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學校代碼13629)是經教育部批準實施本科層次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學校招生列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計劃,在全國3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在校生5000余人。學校位于北京市大興區,主校區占地近500畝,另有1400余畝教學實踐基地。學校已建成數字化校園,擁有設施先進的實驗室、圖書館、運動場、劇場、體育館、實驗實訓中心,建筑風格獨特,校園環境優美。
學校設有藝術設計學院、傳媒學院、演藝學院、國際商學院,共開設42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2013 年在藝術設計學、會展經濟與管理、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攝影、表演等19個專業及專業方向面向全國招生。學校實行學年學分制管理。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頒發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頒發相應學士學位證書。
辦學優勢
師資優勢 ——隊伍結構優化創新 名師云集
學校以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及國內外重點大學師
資為依托,聘請了羅錦鱗、仲呈祥、楊永善、張仁里、趙之成、應紅、馬龍(美國)、李仁淑(韓國)、常莉、冷冶夫等一批著名學者、藝術家在學校任職、授課和講學。
學科優勢 ——多藝術學科交叉融合 專家咨詢 教學督導
學校攜手首都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知名藝術院校,成立了“教育教學咨詢與督導委員會”,制定全新培養方案,健全教學督導制度和各項教學管理制度,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實踐優勢 ——一流的實習實踐基地 強化應用能力的培養
學校與中央電視臺、中影集團、國家大劇院、國展中心、中國教育電視臺、798藝術中心、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中青網等機構以及第一視頻、東方尚智等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聯手打造一批一流的、符合學生發展實際的實習實踐基地,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
國際化優勢 ——國外教學實踐課程 納入學分管理
自2010年起,根據培養方案及課程安排,全校學生都要完成一次在國外院校或企業實習實踐的學習過程。目前已有2010級、2011級表演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攝影專業、藝術設計專業和會展藝術與技術專業的學生基本完成了赴國外教學實踐活動。
區域優勢 ——學校位于北京 具有培養和就業的廣闊平臺
學校位于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密集區,以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星光影視城等為實踐基地,區域內文化產業發達,特色明顯,就業前景廣闊。
名師云集
藝術設計學院
●王甦英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教授。曾任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
●董重恂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美術專業學科帶頭人,曾任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擔任高等學校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主編。
●楊永善 客座教授 博士生導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委員,中國陶瓷藝術家協會副主任。
●尚揚 客座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首都師范大學現代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曾任湖北美術學院副院長。
● 夏兵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授。高等學校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主編、國家級精品教材主編。曾主持設計項目百余項,北京市城市形象專家委員會委員。
● 李中揚 客座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擔任高等學校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和國家級精品教材主編。
● 彭華競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主任,教授。首都師范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連續六年獲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優秀獎。
● 張彪 客座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負責人,教授。2006年指導研究生參加“中國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環境設施概念設計大賽”獲得提名獎。
● 劉大可 客座教授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研究生處處長、會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博士后,教授。兼任中國國際貿易學會與展覽委員會主任。
● 馬龍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授。美籍華人,名列劍橋國際名人錄,全球名人全錄。法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國國際文化藝術協會創會人,每年在巴黎盧浮宮展出其獨特的“浪漫寫實風格”作品,曾多次獲國際大獎。
● 朱小平 教授 碩士生導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教授,畫家。曾任天津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環境藝術設計系主任,美術設計與創作研究所所長。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有特殊貢獻專家政府津貼。
● 潘強 客座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系主任。油畫作品和設計作品屢次在國內外展出并獲獎。所著《色彩構成教學與應用》、《平面構成教學與應用》、《裝飾色彩教學與應用》等作品獲北京市精品教材獎。
● 王金麟 副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曾被中國商業聯合會聘為有關會展重點規劃課題起草專家。曾獲天津市改革開放三十年廉政書畫展書法類優秀獎,天津市第四屆教師藝術大展書法類三等獎。
