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送錢,肯定考不上?
考生:再黑也得考,有錢就送點老師:十幾位考官,錢送給誰呢?
藝考的背后,讓考生和家長都認為最容易操作的就是送錢。一位已經在校的藝校生向記者透露:“聽說很多家長都聽說過,必須要送錢,不送肯定考不上。我家里經濟狀況一般,當時只送了1萬元。”她表示,一個藝考生一般會同時考好幾所學校,而考生們考前也會打聽不同學校、不同老師的價位,再找合適的中間人張羅此事,考試時老師可能就會在分數上“手下留情”。
一位參加今年北電考試的考生悄悄告訴記者,他也聽說過黑幕和送錢的事情,但是家里沒有多余的錢可以用來“公關”。他也坦承,如果有錢就送點,也無所謂,但就算再黑也還是會參加藝考。
對于學生們普遍“認同”的送錢一說,上戲招辦主任陳老師坦言,“我們的考官設置,讓那些有錢的孩子想送錢都很難。”首先,以前都是很早就定下哪些老師擔任招考考官,現在都是到開考前幾天才正式下發通知。以前初試才3個考官,現在安排了5個,復試則有7個,而三試幾乎集體上陣,有十幾二十個考官,“這樣的安排,要送錢托關系就很難了,因為光走通一個也沒什么用。”而且,在三試結束后,是所有考官一起坐下來討論,究竟給哪些考生專業合格證書。
輔導班,為考分“加油”?
考生:混個臉熟才關鍵 老師:考前班只是幫考生熟悉流程
一位中戲的考生告訴記者,自己今年是第二次參加藝考了,去年落榜之后,鄰居曾為他介紹了一個北電的老師幫助輔導,因為這個老師開了個班,收費還不便宜。很多學生都知道,輔導是其次,和老師混個臉熟才是關鍵。記者也在中戲所在的北京東棉花胡同看到,胡同里就有所謂的考前專業輔導班,不少考生家長手上都提著宣傳廣告的袋子。有一位考生從考場走出來時很是胸有成竹,悄悄對其他同學說:“今天挺順利的,雖然有7個評委,可我一點也不緊張,因為我的輔導老師在里面!”輔導班,顯然也是藝考黑幕的重頭。
關于輔導班問題,上戲陳老師表示:“我們當然不主張老師出去上課,但是有時候也沒辦法,考試時,我們還是希望考生是能稍微有點訓練的。”為了讓考生不被歪門邪道的所謂輔導班騙錢,也讓老師不要從中“牟利”,學校自己開設了正規的考前輔導班,“我們只是在考試前幫考生把考試流程和情況過一遍。”至于學校辦輔導班是否有賺錢嫌疑,陳老師直言,“我們一節課才100塊。”
人際關系是敲門磚?
考生:父母的門路很重要 老師:院長都很難“開后門”
“我那年考試的時候,考生的簡歷背面都會寫上自己的父母姓名,從事的職業和工作的單位,其實這也是很明顯的黑幕。”一位參加了兩三次藝考的學生,在走出中戲的考場時,告訴記者。事實上,大多學生和家長都相信,黑幕也許沒有傳聞中那么離奇,但在小范圍存在也是必然的,比如那些影視世家的子弟,北影廠或者八一廠的老干部子弟等。另外,今年北電的童星考生小叮當,就算是有表演經驗,能讓考官先入為主的類型。一位考生酸溜溜地說:“他演過不少戲,考官對他的印象分會高一點吧。”
對于這一說法。上戲的陳主任表示:“曾經有領導想要托關系,讓自己的兒子進我們上戲。不過,他在初試的時候就被淘汰了,因為基本功實在太差。”陳老師認為,考官對于學生的表演能力的認可度也許不同,但關于臺詞和形體的基本標準,都是一樣的。如果學生的專業水平不過關,再雄厚的背景可能也無濟于事。
同樣的標準對明星考生一樣適用。魏敏芝曾經出演張藝謀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她報考北電復試就被篩下來。上戲陳主任坦言:“就算我們院長要找個人進學校,也還是要通過考試。一個人的力量無法左右招考的結果。”
錄取不透明?
考生:就算分數都過關,還是可能落榜 老師:制度提前公布,專業排名即考即知
關于藝考的最后一“黑”,大概也是最后的錄取環節了。考生小田告訴記者,他當年考北電時,既拿到了專業合格證書,也達到了高考的分數線,但還是落榜了。“學校一會兒說按專業分數排名,一會兒說按文化分數排,每年的標準都不一樣。”不少考生認為,學校明明只招收25個學生,卻要發放四十多張專業合格證書,這其中萬一40個人都達到了高考分數線,豈不是很有“貓膩”。
對此,上戲陳主任的回答更是斬釘截鐵:“我們的表演系招生制度從來沒有變過,一直都是以專業名次來排名的。”陳老師向記者分析,上戲表演系每年招收25個考生,招收的男女比例基本是對半開。“我們每年大約發三四十張專業合格證,事實上考試院規定可以發錄取人數三到五倍的合格證呢,我們為了避免所謂的黑幕,已經盡量控制名額了。”陳主任透露,學生的專業成績排名,也是即考即知的,在三試完成后發榜時,就會公布該榜上考生專業排名第幾,“這也是為了方便考生取舍院校,因為一般一個考生都報考好幾所學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