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簡介
1. 學院概況
藝術學院是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的二級學院,成立于2007年,于2012年更名為藝術學院。至2018年已向社會輸送八屆合格畢業生,累計培養本科生一千余名,就業率均在95%以上,獲得了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2. 學院組織構架
藝術學院下屬藝術設計系、音樂系、傳播系3個系部,包括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音樂文化產業、音樂教育、傳播學、廣告學,共8個專業方向。
3. 學院師資隊伍
藝術學院共計教師50人,其中藝術設計系專職教師21人、音樂系專職教師13人、傳播系專職教師7人,分屬于7個教研室,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17人,助教20人。
4. 學院特色
藝術學院已從學科轉向市場,不再單純地為了辦學科,也不再完全以學科為本位,而是著眼于服務社會。按照人才市場或勞動力市場的要求和變化整合各種資源,依據國家發展戰略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學院將向著服務于就業導向,服務于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技術型學院繼續發展。
5. 學院教學實踐規劃
藝術學院獨創性的開發了“三體三實”教學模型,以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出發點,通過三個體系即價值體系、維度體系、承載體系,從宏觀上把握教學實踐的價值導向、指導方針和教學方法,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出與之相對應的“實學”、“實戰”、“實務”教學實踐“三實”方法。
通過該教學實踐的立體模型,解決了學生實踐弱,解決問題能力不足、理論水平欠缺等問題,提升了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創業水平,為本科四年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
6. 學院軟硬件設施
藝術學院現有工作室5個、實驗室8個、實習實訓基地11個,以及諸多合作企業和高校。藝術學院一直在推進教研室、實驗室和工作室的協同發展,并且積極完善實習實訓基地,增加與企業的社會項目合作,以商業平臺鼓勵學生實踐探索,以創新創業促進就業發展。
二、專業簡介
1.視覺傳達設計
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問題引入為教學導向、以圖形創意+為教學核心、以跨界思考為教學方式、以“實學、實戰、實務”為教學目標。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及實操能力的培養,通過美學相關理論及互動媒介的運用,學習藝術設計領域內以圖形創意的溝通與傳達,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創造、創業能力,會做人、做事的“創做者” 。
本專業學生需要系統地學習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廣告創意、動態圖形設計、品牌戰略與形象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等內容。了解國內外專業前沿發展動態及大眾審美趨向變化,及與專業相關的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有創意思維和表現手法,能創造性地進行品牌設計與開發的能力,并具備團體合作的精神。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以在新媒體設計、交互設計、企業形象設計、插畫設計、影視設計、網絡設計、傳統視覺設計等方向繼續深造,也可以在各類廣告公司、形象策劃公司、媒體企業、規劃設計院、學校以及各大公司策劃部、設計部等地,從事與設計、策劃、科研、教學、管理等相關的工作。
代表性課程:
創意思維、圖形創意、編排設計、插畫與角色設計、廣告創意、動態圖形設計、UI設計、品牌戰略與形象等。
專業特色: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不再只以平面設計為主,而是洞察新技術、新媒體、新載體發展下的視覺媒介表現,通過圖形創意+的方式與傳播學、廣告學、營銷學、管理學等多學科領域進行交叉協作,嘗試拓展更廣的運用空間,探索更新的設計方式,并通過多角度、多媒介、多載體的嘗試,擴展視覺傳播區域和傳播方法,形成多維度的動態視覺展示效果,進而成為新一代社會創新的有效設計方式。
2.環境設計
培養目標:
本專業在能力結構方面要求學生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意識,初步具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室內外環境設計工程中遇到的科研、教學、設計等方面問題的能力,能清晰的表達設計思想,熟悉室內外環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能在綜合把握環境的功能、空間、材料、結構、外觀、尺度、施工工藝和市場需求諸要素的基礎上對環境進行合理的改進性設計和創新性設計。課程設置方面致力于培養學生運用跨學科、以人為本和可持續創新設計方法,通過空間設計、場所營造、系統關聯等設計,優化人與環境之間的各種交互關系,應對社會和生活方式變革對環境的新需求。
