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二胡考級,這個暑假都沒得休息。”說起自己的暑期生活,正在上初中的小潔有些無奈。7月底,她就要參加二胡七級的考試了。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時間練琴,她很少出去玩。除了去琴行學二胡,平時她還要在學校里學習口琴、笛子、琵琶等樂器。“本來打算一放假就去寧波叔叔家的,那里挺好玩,不過現在只能等到考級以后了。”小潔說。
在義烏,像小潔這樣學習藝術的孩子不在少數。暑期,他們又在忙些什么呢?日前,記者走訪了幾位孩子及他們的家長。
“家長說孩子學得很快樂,我看未必”
“這個小女孩,是我在兒子的暑期班里遇到的。假期,她的父母讓她學習美術、跳舞、英語、速心算,并稱女兒學得很快樂、效果不錯。但是,匯報演出時,小女孩在臺上的表現十分拘謹、說話聲音也很小,一點兒也沒有小孩子應有的那種活潑勁兒。”一位擅長心理分析、有多年從醫經驗的家長這樣說。
提到暑期藝術類培訓,這位家長說,盡管一些培訓科目很吸引人,但自己從不會勉強兒子去學,畢竟父母的意愿代替不了孩子的想法。她說,兒子長年在一家琴行學習小提琴,現在看他學習的勁頭足,就打算在暑假里給他報一個拉丁舞培訓班。“要是會拉又會跳就更完美了。”她笑稱。但是幾次去現場觀看培訓情況后,兒子還是不愿意學。她說,現在她還是抱有希望的,希望兒子能最終同意去學跳舞,但自己絕不會強迫他做不愿意做的事。
“我不想學了”
“我從會走路、會說話開始,就特別想去大海邊玩,可是今年暑期好像不能去了。”7歲的承錚低低的語調中夾雜著一些失望。
從7月1日開始,他每個星期都要上四個半天的圍棋課,另外半天學英語,一直要學到10月底。一早起來他就要做圍棋訓練“兩百題”,還要翻看一些棋譜。這些“太復雜、不好記”的棋譜已花費了承錚不少精力。而且圍棋課間,只有幾分鐘的玩游戲時間,承錚常常覺得這段時間過得飛快。最近,媽媽又幫他找了一位老師學二胡。承錚說:“剛開始我還挺喜歡學圍棋,可現在有點兒厭了,不想學了。”
“不學書法,就可以去橫店玩了”
8歲的昊天,今年暑假準備報考小提琴三級。考級將近,如今他每天都要抽出一段時間來練琴。除此之外,他還要學習書法和數奧,而且書法課程將貫穿整個假期。7月底考級結束后,他準備和父母一起去義烏樂園好好玩一玩。他說自己其實一直很想去橫店玩,不過因為還有書法課,這個愿望可能在短期內不能實現了。
教師評點:強摁牛頭不喝水,別讓學習太功利
浙江省音樂家協會二胡專業委員會理事、有多年從教經驗的吳老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孩子學習藝術類課程一定要量力而行。
吳老師建議,家長在安排孩子的暑期課程時,一定要考慮孩子的實際承受能力,而不宜學得太雜。年齡越小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而人為地給孩子設置過多的課程反而不利于新知識的掌握。他還指出,如今有一部分家長在安排孩子學這學那時,是帶著功利心的。家長往往是想通過參加“A、B”級考試,讓孩子能夠在中、高考時獲得加分,這樣就給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使得原本感興趣的課程,學起來也索然無味了。
“如果在某個時間段,孩子的情緒不太適合做某件事,就不能強迫他們。”在琴行專職教授鋼琴課程的劉老師也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如果家長堅持要讓孩子同時學習多項課程,就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要多鼓勵孩子自主地去學習,防止出現逆反心理;要耐心地向他們解釋學習的意義。另外,時下倡導的親子教育也很重要,家長最好能夠參與孩子的學習,和他們一起唱譜之類的舉動,有利于孩子接收新的知識、技能。
見習記者 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