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東棉花胡同39號,已然成為“后海-南鑼鼓巷-煙袋斜街”區域的景點之一,游人在這扇門前興致勃勃地說:“看,中戲!某某某就是這里出來的!”。從2月20日第一場考試的報名確認,到3月14日最后一場考試結束,這里每天人群云集,不同的是,他們不是來游覽,“中央戲劇學院”這塊招牌吸引著無數年輕人,他們做夢都想成為那個“從這里出來的某某某”。
考生和家長進入疲勞階段:“總算結束了”
對于考生小唐來說,3月10日這一天可謂真正的持久戰。早晨8點,他和另外19名同學踏入中央戲劇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廣播電視節目主持方向)三試的考場,直到中午1點半才出來,匆匆換了張準考證,又一頭扎進了1點半開始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筆試考場,直到下午4點,小唐才和校門口等候了整整8個鐘頭的母親一起離開去吃“午餐”。
從新年第一場考試開始,北廣之星“我在現場”報道小組就一直在見證每一處藝考現場,連日的奔波于各大院校考場,家長們依然在堅持等候,卻已經或多或少有了懈怠之情,一名家長如釋重負地對記者嘆道:“今天是最后一場,終于結束了!”而考生們也少了最初的興奮和激動,幾名考生拖著行李箱來看榜,他們告訴記者,自己已經不抱什么希望,過來看看確認沒過就回老家了。2010年的藝考高峰期慢慢趨向尾聲,一天趕幾場的緊張節奏放緩,而當事者不管是考生還是家長,情緒也逐漸平復下來,不少被訪者都呈現出疲態,坦言“太累了,就想快點考完結束算了。”
事實上當然不可能那么快一切結束,至少等待他們的還有緊接而來的文化課高考和同樣煎熬的志愿填報,也許還會有一些別的小插曲,比如校門口的星探。在等候的人群中,一名演藝從業人士正拿著DV拍攝下一些他認為條件比較合適的考生,正面、側面、背面,并詢問詳細的聯系方式。每年這些知名院校的藝考現場,總會有這樣一些人,致力于拾遺撿漏,發掘奇跡,但究竟這些懷揣藝術夢想的孩子最終能不能走到這條路上,現在都還是未知。
播音專業三試考什么?“天南海北地嘮唄”
根據中央戲劇學院公布的招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三試內容應該是朗誦、命題評述、口試以及特長展示。但剛剛走出考場的小李告訴北廣之星“我在現場”報道小組的記者,實際情況并不一樣。早上8點整,20名闖進三試的考生分兩撥入場,先是單獨與考官面談的時間,簡單地做幾句話的朗誦,有些考生在初復試中朗誦已經給考官留下印象,到三試就直接免了這一環節。
每個考生與考官面談的時間大約20分鐘,東北人小李告訴我們:“就嘮嗑,天南海北地嘮唄!比如你的個人信息填了喜歡哪本書,可能老師就會跟你聊聊這本書,然后又扯到別的,就聊開去了。”面談沒有局限的主題和范圍,完全是發散性地對話,看來中戲老師是想看看考生的總體知識儲備與綜合素質。
單獨面談完后,10名考生被分成了每五人兩組,抽簽進行辯論。小李和同組考生的辯題是“性教育有沒有必要”,他抽到正方,擔任二辯。參加表演專業(戲劇影視表演方向)考試的小張遇到的命題表演題目是《這樣能解決問題嗎?》,而制片專業的筆試題目則有《人生一瞬》、《天邊外》等。陸續出場的考生神色大多平靜,對于闖關無數的他們來說這樣的考試已經不算難,至于結果怎樣,目前的狀態也是疲憊勝過緊張了。
更多藝考信息請訪問:藝路網藝術高考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