● 張福生 副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美術學專業博士。主要從事會展專業的課程教學和科研工作。公開發表論文26篇,聯合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4部,指導學生參加《臺灣時報》“金犢獎”比賽,獲優選獎。
● 馮廣賀 博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師,美術學專業博士。在《光明日報》、《書法研究》、《中國書法》等權威核心刊物及其他論文集發表論文十余篇。獲“教學優秀獎”、“陳偉南教學獎”。
●郭永久 博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師。主要從事室內設計、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設計工作。
傳媒學院
●應紅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院長,教授。中央電視臺資深策劃、節目制作人。曾任央視著名品牌《夕陽紅》欄目主編。曾多次獲得全國社教節目和“星光杯”等獎項。
● 鐘越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著名編導。由其編導的紀錄片《新西行漫記》獲“春燕杯”一等獎;編導的電視節目《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獲“駿馬獎”一等獎。
● 李志 教授 碩士生導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黨支部書記,心理學教授。主要著作有《學校心理教育基礎理論與技術》、《銷售心理學基礎》。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研究報告40多篇。
● 仲呈祥 客座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國文聯主席、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學科評議召集人,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委。
● 冷冶夫 客座教授
中國廣播電視學會紀錄片研究委員會副會長,中央電視臺著名編導、資深策劃,中國多項電視獎評委。中國傳媒大學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鳳凰衛視》中文臺節目策劃人,全國百優電視工作者。
●呂學武 客座教授
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中國傳媒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韓憲柱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教授。曾任中國傳媒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教授。主持教育部《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項目“廣播電視測量”網絡建設,獲廣電總局成果一等獎。
●姜昆 客座教授
國家特一級演員,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黨組書記,中華曲藝學會會長。
● 唐東平 客座教授
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教授,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會員,中國感光技術研究學會會員,中國影視音像交流協會會員。
●李野墨 客座教授
中央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導演,演播藝術家。曾為譯制片、電影、電視劇、動畫片、專題片配音。1991年榮獲全國人民廣播電臺評選的“受聽眾喜愛的演播藝術家”稱號。
●王羽 副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系主任,副教授。曾擔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少兒部演播員,主持《小喇叭》、《少年時代》節目。
●李穎 播音指導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教師。遼寧人民廣播電臺播音組副組長、遼寧省播音研究會秘書長,遼寧省電視播音主持學會常務理事。沈陽朗誦研究會副會長、遼寧大學客座教授。
● 張再生 主任播音員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教師。師從著名播音員雅坤、方明老師。北京語言學會朗誦研究會會員。獲國家、省級播音一、二、三等獎二十八項,在國家級、省級發表專業論文多篇。
● 張恒 客座教授
北京電視臺總編室主任、高級編輯。1994年專題片《幫助未來》獲得中央電視臺國際兒童節紀實節目類二等獎;1997年6月30日《北京新聞》編排獲中國電視新聞獎一等獎。
● 冷凇 客座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新聞與傳播研究所青年學者。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國家廣電總局人才中心、中央電視臺、中國傳媒大學特聘講師。
● 金鐵木 客座教授
中央電視臺著名導演。大型紀錄片《復活的軍團》、《玄奘》編導,曾執導大型文化史詩電影《圓明園》、《大明宮》等。
● 張煒 博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影視與傳播系主任,中國傳媒大學“長江學者”科研團隊
成員,國家廣電總局人才中心特聘專家。首屆中國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組委會秘書長。
● 王大鵬 博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攝影系副主任,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博士。曾在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青島電視臺、石家莊電視臺任編導、攝像、音樂編輯、出鏡記者、頻道副總監等職務。
● 李嶺濤 客座教授
北京市大興區廣播電視中心主任。中國廣播影視大獎評委,中國傳媒大學傳媒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市優秀新聞工作者。2007年被評為全國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十佳”。
● 鄒安瑾 博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教師。博士階段在《電影評介》、《藝苑》、《中國娛樂產業》等刊物發表文章若干。參與“國家211工程二期項目——傳統文化與影視劇的關系”科研課題。
● 宋華 博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教師。曾發表論文11篇,其中,論文《“水滸英雄譜”系列電視電影的市場化運作分析》發表于國家級核心期刊《當代電影》。
● 羅佳 博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教師。曾參加國家語委科研項目《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7上編)》調查研究。參加國家級項目——國家語委關于普通話審音調研課題研究。
● 朱毅飛 博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教師,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電影學博士。主修電影歷史與理論,中國電影的海外研究。
