存在一定的強弱變化。
眼部表現步驟的要點分析(下圖)
1 . 眼珠的朝向要一致,虹膜的位置要左右對比觀察,同時要留意眼白部分會有面積大小的變化。
2 . 眉弓的轉折用清晰柔和的明暗交界線表現出來,適當交代出眉毛的走向。
3 . 通過表現上、下眼瞼和眼袋來體現眼球體積。
4 . 兩個虹膜因為前后位置的關系,要加強近處虹膜的色調,遠處虹膜做虛化處理,形成對比。
眼部的性別特征(下圖)
男性對象:
男性眉弓的骨骼轉折面清晰,體塊方而有力,有明確的棱角和轉折。眉毛多濃密、粗黑,無明確的形狀。眼皮圓中帶方,少睫毛。
女性對象:
女性眉骨起伏平緩,沒有強烈的體塊轉折和明暗對比。眉毛多為淡、疏、細, 經修飾多成宛如柳葉的形。眼神清晰,給人明亮的感覺。
眼部的年齡特征(下圖)
中年對象:
中年人眼神清晰,明亮,高光明確。肌肉貼合骨骼和眼球,有較少皺紋。下眼袋明顯,面積增大,皺紋隨眼輪匝肌生長方向頒密集。
老年對象:
老年人眼神含糊,不清晰,無明確高光。肌肉松弛,失去彈性,骨骼體塊明顯。眼皮松弛、浮腫,起伏轉折較多。眉弓、眼球、顴骨的穿插結構清晰明確,暗部色調較重。
眼部的角度特征(下圖)
1 ) 正面俯視角度眼部表現規律:俯視角度的眼部眉毛、眉弓上部增大,底部減小或消失。上眼瞼面積增大,底部消失。下眼瞼的厚度增加。
2 ) 正面仰視角度眼部表現規律:該角度眼部眉毛、眉弓底面的高度增加,眼睛的高度壓縮,上眼瞼的厚度增加。下眼瞼的弧度減小,眼窩的面積增大。
3 ) 半側面角度眼部表現規律:雙眼產生明顯透視變化,近大遠小,遠處眼睛部分被鼻梁遮擋。黑眼珠透視壓縮, 呈長形橢圓狀。在表現上要注意上下眼瞼的形狀變化, 注意兩個眼角連線的斜度變化。遠、近眼角的空間處理要到位,注意眼角的明暗和厚度的微妙變化。
4 ) 全側面角度眼部表現規律:全側面的眼球突出,只能看到一只眼睛的半個面。黑眼珠只能看到側面很小一部分,基本呈線狀。眉骨與上眼皮最突出,眼部有明顯的凹凸起伏。上眼皮靠外,覆蓋大部分眼球。下眼皮靠內,托住小部分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