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可報22所院校
據介紹,今年江西省各批次志愿設置如下:提前批本科設1個一志愿、1個二志愿(含外省藝術、體育類志愿);一本設1個自主招生志愿(在提前本科填報),4個平行一志愿,1個定向志愿;二本設4個平行一志愿,1個定向志愿;三本設4個平行一志愿,1個定向志愿;三校生本科志愿填報在本科三本;高職(專科)設4個志愿,其中文理科1個志愿,3個平行二志愿,另設1個專科定向志愿。以上22個志愿中,每所院校志愿均設5個專業志愿及是否愿意調劑該院校其他專業欄。另外,本省藝術類、體育類志愿填報在本科二批時進行。
“三知”填報容易出現“撞車”
從今年起,江西省實現了除提前批次之外所有錄取批次的“三知”填報志愿。省高招辦專家介紹,在“三知”的情況下,所有考生在參照往年各院校投檔分數線進行選報時,很容易產生判斷和選擇的趨同性,即出現分數相近的考生集中填報少數高校,因而導致“撞車”落選。
比如,某大學理工類每年的投檔分一般高出一本線30~40分,每年的招生計劃數在80名左右,參照往年的情況,今年處在高出一本線30~50分這個分段的考生都有被錄取的可能,但是如果大家都作出了這樣的判斷和選擇,全省這個分段的考生填報這所大學的可能遠遠超過80人,這樣必然“撞車”。所以考生“三知”后填報志愿仍需避熱就冷,相互錯開。
把握5個原則填報平行志愿
由于今年的平行志愿擴大到了一本、二本、三本和體育類二本、三本批次以及美術類二本批次,平行志愿的填報就顯得尤為關鍵。省高招辦專家向考生和家長介紹,在“三知”情況下填報平行志愿,要把握5個原則:
1.把握“有效落差”原則。平行志愿一個主要特點是增加了考生選擇院校的空間,往往一次可以選擇4所院校,但考生在填報過程中一定要利用好這4個選擇,不能盲目追求知名院校、熱門院校。
2.把握“適度博弈”原則。在平行志愿的4所院校中,可以選1所往年錄取線比自己高10~20分的院校進行適度博弈,追求一個大家可能在認識上出現的盲區。
3.把握“選擇適中”原則。4個平行志愿中應該選擇2所和自己考分相適應的院校進行填報,以提高自己志愿的有效性。
4.把握“保底錄取”原則。在4個志愿填報中,一定要有1所確保能錄取到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院校。
5.把握“專業梯度”原則。實行了平行志愿之后,所有錄取院校的分數級差都出現“扁平”現象,專業“撞車”就成了考生是否能錄取的一個很大的風險。專業已滿,不服從專業調劑已成為院校退檔的一個最主要理由,所以在考慮到自己興趣和意愿最低要求的情況下,一定要掌握專業梯度,服從專業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