● 鄭偉 博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傳媒學院播音系教師。曾獲十一屆齊越朗誦藝術節暨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朗誦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曾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擔任兩檔音樂類節目主持人。
演藝學院
●羅錦鱗 教授 博士生導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演藝學院院長,教授。中央戲劇學院教授,著名導演藝術家,我國古希臘戲劇專家,享有很高的國際聲譽。曾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導演系主任。
●陳剛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演藝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導演、編劇、演員。曾任中國煤礦文工團話劇團團長。
●李仁淑(韓國)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演藝學院副院長,教授。韓國梨花女子大學韓國舞蹈碩士,美國聯邦體育大學教育學博士。曾任韓國舟城大學藝術體能系主任等。
●趙之成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演藝學院教授,歌舞劇表演專業學科帶頭人。中央戲劇學院教授,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學會會員。培養出姜文、呂麗萍、叢珊、李亞鵬、戴玉強等優秀演員。
●關瀛 客座教授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先后榮獲中央戲劇學院頒發的“教學獎”、“德藝雙馨”等榮譽獎項。1998年獲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首都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稱號。
●常莉 教授 碩士生導師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導演,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主要導演作品有《溫莎的風流娘們》、《山中有座小廟》、《梁山伯與祝英臺》等。曾經培養的學生有章子怡、劉燁等。
●麻淑云 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研究生教研室主任。中央戲劇學院學術評審專家。曾以高級訪問學者的資格,受國家教委派遣,赴日研究日本戲劇。
●王麗娜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演藝學院教授。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1987年榮獲“北京市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稱號。
●劉毓玲 教授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演藝學院教授。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教授。
●高作民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演藝學院副教授。曾任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表演系主任,主要教授二胡、合奏課。曾出訪法國介紹并演奏二胡、古箏、古琴等中國民族樂器。現為中國音協二胡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
●田培培 客座教授 博士生導師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首都師范大學舞蹈學科創建人,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主任,韓國牧園大學特聘教授。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
● 劉詩兵 客座教授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教授,中國電影表演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張仁里 客座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曾任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學術委員會委員。從事表演教學工作40余年,培養出姜文、呂麗萍、劉斌、叢珊、岳紅等一批著名演員。
● 林洪桐 客座教授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教授,電影編劇,導演。曾任北京電影學院院務委員會委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副會長,青年電影制片廠導演及藝術顧問等職。
培養特色
學校以“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藝術人才”為目標,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突破口,扎實推進“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探索。
● 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充分論證藝術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我校成立了教育教學咨詢與督導委員會,邀請了校內外專家、學者,對我校現有專業的現狀、發展前景及就業趨勢進行了科學的、系統的論證。
● 強化國內外實習實踐教學環節。
為更好地解決藝術類人才培養結構、質量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問題,增強藝術類教育和研究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我校按照藝術類專業發展的要求,全方位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在人才培養方案上大力加強實習實踐教學環節,增加國外教學實踐環節。目前已有國內實習實踐教學基地30余家,且從2010級學生開始,國外實踐課程納入必修學分,全體學生均需到國外進行實習實踐。
● 因材施教,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為積極推動科學研究、教育教學、社會服務能力等水平,發揮學校在藝術類領域的探索和引領作用,我校在英語教學上實施分級教學,英語分級教學順應了時代的需要,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突出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教育目標的基礎性、教育內容的全面性和培養目標的發展性。
●多層次、多規格、多樣化、開放式的辦學方式,形成了重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的育人特色。
打造一流的藝術類學院 培養應用型藝術人才
