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學院教師、央視《今日說法》主持人張紹剛,近日在總結今年藝考時表達了困惑,面對自己提出的有關閱讀量、歷史知識等考題,一同學甚至強調自己看過《魯迅飄流記》的原著,考生們的回答暴露出了功利性的一面。
在結束十天的面試之后,張紹剛表示,“考題考察的不過是高中范圍的文化知識和簡單的新聞議論。不要求專業知識,不需要參加過什么培訓,只是希望能挑選出會思考、能表達、心理陽光的孩子們。即便如此,還是在天復一天的見面過程中被驚到”。首先,有關閱讀量的問題暴露出考生閱讀面的狹窄。因為學習時間太緊,同學們經常看一些心靈雞湯的小文章。“超過90%的同學會告訴我他們讀過世界名著,這樣的回答一定是在頭腦中已經設定好了會投考官所好;再追問發現即使是看過,也是看的所謂青少年簡讀本。”張紹剛舉例說,一同學言之鑿鑿地強調自己看過原著,那本書的名字叫《魯迅飄流記》。他們有空時會看網絡小說,也大多記不住名字。“有人深情地說,他最喜歡的詩句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如獲至寶地希望他多背幾句出來,結果他相當沉穩地告訴我:‘我就喜歡這一句,這就夠了!’”
其次,有關歷史的問題,同學們對清朝歷史了解居多,因為現在清宮戲實在太多。此外,“初中的時候,學過華羅庚的一篇《統籌方法》,教會自己在時間分配上的技巧”。但問及現在的學生有關語文課本的問題,“同學們用不容置疑的語氣告訴我,凡是課本里出現的全都不喜歡,沒有為什么,就是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