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年報》報道,“華約”、“北約”、“卓越”三大高校自主招生聯盟近日傳出消息:筆試時間將統一從原來的3月2日延期至3月16日。相比去年,2013年三大聯盟自主招生筆試時間幾乎晚了一個月,直接影響到之后的高考復習,讓滬上不少高三考生叫苦不迭。
筆試時間“史上最晚”
這次時間的變更,三大聯盟都未公開對外宣布,只是在各自的聯考報名平臺上,將“考生須知”一項中的考試時間統一標注為3月16日,對于調換考試時間的原因也并無特別說明。記者發現,所有27所成員校對各校自招簡章的更改時間也都不一樣。很多網友調侃:“是嫌報考的人太多,所以靜悄悄地改時間嗎?”
3月16日考試,也讓2013年的自主招生考試成為“史上最晚”,相比去年,筆試時間幾乎晚了一個月。相對的,面試時間也會推遲。按照往年慣例,一般筆試后1-2周內出面試名單,再過1-2周出面試結果,也就意味著,大部分高校要到4月中旬以后才能確定通過自主招生的學生名單。對此,清華大學表示,包括綜合面試、學科/專業面試、體質測試在內的復試的確都會延遲到4月初進行。
據悉,交大、同濟都已證實將延期考試。而復旦大學表示,千分考仍為2月24日。
延期直接影響考生高考復習
這一筆試推遲的消息一出,就引起了滬上不少高三考生和老師的質疑。準備報考同濟大學的高三考生小李表示,自己已經按照之前的日程安排了自己的復習計劃,現在時間變了,等于所有的復習計劃都要重新調整。“推遲兩個禮拜,看上去好像是給我們多了點備戰自主招生的時間,但其實我情愿早點考掉,早點公布結果,如果沒成功,也好早點定定心心地復習迎接高考。”
小李的班主任任老師告訴記者,學生參加完自主招生考試,并不意味著就輕松了,而是要繼續備戰高考,那些參加考試的學生必然會有一部分不能被錄取,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是之后的高考。即使是已經被提前錄取的學生,也還是要參加高考的。
“筆試完了是面試,面試結束要等待結果,沒錄取的還要及時調整心態,基本上整個3月、4月,學生是不可能定下心來復習了。”任老師感嘆道,6月初就是高考,5月份考生要開始填報志愿了,這幾個月等于就“廢了”。
其他高校先考考生糾結如何選擇
記者了解到,三聯盟的考試時間雖然變了,但其他高校的自招考試時間并未變化,這就間接會影響到其他高校的招生。“學生是有選擇的,北大清華沒招完,我們就算提前考完,也不一定能確定好最后名單。”一位高校招辦老師表示。
據介紹,高校自主招生的時間節點,也是有“講究”的。考慮到學生選擇的先后側重,一般高校也會按照不同“梯隊”來安排先后次序。像三大聯盟的北大、清華、港大、上海交大、同濟等高校,基本上都處于國內高校的“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因此三大聯盟的高校自主招生結束后,學生可能才會考慮選擇其他的高校。
記者發現,由于諸多高校參考三大聯盟之前所定的3月2日考試節點排定了各自的考試時間,基本都在3月9日前完成,而三聯盟臨時延期后,將變成最后一批考試的學校。不少考生表示,到時候如果其他高校要求提前簽協議,而三聯盟高校的結果還沒出來,那自己到時候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專家認為隨意延期不尊重學生權益
對于這樣的臨時延期,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發表博客表示,這暴露了自主招生的隨意性,顯得不尊重學生的權益。同時,調整后的“三大聯盟”考試時間依舊撞車,還是“限制了學生的選擇”。
熊丙奇認為,我國的自主招生改革,一定程度擴大了學校的招生自主權,卻沒有擴大學生的選擇權,按照目前的程序設計,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最終還必須參加集中錄取,因此,只能獲得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這使自主招生發生變異,一方面,自主招生并沒有打破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還是以學生的學業成績為主要依據選拔學生;另一方面,自主招生成為學校“搶生源”的手段,要求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學生承諾報考本校。“這都是由于學生沒有選擇權所致,學生的權益并不被重視,這次三大聯考時間調整,就再次暴露自主招生的隨意性,也反映高校并不重視學生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