學校“教育教學咨詢與督導委員會”是由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院校的專家學者組成,通過咨詢、論證、聽課、評課為學校辦學定位、發展方向和專業設置、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建議,為學校的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提供支持,為學校營造不同藝術學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學術平臺,使學校能夠把握藝術前沿,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凝練辦學特色,開拓國際視野,提升學校品牌,保證了學校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王德勝 教授
教育教學咨詢與督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首都師范大學教務處處長。
●張育華 教授
教育教學咨詢與督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傳媒大學教務處處長。
●穆德遠 教授
教育教學咨詢與督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電影學院教務處處長。
●王曉琳 教授
教育教學咨詢與督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美術學院教務處處長。
●劉大可 教授
教育教學咨詢與督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研究生處處長。
● 張娜
教育教學咨詢與督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戲劇學院教務處副處長。
打造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的多模式教學平臺
1.“名師第一堂課”激勵大一新生
為使新生對大學的學習生活和所學專業有更深的理解及認識,幫助學生盡快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確定發展的目標,學校每年為新生開設“名師第一堂課”。來自首都師范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高校的教授和來自中央電視臺、中國廣播報等單位的專家們,根據學校的培養目標、課程開設及就業方向等為學生做詳盡的專業知識拓展,針對各個專業進行整體介紹,使學生對整個專業領域能有所了解,認識該專業在相關領域的地位和意義,以及前沿的發展動態,使學生樹立成功信念。
2.營造綜合藝術氛圍 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 培養應用型藝術人才
3.國際合作與交流
學校堅持走“藝術化、精品化、國際化”的特色之路,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擴大對外交流的渠道與途徑,探索與國外高校聯合培養學生的新模式。促進并推進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國外短期學習項目、國外實習項目、畢業生出國深造等項目的開展,使受益學生逐年增加。目前已與韓國、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多所高校建立良好合作關系。每年通過校際互訪、師生交流、短期學習或實習等項目的開展,不斷促進學校的國際化辦學水平,提高學校的知名度。自2010級起,根據培養方案的課程安排,全校學生都要完成一次在國外院校或企業實習實踐的學習過程。赴外實習活動是學校對應用型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探索,以國際化視角,創新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在享受優質國際化教學資源的同時,將中外藝術與文化交融、碰撞,實現藝術思維的創新和專業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赴美實習實踐
打造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的多模式教學平臺
赴美實習活動是學校以國際化視野對創新應用型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做出的重要探索,旨在通過借鑒國外高校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授課方式、實踐方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是學校“藝術化、精品化、國際化”特色之路的重要舉措。目前,學校已在紐約電影學院環球影城校區、加州藝術學院橙縣校區等知名藝術院校建立了海外實習基地,十一批赴美實習團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標志著科德學院的國際化辦學已經趨于成熟化、常態化。
參觀交流
陶冶藝術情操 提升文化品位
學生們在課余時間,還有機會前往南加州大學、蓋蒂藝術中心、迪士尼音樂廳、環球影城、派拉蒙電影城、圣地亞哥、拉斯維加斯等著名高校、藝術中心、文化名城觀摩學習,身臨其境地享受藝術視覺盛宴,領略西方藝術的獨特魅力,體驗異國建筑風格,汲取先進設計理念,陶冶了藝術情操,提升了文化品位,開闊了國際視野。
教學實踐
提升專業素養 激發創作靈感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們親臨紐約電影學院、加州藝術學院進行場景研究、試鏡技巧、電影表演、攝影、電視制作、后期制作與剪輯、新媒體藝術、平面設計等藝術類課程的專業學習,接受頂級藝術院校教師的現場指導。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對影視表演、劇本創作,燈光攝錄、視頻拍攝,色彩運用、后期設計等內容有了嶄新的理解與認識,激發了學習興趣,啟發了創作思維和藝術靈感,有效地提升了專業素養。
更新教學觀念 完善合作辦學體制
赴美實習是“教”“管”“學”三位一體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學教,學生學習,管理人員學管。有利于開闊教師視野、搜集教學素材,鍛煉、培養了具有世界先進學術水平和治學觀念的高水平教師,進一步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借鑒國外高校成熟完善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完善教學管理水平,提高了行政人員管理能力。學校力爭通過引導管理人員、教師及學生積極參與赴美實習,積極開拓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學新渠道。
藝術設計學院
2013年藝術設計學院在“藝術設計學”和“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的7個專業方向招生。學院擁有一支由博士、碩士組成的,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專職教師隊伍。同時聘請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高校以及知名設計企業機構的教授、專家任教。學院擁有電腦美術工作室、攝影實驗室、影視后期制作實驗室、動畫藝術工作室、絲網實驗室、陶藝工作室、環境裝飾工程與材料實驗室、平面印刷與包裝工作室、金屬與木工藝實驗室和藝術設計展廳等教學設施。學院與一批國內外知名藝術設計產業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實踐基地。每位學生都將在國外實習實踐,課程納入學分管理。
