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連一所中學300多名藝術類高考考生在20多名老師的陪同下“趕場”到沈陽考試學校表示:對考生心理調節有幫助
孩子參加高考,誰來陪?一般人首先會想到家長。
然而,昨日大連市第十五中學的300多名藝術類高考考生,卻在20多名老師的陪同下來沈陽參加考試。
老師陪學生一起“趕考”
昨日7時,記者在沈陽一家賓館里看到這樣的場面:老師陪學生吃早飯、幫他們拿備考用具,送他們上車去考點……
家長宇先生說:“這次孩子報了七八個學校,要去不同的城市考試,我們家長肯定要一路跟著,但老師也這樣,讓我們很安心。”
原來,藝術類考生要根據自己報考的學校,到全國相應的城市去考試。由于多數人會選擇報考多所學校,因此也會輾轉多個城市。
學生張恩鑫說:“老師們特別負責,不但平時對我們關心,考試都一直跟著,我們都特別高興!”
信息小組幫學生報考
大連市第十五中學美術教務處的一位老師告訴記者,校方領導會提前到各高校學習調研,制定完備的備考計劃,每天設定一個小目標,針對各高校特點展開。
另外,學校還有一個專門負責信息的小組,由三至四名老師組成,從去年10月份就開始收集各校的招生簡章,今年4月再整理高考成績,進行科學分析、對比,幫學生估分報考。
這次報考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生有300余人。考試前這幾天,老師利用賓館的大會議室,每天給學生上大課,或者有針對性地單獨輔導。
美術老師黃致萍說,從去年11月末,學校就開始了為期100余天的集訓,早八點到晚八點;帶學生出來考試后,“隨時有問題隨時解決,隨時召集學生上課”。
采訪中,很多學生也表示,有老師在身邊,覺得心里有底,不是很緊張。
“陪考”傳統有20余年
副校長姜復越告訴記者,十五中這種傳統有20余年了。
“我們幾個校長也會隨行,一般是考試前兩天到,給學生授課,送進考場,然后才離開。從大年初六開始,我們就出發了,包括杭州、無錫、沈陽等考點,很多老師已經半個多月沒回家了。”姜復越說。
姜復越說,多數學校不會這樣“組團陪考”。他認為這種做法最大的好處是:“給學生一個定心丸,他們不覺得是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像在畫室里作畫一樣,對考生心理調節有很大幫助。”
更多藝考信息請訪問:藝路網藝術高考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