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臨近,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高考語文答題技巧。希望對廣大高考生有幫助。
高考拿到考卷后,一定先通覽全卷,這樣做有利于克服“前面難題做不出,后面易題沒時間做”。迅速“掃描”后可以先易后難,合理分配答題時間。
多練閱讀題 熟悉設題形式
最后幾天要想從頭到尾把知識詳細地過一遍似乎不大可能,我們可以根據高考卷面的知識結構有目的的做些工作。在卷面的結構中,閱讀量占了很大的比例,分值是37分,約占整個卷面分值的25%。因此對這部分知識,應該熟悉設題的形式,提高閱讀效率。
詩歌賞析題部分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內容,需要了解的知識點很多,要利用幾天時間熟悉一些術語,區分一些概念,了解這部分的考點,懂得答題思路和技巧。
答病句題注意八個方面
語言表達部分中,病句是很多學生最容易出現問題的考題,最后階段中,最好找出以前的試卷,對病句題重新分析找錯,看看自己在這個知識點中還有那些盲點。一般來說要注意一下八個方面:
(一)注意句中的介詞或連詞
(1)主客顛倒。如,3年前,電腦“上網”對人們可能是陌生的。(誰對誰呢?顛倒了主客體。)
(2)缺少介詞。如,我沒有任何理由同我交往了十幾年的朋友分手。(“同”后應加“與”)
(3)誤用介詞,造成主語殘缺。如,由于一至七號“神舟”飛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國加入了航天開發強國的行列,這也是中國國防力量日漸強大的標志。(介詞濫用,刪掉句首的“由于”)
(4)介詞多余。如,這次科考活動獲取的資料很有價值,有助于對課題的深化研究。(“對”多余)
(5)介詞混用。如,3月17日,6名委員因受賄丑聞被驅逐出國際奧委會。第二天,世界各大報紙關于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都作了詳細報道。(“關于”在語感上給人一種不適的感覺,可找近義詞“對于”比較辨析。“關于”表示關涉,“對于”表示對象。句中是對象,所以應改為“對”,或將短語移至主語前)
(6)和、對等介詞造成歧義。如,美國對伊拉克的進攻是早有準備的。(從語法角度看對有歧義)
(7)組合不當。如,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并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介詞“在”與“……中”組合不當,“在”應改為“從”。)
(8)介詞賓語不當。如,針對國際原油價格步步攀升,美國、印度等國家分別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儲備,我國也必須盡快建立國家的戰略石油儲備體系。(介詞后一般應為名詞性內容,而”國際原油價格步步攀升”顯然具有較強的動作性,所以必須補上名詞賓語“的情況”)
(9)介詞短語修飾限制不當。如,3月24日,對中國觀眾陌生在希臘卻家喻戶曉的女明星瑪利亞,在古奧林匹亞遺址為北京奧運會采集圣火。由此,她不僅和中國建立了特殊的關聯,還注定寫入北京奧運的歷史。(“對中國觀眾陌生”表述不當)
(二)注意句中的程度副詞
副詞一般是用來修飾形容詞的,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錯。但我們須細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詞是否本身就包含了這個副詞(這類副詞主要有“十分” “非常”“很””過分“等)的含義,有沒有造成語義的重復;副詞作為狀語,有無語序不當(可按狀語排列規則判斷),特別注意是否與定語順序互換;特別注意“不”“沒有”等詞的位置是否得當。
(三)注意句中兩面性的詞語
兩面性的詞是指詞語本身表達兩個相反的語意。如“成敗”、“得失”、“好壞”、“ 高低”、“能否”、“是否”“有沒有”“能不能”“要不要”等。因為它們表達的是不確定的兩個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語句的上下文必須有與之相照應的詞語或者語意。否則就會造成語意上的不對稱。一句話中,前一分句從肯定、否定兩個方面陳述,后一分句也應從肯定否定兩個方面照應,否則,就犯了兩個方面與一個方面照應不周的錯誤。出現了兩面性的詞語,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邏輯。如越來越多的農村干部認識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條件。(“交通是否方便”說的是兩種情況,而后面“是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條件”只談了一個方面。)
(四)注意句中指代性的詞語
使用代詞的目的是使行文簡潔。但如果使用不當,則會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題中,代詞使用的考查也較常見,所以一旦句中出現了代詞,就要認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對象。出現了代詞,可能是語意不明、重復等語病。如搜集史料不容易,鑒定、整理和運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國過去的大部分史學家,主要的功力用在這方面。(“這”指“搜集史料”,還是“鑒定、整理和運用史料”呢?)
(五)注意否定句和帶有否定意義的詞語
在考題中,否定句和帶有否定意義的詞語出現的頻率也是相當高的,必須引起重視。出現了疑問旬、否定詞,可能是肯否不當。否定句主要應該關注雙重否定句和疑問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帶有否定意義的詞語主要有“以防”“防止”“勸阻”“阻止”“避免”“忘記” “防止””否認””懷疑””幸免””難免““切忌“等。這類詞本身含有否定意,用在句中起否定句意的作用,可我們往往忽視這一用法,在句中又用否定詞,造成語病. 這些句子和詞語經常出現的錯誤是把要表達的意思說反,且具有很強的迷惑性,易造成誤判。用搭配法、增刪法辨別此類句子很有效。
(六)注意并列的短語和句子
并列的句子和句中的并列短語,也是一個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往往顧此失彼,造成一些錯誤。所以,在做題時,只要見到并列短語,就該留心。
(七)注意句中的“是”字
“是”在句中表示判斷。命題時,往往在較長或結構復雜的句子中偷換主語或缺失賓語。所以遇到判斷詞“是”也要適當留心。如修建青藏鐵路是加快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舉措,是民族團結的重要紐帶。(這個句子中的第二個分句承第一個分句的主語“修建青藏鐵路”,但“修建青藏鐵路”是一種行為,而“紐帶”是名詞,二者不屬于同一種事物,不能構成判斷句。)
(八)注意句中的數量短語
數量短語的誤用,主要表現在數量增減表示不當、語序不當、前后矛盾、語意不明、重復、搭配不當等。
名篇背誦再鞏固一遍
名句名篇填寫是我們最易得分,又是最易被忽略的部分。原因之一,它是識記內容,可操作性很強,但有些學生卻對64篇的內容感到很厭煩。學生還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即每天在那搖頭晃腦背,累得要命,不如在其它題中多得幾分。原因之二,學生不是把背誦篇目當做美文來欣賞,而是因高考的功利性,經過一年的背誦練習,很多學生已經失去興趣,當有其他需要復習的內容時,就會選擇放棄。
要知道,不管哪個部分容易得分的地方一定不要放過,要死死咬住,不該丟分的地方堅決不丟。
作文多做小練習 無需寫完整
最后幾天的時間學生們不可能再寫文章,所以,要以品味感悟為主,即品讀前幾年高考中的優秀文章,感悟美文的寫作思路。只有多揣摩他人的心思,開拓思路,才能使自己的見解更深一層。
可以在考前,做兩次小型練習。以各區模擬考的作文題為主,無需將作文寫完整,只需分析題目、多角度思考、提煉觀點并列出提綱即可。要在下面幾個方面下功夫:擬一個好題目,寫一個好開頭,有一個好思路,積累一些好材料,寫一手工整字。
名師介紹:長春二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中學高級教師張國霞。省創新能手、省級學科帶頭人、省市級骨干教師、省市級科研骨干、長春市“師德標兵”、長春市“十佳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