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遵循“厚基礎、重創新、強實踐、寬口徑”教育理念,培養具有現代藝術設計思維和平面藝術設計理論基礎,具有開拓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掌握書籍裝幀設計與印刷、產品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網頁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展示設計的知識與技能,同時兼修三維空間設計的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廣告策劃、書籍裝幀設計、標志設計、廣告設計、軟件設計基礎(photoshop)、包裝設計、企業形象設計、現代平面設計史、商業攝影、圖形創意思維與表現、展示設計、字體設計、編排設計。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平面設計公司、廣告公司、新聞出版單位、文化傳媒公司、網絡公司、教育或培訓機構等,從事項目策劃及品牌管理、書籍裝幀、包裝設計、平面媒體、廣告設計工作。
藝術設計學(環境藝術設計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現代藝術設計思維與表現技能,系統地理解環境藝術設計方面理論知識,掌握室內與公共空間設計環節和運作模式,具有開拓創新和團隊精神,勝任家具設計、居室空間設計、展示設計、公共空間、園林設計等領域工作,能夠從事設計管理、施工及后期服務的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家具設計、店面設計、居室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酒店設計、軟件設計基礎(3dmax)、展示空間設計、公共空間設計、照明設計、園林設計。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以在裝飾裝潢設計公司、建筑房地產企業、園林景觀工程公司、教育或培訓機構、市政管理部門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環境藝術設計、項目預算、項目組織策劃和管理等工作。
藝術設計學(建筑景觀藝術設計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現代建筑景觀藝術設計思維與理念,掌握中外建筑藝術特征和造型特色,深刻了解造型結構與裝飾特征的關系,具備建筑是一切藝術載體本源的設計思想,勝任建筑造型和裝飾設計工作,能夠從事城市花園設計、街心廣場設計、商業步行街設計以及設計管理、施工管理的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中外建筑史、設計美學、建筑初步、園林設計、別墅設計、軟件設計基礎(3dmax)、房屋構造、城市花園設計、街心廣場設計、城市街景設計、建筑預算、人機工程學、建筑照明設計、建筑材料與工程、建筑施工圖。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建筑景觀藝術裝飾公司、建筑藝術設計院、建筑景觀藝術設計事務所,以及房地產企業、城市建筑景觀規劃設計管理部門、職業培訓部門工作。
藝術設計學(公共裝飾藝術設計方向)
學制四年,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現代公共裝飾藝術設計理念和表現技能,熟悉公共裝飾藝術設計與制作各項環節,能夠勝任裝飾壁畫的設計與繪制,勝任裝飾雕塑的設計與制作、室內外陳設藝術的設計,精通環境景觀的公共設施設計,能夠從事藝術裝飾設計、制作以及設計管理、施工后期服務的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室外建筑壁畫設計、室內壁畫設計、建筑裝飾雕塑設計、室外景觀裝飾與雕塑、園林壁畫設計、園林雕塑設計、室外公共設施設計、街道景觀雕塑設計、建筑燈光照明、社區裝飾雕塑設計、公共空間設計。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景觀藝術裝飾公司、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部門、園林設計部門、房地產企業等單位工作。
藝術設計學(新媒體藝術與動畫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現代藝術設計思維,掌握影視、動畫、網絡、多媒體的知識與技能,從事網絡整體設計、網絡廣告、電視欄目及頻道包裝、出版,從事編導、創作與策劃、形象與場景設計、傳統動畫制作、電腦動畫制作、影視特效、后期制作方面的專門人才以及從事漫畫制作播出、出版方面的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影視動畫原理與制作、多媒體交互藝術、非線性編輯、界面設計、網絡三維動畫、網站創建與網頁設計、網絡flash動畫、數字媒體圖形創意、動畫原畫設計、動畫場景設計、flash動畫、二維動畫制作、三維動畫制作、視聽語言、動畫技法、影視動畫創作、場景設計、角色及造型設計等。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廣告設計公司、網絡公司、電子音像出版社、交互式多媒體公司、數字影視后期制作機構、電視頻道包裝,以及動畫公司、游戲公司、動畫出版機構等單位工作。
藝術設計學(會展藝術設計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會展策劃與設計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掌握會展產業各個環節的運作模式,具有開拓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能夠勝任會展相關領域工作,能夠從事會展策劃、展館整體設計、展示藝術設計以及管理、后期服務的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會展導論、會展展覽策劃與文案、會展營銷、標志設計、廣告設計、會展法規、展示道具與工藝、商業攝影、展示工程設計、人機工程學、商業空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軟件設計基礎 (3dmax)、公共空間設計、照明設計。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會展公司、廣告策劃機構、新聞出版單位、教育或培訓機構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策劃及品牌推廣、會展策劃與設計、會展廣告經營與管理、策劃與文案、會展設計培訓等工作。
傳媒學院
2013 年傳媒學院在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攝影3個專業的7個專業方向招生。學院現有優秀教師40名,其中教授6名,博士9名,碩士25名參與一線教學。學院擁有數間電視演播室、攝錄實驗室、后期編輯室等實踐場所,并依靠北京傳媒業發達集中的區域優勢,與中國動漫基地、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國家大劇院、星光影視城、中影集團等企事業單位或藝術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學生學習期間由專業教師帶隊赴實習基地現場教學,指導學生將課堂中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實際工作的運作之中,為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推動學生順利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學院還會不定期組織學生赴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地實習,攝錄、制作節目。同時,學院學生每年均有機會赴美實習,接觸世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在實踐中對現行各類傳媒理論加強認識,對影視制作增強理解,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拓展就業渠道。
