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臨摹石膏像?喜歡繪畫?立志當藝術家?都不是。答案是為了考試。一切為了考試,教育制度背后更大的體制不改變,我們還談什么尋找藝術教育的原點。我們根本回不到原點了。”
昨日,首屆中法藝術教育論壇在西安美術館舉辦。出席論壇的著名畫家陳丹青對中國教育體制提出了嚴肅的批評,認為中國教育一無是處,大學生是被圈養的家雞。其言語、思想之犀利、尖銳,讓與會者直呼陳丹青就是藝術界的“犀利哥”。
幽默
自嘲不會演講,只會講段子
無框眼鏡,黑色呢子大衣,黑色西褲,黑色皮鞋,一貫地似乎帶著點微笑,又似乎面無表情。昨日,出現在西安美術館,不說話時的陳丹青和許多人在雜志、電視里看到的沒什么兩樣。
可一上了講臺,沒開始他的正式演講前,他卻展現了不為人知的幽默、調皮的一面。
昨日上午的論壇,陳丹青壓軸演講。在他之前,著名設計師陳紹華在演講時表示,有陳丹青在,他很“怯場”,而且他不會演講,如果讓陳丹青演講,他來講段子,論壇肯定會更精彩。“額也不會演講。”沒想到,陳丹青上臺后,直接學陳紹華,帶著一絲“害羞”用陜西話來了這么一句,立即引來哄堂大笑。待大家笑完之后,陳丹青突然又很嚴肅地說,他真的不會演講,只會講段子,帶顏色的、政治的,他的手機里都很多。說著,他作勢去掏褲袋里的手機。看到大家有點不敢相信的眼神,陳丹青立馬又來了一句:“額真的不會演講。”
蹩腳的陜西話頓時又引來現場一陣大笑。
悲哀
大學生是被圈養的家雞
不過,當演講正式開始后,陳丹青一改嬉笑,嚴肅而認真,對中國教育體制的批判針針見血,人們再次看到了“憤青”陳丹青。
論壇的主題是“尋找藝術教育的原點”,但陳丹青卻直言不諱地表示,傳統的學知識的方式被扭曲成只能通過考試來完成時,中國已經根本回不到教育的原點了,何來尋找呢?
陳丹青認為,現在的教育把一個孩子最珍貴的時間、智慧、想象力全部放在最荒謬、最罪惡的事——考試上。陳丹青斷言,就藝術領域而言,因為這種體制的存在,未來幾十年內,中國藝術界不可能再出現什么大人物。
陳丹青表示,他一直為大學里的學生感到悲哀。因為,現在中國大部分的大學就像個衙門,所有的學生根本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難聽一點,中國大部分大學生就像被圈養的家雞、家犬。就這樣放出去謀生,當然比不上那些草雞、野犬。”
“我并不是否定大學教育,但非常懷疑大學教育的作用。”陳丹青建議,既然正處于大學的摧殘中,又無法擺脫,那就想辦法換個姿勢,讓自己被折磨得舒服一點,套用西方一句諺語就是“上帝只幫助那些幫助自己的人”。
憤怒
“藝考”黑幕是國情導致
現在又到了一年一度“藝考”的關鍵時刻,近段時間,關于“藝考”存在黑幕、考生花費巨額費用的消息不時見諸媒體。
當年,陳丹青從清華大學辭職時,人們曾廣為猜測他辭職的原因。昨日,論壇結束后,陳丹青在接受記者短暫專訪時直言,他曾深入“藝考”一線,“藝考”的重重黑幕間接導致了他離開校園。
當初,去巴黎美院學習的徐悲鴻曾帶著石膏像回到中國,希望中國的孩子可以通過臨摹石膏像,打下一個基礎。“現在,在許多美院的周圍,幾乎每個美術用品店都堆滿了石膏像。我想,徐悲鴻先生看到這一幕,肯定很高興。可當他知道,現在參加‘藝考’的學生臨摹石膏像,是為了考試時,他還會笑嗎?我想他只會哭吧!”對于現在“藝考”規模之大,參考人數之多,在陳丹青看來,這是一種社會畸形,何況“藝考”根本沒有公平可言。“藝考”存在黑幕,對廣大市民來說,似乎只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對此,陳丹青表示,“藝考”有黑幕是事實,因為其中存在著奇怪的供需關系。同時,這也是中國的國情決定的。“‘藝考’的成績并不是最終決定因素。”陳丹青告訴記者,雖然每次考試之后,校門外都有數萬學子翹首以盼,但卻沒有人知道,在校園內,幾個人正關著門,拿著名單,三下五除二就把名單定了,“要誰不要誰,早就定了。我就是不想這樣隨便決定那些孩子的命運。”
現場對話
陳丹青:我可以很『粗暴』地告訴你……
讀者:你總是說中國教育一無是處,那么你有辦法改變中國教育現狀嗎?
陳丹青:如果硬要說可取之處,那么就是有一個地方可以上學而已。我可以很“粗暴”地告訴你,中國教育就是一無是處。
不過,你可以改變你自己,從而在很細微的地方至少影響中國教育現狀。你是學生吧!那你現在在學校肯定正在被折磨。你現在要做的就是,面對這種折磨,怎么想辦法讓自己畢業走出校園后少一點內傷,這是最實在的。
讀者:我現在21歲,現在還在被大學學業摧殘中。難道,我只能這樣畢業、工作直到老死嗎?
陳丹青:老死,我想我也免不了吧!不過話說回來,在這個社會里,你就算不被大學摧殘,也會被其他事情摧殘。生活就是這樣,還是那句話,換個姿勢,就算被摧殘,也要被摧殘得舒服一點。
讀者:如果不進大學讀書的話,自學是不是最好的選擇?
陳丹青:我一直認為在校生應該繼續讀下去,至少得給父母掏給學校的十多萬一個交代吧!但絕對不要把寶押在大學4年里,人生有太多的不確定,你的一輩子也不只是靠一個大學。自學是個無止境的過程,我現在也依然在自學,這和讀不讀大學并不矛盾。
讀者:我就要畢業了,父母說要么考研,要么出國留學。我該怎么辦?
陳丹青:看到沒?這就是中國教育體制的弊端,總是讓別人來決定自己的未來。這個社會需要什么人呢?積極主動,聰明能干的。送你兩句話,一句是中國話——老子曰:自勝者強;另一句是西洋話——上帝只幫助那些幫助自己的人。
保羅(布爾日美院前院長):我現在很無奈,因為法國藝術教育也在倒退,也開始考試了,本科同樣需要四年。我崇尚藝術是不要文憑,沒有考試的。怎么辦?
陳丹青(很無奈地):看來,法國現在和中國一樣,都有人口壓力了。還能怎么辦,只能在已經走到你面前的人當中,發現有限的、有理想、有智慧的學生,格外花點時間帶他,讓他走得穩一點,好一點。
更多藝考信息請訪問:藝路網藝術高考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