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外院校藝考報名正在濟南商貿學校進行。校園內一些正規院校的報名點排起長龍,學校外一些招生人員也租了周邊的店鋪,打起了招生“游擊戰”。
2月17日本報刊出《餛飩館內設起藝考“報名點”》的文章,對這一情況進行了報道。昨天,又有兩名考生因報名了某民辦院校后退款不成而報警。“招生游擊隊”為何禁而不絕?記者調查發現,“招生團隊”給招生人員的提成較高。
交幅作品就能通過考試
小張是來濟南參加藝考的一名考生。昨天,她和同學在濟南商貿學院門口報名“北京民族大學”某專業,各交了100元報名費。報名后,小張在網上對這所學校進行了搜索,看到網上有人說這所學校畢業后不能考公務員,也不能考研,屬于非學歷教育。小張感覺自己被忽悠,隨即要求退報名費,但卻遭到拒絕。無奈之下,小張報警。
記者來到了濟南商貿學校。學校門口,兩名手拿宣傳冊的女孩主動上前跟過往學生交談。記者稱自己是學美術的,一名女孩立即打開宣傳冊向記者推薦美術創意學院的“場景造型設計”與“動漫設計與制作”兩個專業。女孩說,學校的老師就在旁邊店鋪的二樓上。如果有報考的意愿,現在就可以上樓咨詢。無需現場作畫,只需提交一幅以往的作品就可以通過專業課考試。
記者問“你們是招生的老師嗎?”她們直言自己是在校學生。她們說,正因為是在校生,對于學校會有更切身的體會,介紹起自己的學校來,才更有說服力。記者問:“來招生有錢嗎?”一個女孩警覺地搖了搖頭,拉著另一個女孩離開。
亂忽悠成為一種常態
據了解,這些場外報名點,大多沒有招生資質。它們有的打著一些名牌大學的旗號,實際上只是“傍名校”,所掌握的“專業”往往是培訓班、自考課程、遠程教育等,并非全日制普通大學教育。有的招生點則是一些民辦高校派出的,它們的招生行為大都超出許可范圍。
小周是濟南某民辦院校二年級的學生。去年,小周曾經跟隨學校的招生團隊一起前往外地招生。他告訴記者,民辦院校的招生高峰期一般是在高考前后的一段時期。招生的地點是由地區的“招聘主管”選定的。學校許諾對參加招生工作的學生不但給予分成,還將給予加學分、評獎學金等獎勵。
去年5月底,課還沒上完,小周和另外兩名同學就被安排跟一位“老師”去外地的高中招生。這位“老師”其實是另一所民辦高校的在校生,比他們高一個年級。由于比較有招生經驗,被學校招聘來帶隊。之后,學校和“老師”之間簽訂協議,“老師”又和團隊中的學生簽訂了利益分成協議。第二個協議規定,招1-5個學生,每個名額提成500元;招6-8個學生,每個提成600元;招9-12個學生,每個提成800元。
去了山西后,小周他們就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買通班主任等一些方式得到了一些學生聯系方式,然后通過手機和網絡上的一些溝通,讓學生們報名。最終蹲點三個月,他們招到了8個學生。在小周住宿的小旅館中,還住著四五家民辦院校的“招生團隊”。
在此類招生工作中,招生工作人員難免有“忽悠”成分,對學校的性質、規模、教育能力以及就業前景等,大都有不實說辭。一位招生人員還說:“實際上,這種‘人找人’的招生方式本身不見得有錯。問題就出在一些人亂忽悠上。”
高額提成吸引“下家”
記者在百度上輸入“濟南招生代理”幾個字,搜索出了若干條招聘信息。記者給其中一所名為“天津南開××學院”的學校的招聘聯系人打去了電話。這名聯系人稱這所學校是從2010年開始在山東招生的,2011年的招生將從暑假前后開始。招到一個學生,給予招生工作人員2000元左右的獎勵。去年,該招生團隊招了200多個學生。招生團隊主要就是在校學生,生源主要通過自行聯系高中母校班主任等形式獲得。這位聯系人建議記者再多找幾個同學作為“下家”,給他們提成400-500元,組成團隊進行招生。
曾擔任高中班主任的王老師說,每年高考的時候,一些招生人員都會跑到老師的辦公室,讓老師幫忙推薦學生。一個招生名額給老師10%的提成,即如果學生一年的學費為10000元,將給老師1000元的提成。有的招生人員還會請老師吃飯、送老師禮物,通過這種方式讓其幫忙分發廣告進行宣傳。
招生學校或團隊之所以給出較高提成,是因為招生學校最終會通過高昂的學費,把這些“投入”掙回來。
別信“場外”報名點
濟南市招生委員會辦公室的魏晶主任說,在藝考報名點外進行招生的院校,多數都是一些非學歷教育的院校或專業。招生辦已經在報名點貼上了提醒聲明,在報名表的背面也專門提醒考生不要相信“報名點外的攤位”,但還是有很多考生“被忽悠”。
魏主任說,藝考報名以來,招生辦也派了很多工作人員去報名點清查。但那些“野攤子”總是轟走了又來,讓工作人員非常頭疼。招考辦聯合城管部門清查那些站在路旁的發單員,聯合工商部門對出租店面給民辦藝考院校的商鋪進行罰款。“希望通過媒體的報道,再次提醒考生一定不要相信那些招生的路邊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