同時,本專業人才培養規格一般還有以下要求:
(1)在素質結構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品質,以及法制意識、誠信意識、團隊合作意識;在文化素質上具有較好的中國傳統文化修養,并具有現代意識、人際交往意識;身心健康。
(2)在知識結構方面,要求除本專業確定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專業能力外,同時具有一定的外語、計算機及信息技術應用、文獻檢索、論文寫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識,以及文學藝術、歷史、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建筑、環境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專業設計與實踐的基本能力;
(2)掌握建筑與環境藝術的相關技術以及各類材料的施工工藝;
(3)掌握建筑與環境藝術設計表達相關技能與方法,包括徒手藝術表現、計算機應用技術、創意能力與工作方法;
(4)具有文化藝術與跨學科知識素養,了解我國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方針、政策、法規以及國內外發展動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方法,掌握一門外語,具有一定的設計實施與科研能力。
代表性課程:
建筑初步、建筑制圖與識圖、模型制作、表達類課程、材料建構、室內設計專題、傳統再造、專業考察、景觀實驗、專業前沿、概念設計等。
專業特色:
按環境設計專業方向,進行從項目策劃、設計、施工圖紙設計、材料和施工工藝設計、完成設計報告書等實戰課題。從課程結構的設計、課程體系的交叉和課程體系的開放性與動態性三種不同的視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力求建構學生們多元化、立體化的知識結構和促進其全面發展的特征。
3.音樂學
培養目標:
音樂學專業培養具有音樂學基本理論素養,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較好的專業技能,具備音樂表演、教學、研究以及音樂文化產業事業的管理、市場開發、組織策劃營銷能力,能夠在中小幼、社會藝術團體、文化館(站)、新興的音樂教育機構以及藝術企事業單位、演出經紀公司、電臺、電視臺等單位從事相關領域工作的,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專業特色:
音樂學專業以音樂的表演和教學以及音樂藝術的管理、策劃、營銷課程為主體,根據學生基礎及未來發展規劃制定課程體系:本科一、二年級學生對鋼琴、聲樂等基礎必修課程進行學習,使學生具備表演及教學的基本能力;本科三年級進行專業考核,制定學生重點培養方向;對基礎扎實、有更大提升空間的學生重點培養,引導幫助優秀學生有進入專業演出團體或考取研究生繼續深造的能力;本科四年級畢業實習,組織學生赴簽約實習基地進行專業實習,將四年所學付諸于實踐。音樂學專業重視與管理學等相關學科的交叉和滲透,培養學生多層次多角度的了解音樂藝術的特色和規律,從而具備音樂文化市場工作所需的理論知識以及音樂藝術項目的組織、策劃、營銷能力。
音樂學專業聘請了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傅海靜教授和著名音樂學家楊雁行教授為專業學科帶頭人,帶領師生在教學實踐、學科競賽、考研深造、就業實習等方面不斷突破,取得豐碩成果:教學實踐方面,音樂學專業始終把實踐教學放在首位,每年舉辦鋼琴、聲樂、合唱、音樂文化產業等專業活動數場,提升專業氛圍,活躍校園文化,邀請美國奧城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天津廣播電臺、北京容藝傳媒等重點音樂院校教授及文化產業單位來學院講學;學科競賽方面,音樂學專業學生曾在天津市學校文藝展演合唱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在“肖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公開賽、香港國際聲樂公開賽等重要賽事中也屢獲佳績;考研深造方面,畢業生考取天津音樂學院、天津師范大學、廣西藝術學院、美國中央俄克拉荷馬大學等國內外重點院校的音樂表演及藝術管理專業研究生,通過深造進一步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就業實習方面,與北京容藝傳媒等音樂文化產業機構及諸多音樂培訓學校簽訂合作實習基地,每年推薦優秀學生赴指定單位實習,將四年所學付諸于實踐。此外,音樂系已與美國奧城大學簽訂短期交流項目,為學生打開國際視野,繼續出國深造創造條件。
代表性課程:
鋼琴、聲樂、合唱、奧爾夫教學法、聲樂藝術指導、即興伴奏、形體、音樂教育學、音樂心理學、音樂文化產業基礎與案例分析、藝術管理概論、音樂學文論寫作、市場營銷、劇院經營與管理、音樂視頻制作與實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