廣播電視編導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高尚傳媒職業道德,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具有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策劃、編導、攝影、制作、經營以及網絡傳播等方面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具有愛崗敬業、創新創業能力的,能夠適應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及其他傳媒機構、企事業單位文化宣傳部門需要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 主要課程
影視精品讀解、視聽語言、攝影創作、電視節目策劃、電視節目編輯制作、紀錄片創作、創意思維訓練、影視作品創作、電視節目導播、影視表演等課程。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中央及地方各級各類廣播電臺、電視臺從事社會新聞、藝術、咨詢、生活類專題欄目編導工作,可在影視節目制作單位及網絡新聞傳播機構工作,也可到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影視傳播機構從事策劃、設計、制作、管理等工作。
廣播電視編導(新聞編導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廣播電視節目采編制作以及網絡傳播的主要技能,能在廣播電視、新聞網站及其他新聞宣傳部門,從事編輯、采訪、制作、媒介經營管理等工作的,具有愛崗敬業的態度,創新創業能力的應用拓展型高素質人才。
● 主要課程
新聞采訪、新聞寫作、視聽語言、攝影基礎、廣播電視新聞現場報道、廣播電視節目策劃、電視節目編輯、電視節目制作、影視作品后期包裝、電視節目導播、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綜合訓練等課程。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各級各類廣播電臺、電視臺、文化部門、體育部門、企業宣傳部門,從事電視新聞采訪、深度訪談、評論等視聽節目的策劃、制作、編輯、導演等工作,也可從事網絡新聞和各類相關節目的設計編輯等工作。
廣播電視編導(文藝編導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高尚的傳媒職業道德、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較高的藝術鑒賞(創新)能力,具備廣播影視文藝節目策劃、編導、攝影、創作、制作、經營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能夠適應廣播影視系統及其他傳媒機構、企事業單位文化宣傳部門需求的專門人才。
● 主要課程
經典綜藝節目讀解、廣播電視文藝采訪、視聽語言、攝影基礎、錄音技術、綜藝節目策劃與推廣、電視節目編輯制作、影視表演、電視節目導播、影視作品創作等課程。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各級電臺、電視臺、企事業單位、各類文化部門、網絡媒體系統從事廣播、電視綜藝節目編導、大型文藝節目活動的設計、組織、策劃、主持、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從事其他各類文藝活動的設計和管理工作。
播音與主持藝術(綜藝節目主持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廣播文化基礎知識,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具有多種漢語言藝術表達技巧及能力,能夠在各級各類電視臺、電臺、航空、教育、旅游、電信等行業從事漢語語言藝術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播音學概論、傳播學概論、藝術概論、社會學(社會表演學)、廣播電視節目主持概論、普通話語音與發聲、播音創作基礎、即興口語表達、電視節目主持訓練、影視配音、節目制作與合成、人物造型、表演基礎訓練等課程。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從事綜藝晚會主持、影視劇配音、文藝團體專職主持工作,可在企業禮儀培訓、機關及企事業單位的宣傳文化部門工作。還可延伸到藝術朗誦、出鏡記者采訪、體育解說、舞臺藝術報幕主持、氣象預報等與有聲語言表達相關的文化傳播領域。
播音與主持藝術(新聞節目主持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較高的藝術水準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并具有多種漢語言藝術表達技巧及能力,能在各級各類電視臺、電臺、航空、教育、旅游、電信等行業從事漢語語言藝術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播音學概論、傳播學概論、新聞概論、新聞寫作與采訪、廣播電視節目主持概論、普通話語音與發聲、播音創作基礎、即興口語表達、電視節目主持訓練、影視配音、節目制作與合成、人物造型、表演基礎訓練等課程。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各級電臺、電視臺、企事業單位、各類文化部門、網絡媒體系統從事廣播、電視新聞類節目的采訪播報、外景主持、評論以及相關領域的新聞發言人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從事其他各類文藝活動的設計、主持和管理工作。
攝影(圖片攝影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熟練掌握攝影專業的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術技巧,在圖片攝影方向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同時兼備全面的影視攝制技能,具有比較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良好的審美素養,能夠在本專業領域內從事圖片攝影創作、新聞攝影、紀實攝影、圖片編輯、人像風景、廣告、紙媒等的攝影工作,具備較強藝術創作能力和較高技術層次的高級攝影專門人才。
● 主要課程
美術基礎、攝影基礎、中外攝影史、攝影美學、影視攝影技術、攝影曝光控制、攝影光線造型、視覺設計與色彩構成、數字圖像處理、新聞攝影、人像攝影、廣告攝影、攝影商業文案、圖片編輯、視聽語言、影視廣告與 MV 制作。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電影制片廠 、影視劇制作中心、廣告公司、音像出版機構、圖片社、報刊雜志社、新聞出版單位、平面設計公司、形象設計公司、攝影藝術中心及其他有關單位從事圖片攝影工作,也可從事藝術攝影、婚慶攝影、大型活動攝影和展覽設計等工作。
攝影(影視攝影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國際文化視野與中國文化特色,符合新經濟時代需求,有廣泛科學文化和藝術理論知識,熟練掌握影視攝影藝術與技術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具備全面的影視制作能力,能夠從事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廣告片和各類電視節目拍攝和制作工作,面向全國各大電影制片廠、電影制片公司和各級電視臺、電視劇制作公司、廣告公司及影視機構、大專院校影視專業等部門的高級攝影專業人才。
● 主要課程
藝術概論、影視概論、攝影基礎、影視攝影技術、影視攝影造型、照明技術與藝術、視聽語言、非線性編輯、數字特效、剪輯基礎、編導基礎、紀錄片創作、廣告與MV制作、故事片攝影創作。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電影制片廠、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影視廣告制作公司、音像出版部門從事紀錄片攝影、影視劇攝影及各類電視文藝節目攝影等工作,也可從事禮儀、婚慶、大型活動的攝影攝像,以及網絡媒體等宣傳工作。
演藝學院
演藝學院2013年在表演專業影視表演方向、歌舞劇表演方向、音樂表演方向、舞蹈表演方向、演出制作管理方向招生。演藝學院骨干教師來自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傳媒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國內著名高等學府,均具有碩士或博士學歷。學院聘請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北京電影制片廠及首都演藝團體的知名教授、知名主持人、著名藝術家和演員作為學院專職或兼職教授為學生授課。學院為表演專業配備了表演、臺詞、聲樂、形體、舞蹈、化妝、鋼琴等專業教室和排練廳,2010年建成的劇場和2013年新投入使用的大型演播廳、錄音間和新購置的器材、設施,將為學生教學與實習實踐提供有力的保障。每位學生都將在國外實習實踐,課程納入學分管理。
表演(影視表演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影、視、劇表演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巧,能在影視劇中創造人物形象,并掌握一定的播音主持、節目編導等相近專業技能,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戲劇及影視表演的基本理論與技巧,藝術語言技巧,形體、音樂訓練,大學語文,藝術概論、中外戲劇史,中國戲曲、文藝(小說、戲劇、影視等)精品賞析,鏡頭前表演、視聽語言,化妝造型,影視編導和攝像的基本常識等。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適應演藝團體、公司企業文化、電視臺等媒體表演、創作機構的影視表演工作,還可以擔任青少年宮、文化館、中小學、幼教機構的教學、輔導工作。
表演(歌舞劇表演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歌、舞、劇表演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巧,掌握并能運用歌舞劇、戲劇、影視、舞蹈、音樂等藝術表演技能手段的,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視唱練耳、音樂基本理論、聲樂演唱、歌劇表演技巧、鋼琴、音樂精品賞析等;舞蹈基礎訓練、中國傳統舞蹈、現代舞、流行舞、舞劇表演、舞蹈精品賞析等;舞臺表演基本理論與技巧、藝術語言技巧、中外戲劇史、戲劇精品賞析、化妝造型等。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適應演藝團體、公司企業文化、電視臺等媒體表演、創作機構的表演工作、滿足大眾娛樂業、舞蹈健身業、青少年宮、文化館、各類社團、社區及基層組織、中小學、幼教機構以及藝術表演自由職業的人才需求。
表演(音樂表演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扎實的音樂理論素養和系統的聲樂或器樂(鋼琴)表演技能,具有一定的藝術實踐能力和藝術活動組織能力,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聲樂表演、歌劇表演技巧、鋼琴、視聽練耳、基本樂理、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中外音樂史、世界音樂、中國傳統音樂、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音樂賞析、形體、化妝造型等。
● 就業方向
畢業生能夠在音樂演出、音樂教育、文化管理、新聞媒體、音樂文化藝術推廣等行業中從事表演、創作、教學、組織、管理、研究等工作。
表演(舞蹈表演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較高的專業應用能力和舞蹈理論素養,有扎實的舞蹈表演及創作技能的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芭蕾基礎訓練,中國古典舞訓練與身韻、民族民間舞蹈、現代舞蹈訓練與編創、流行舞表現、兒童舞蹈教學與編創、舞蹈精品鑒賞與分析、舞蹈編創技法、中外舞蹈史等。
● 就業方向
畢業生能夠在舞蹈演出、舞蹈教育、文化管理、新聞媒體、舞蹈文化藝術推廣等行業中從事表演、創作、教學、組織、管理、研究等工作。
表演(演出制作管理方向)
學制四年 文學學士學位
● 培養目標
使學生基本掌握演出藝術團體內部(人、財、物、計劃、組織、制作、信息、技術、指揮、協調)的一般管理規律、管理方法和手段,了解演出市場、參與文化市場競爭的知識和能力, 成為從事演出藝術生產制作與經營管理,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 主要課程
藝術學概論(藝術哲學)、戲劇影視舞蹈學基礎史論、表演學、導演學、戲劇影視文學、攝影學、燈光學、舞臺管理、戲劇影視制作、管理學、策劃學、營銷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律學等。
●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演藝團體、電視臺等文化藝術傳媒部門從事策劃、制作、管理、組織、協調、項目運作等方面工作。
校園文化
主旋律教育引領學生全面發展 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
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校在創造濃厚學術氛圍的同時,積極建設內涵深刻且豐富的校園文化,繼承傳統,鑄造優秀的思想道德品質,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獲得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
成果展示
學校榮譽
● 2008年,學校被中國教育電視臺等六家媒體聯合評為“全國學生最信賴的十佳獨立學院”。
● 2009年,學校榮列“2009全國獨立學院綜合實力二十強”。
● 2010年,學校在全國獨立學院表彰大會上被評為“全國先進獨立學院”。
● 2010年,學校在“胡錦濤論人才強國戰略思想研討會暨思想道德先鋒榜授牌儀式”上榮獲“思想道德先鋒榜”稱號。
● 2010年,學校榮列“中國最具影響力獨立學院二十強”。
● 2011年,學校被評為“中國最具品牌價值獨立學院”。
● 2012年,學校被評為“2012最具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
學生風采
● 藝術設計學院 2004級學生洪肸、王明堯獲得全國華人學生設計最高獎項“金犢獎”,成為大陸地區唯一獲獎者。
● 藝術設計學院 2005級平面設計專業學生蔣藝被歐洲頂級的藝術院校—倫敦藝術大學創意產品制作與設計專業錄取,成為倫敦藝術大學 2009年招收的第一名中國籍學生。
● 藝術設計學院 2007級學生張玉兵、羅磊 、藏易瑜在 2010年第三屆北京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斬獲工藝設計類一等獎;郭娟、王慧玲斬獲繪畫類一等獎。
● 藝術設計學院 2009級學生王正璞的攝影作品《婺源小孩兒》在 2011年北京市高校師生攝影作品展覽中獲一等獎。
● 藝術設計學院 2011級學生萬晴、葉東等在第五屆全國商科院校技能大賽會展專業競賽總決賽中榮獲創意設計本科組三等獎。
● 傳媒學院 2006級學生高辰柱在“正保教育杯”第四屆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中榮獲“JAVA 設計組”一等獎。
● 傳媒學院 2008級學生于祥在第二屆中國 .
西安 DV 國際民間影像節校園文化單元中(國際級)獲一等獎。
● 傳媒學院 2009級學生趙鵬的作品《我叫太原》獲2012年“中國襄陽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孔明獎”。
● 傳媒學院 2010級學生李明睿的電視散文作品《獨享寂寞》在首屆西部(蘭州)大學生電影節中獲電視類評比二等獎。
● 演藝學院 2006級學生戴杰華參加“首屆 PIVD(青少年)國際大賽”榮獲聲樂(專業、青年組)金獎。
● 演藝學院 2008級音樂學專業學生雙璐在 2011年首屆北京民族樂器大賽中榮獲金獎。
● 演藝學院 2008級音樂學專業學生劉麗君獲 2011年第六屆“閃閃紅星”全國青年藝術人才選拔賽古箏項目一等獎。
● 演藝學院 2008級舞蹈專業學生由雪函在 2011年第六屆韓國清州全國舞蹈精英大會傳統舞獨舞中榮獲金獎。
● 演藝學院 2008級音樂學專業學生劉麗君在 2011年“祖國頌”慶祝建黨 90周年全國青少年藝術人才展演中榮獲北京選區器樂組金獎。
● 演藝學院 2008級舞蹈專業學生李雯在 2011年第六屆韓國清州全國舞蹈精英大會創作舞、獨舞中榮獲金獎。
● 演藝學院 2008級音樂學專業學生蔣鑫在 2011年“希望杯”鋼琴組比賽中榮獲金獎。
● 演藝學院 2008級舞蹈專業學生楊振華在 2010年韓國大田市第二屆全國舞大賽中獲 Tap Dance 獨舞金獎。
● 演藝學院 2008級音樂學專業學生劉賽賽在 2011年“祖國頌”慶祝建黨 90周年全國青少年藝術人才展演中榮獲北京選區鋼琴專業組金獎。
考研、就業情況
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就業教育,倡導一專多能,并積極廣泛地拓展就業渠道,鼓勵并引導學生考研。幾年來,我校近百名畢業生考取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重點一流高校研究生,另有很多優秀者赴美國、英國、法國、韓國等海外知名學府深造。學校還積極鼓勵學生到基層,近幾年多名畢業生到基層當村官,服務基層。眾多畢業生在中鐵十六局集團、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北京首都機場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中央電視臺、中國工商銀行、中鐵勘察設計院、華潤置地等國內著名企事業單位就業。
● 牟 及 藝術設計學院 考取北京大學研究生
● 龍 霏 國際商學院 考取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
● 劉 淵 國際商學院 考取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
● 王 迪 力 傳媒學院 考取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
● 李多莉莎 傳媒學院 考取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
● 王 二 龍 傳媒學院 考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研究生
● 張 軍 傳媒學院 考取北京科技大學研究生
● 王 慧 玲 藝術設計學院 考取首都師范大學研究生
● 邵 晨 傳媒學院 考取南昌航空大學研究生
● 譚 馨 雅 演藝學院 考取西南大學哲學專業碩博連讀
● 胡 異 然 藝術設計學院 考取紐約藝術學院研究生
● 吳 瑤 藝術設計學院 考取韓國忠北大學
● 吳 嘉 漪 傳媒學院 考取加拿大溫莎大學
● 王 霏 傳媒學院 考取新西蘭梅西大學
● 李 黎 傳媒學院 央視國際視頻傳播有限公司
● 陳 家 聰 國際商學院 北京城建集團
● 徐 昕 旖 國際商學院 吉林省國家稅務局
● 袁 玉 傳媒學院 舍弗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 李 姝 燕 藝術設計學院 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趙 婧 藝術設計學院 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蘇 凱 國際商學院 北京東方互聯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錄取分數線
省市 | 藝術類文化課錄取分數線 | |
文科 | 理科 | |
北京 | 290分 | 281分 |
天津 | 317分 | 286分 |
河北 | 聯考專業:310分;校考專業:276分 | 聯考專業:300分;校考專業:221分 |
山西 | 259分 | 228分 |
內蒙 | 美術:225分;音樂:220分 | |
遼寧 | 220分 | 220分 |
吉林 | 226分 | 220分 |
黑龍江 | 258分 | 247分 |
上海 | 246分 | 222分 |
江蘇 | 校考:155分;美術:211分 | |
浙江 | 美術:352分;播音、編導、攝影:397分;其他:342分 | 美術:341分;播音、編導、攝影:493分;其他:364分 |
安徽 | 324分 | 286分 |
福建 | 303分 | 283分 |
江西 | 200分 | 200分 |
山東 | 300分 | 300分 |
河南 | 校考315分 | |
湖南 | 美術:378分;編導:442分;播音:410分 | 美術:263分 |
廣東 | 美術:328分;其他:307分 | |
廣西 | 266分 | 216分 |
重慶 | 美術:322分;編導:380分;播音:370分;影視表演:310分 | 美術:322分;編導:380分;播音:370分;影視表演310分; |
云南 | 330分 | 285分 |
四川 | 美術:320分 |
|
貴州 | 播音編導:346分;美術設計:323分;音樂表演:323分;舞蹈:300分 | 播音編導:293分;美術設計:273分;音樂表演:273分;舞蹈:254分 |
新疆 | 135分 | 135分 |
寧夏 | 200分 | 200分 |
陜西 | 323分 | 300分 |
甘肅 | 校考:210分 | 校考:200分 |
湖北 | 280分 | 280分 |
2013年藝術類招生計劃
專業名稱 | 招生計劃 | 招生科類 |
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新媒體藝術與動畫、會展藝術設計、公共裝飾藝術設計、建筑景觀藝術設計) | 210 | 藝術類專業 |
攝影(影視攝影、圖片攝影) | 120 | |
廣播電視編導(新聞編導、文藝編導) | 270 | |
播音與主持藝術(新聞節目主持、綜藝節目主持) | 210 | |
表演(影視表演) | 90 | |
表演(歌舞劇表演、音樂表演、舞蹈表演、演出制作管理) | 90 | |
總計 | 990 |
備注:1、具體分省分專業計劃以2013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辦公室公布為準;
2、表中兩個專業方向或兩個專業方向以上一起公布的專業,考生入學后,根據專業成績、個人意愿在本專業內選擇專業方向就讀。
學費解讀
各專業學費均為 39800元 /年,包括:
一次公費出國實習實踐——出國實習實踐是必修環節,納入學分,在校學生全部參加,學校承擔全部費用。
多次公費國內實習實踐——學校與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家大劇院、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CCTV、中影集團、國展中心、國家大劇院、798藝術中心等機構合作,建設一流的實習實踐基地,強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