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明星主持謝娜、楊樂樂、李佳明,國際知名導演賈樟柯———這些名人近日與成都的一所中學聯系了起來。這所中學就是上周正式宣布成立的川師影視學院附中,記者從該校的新聞發布會獲悉,這些明星將與附中攜手,共同打造未來的藝術明星。
這所普通藝術高中9月開學的消息經本報報道后,連日來成為全川家長、教育界熱議的焦點。該校首次在辦學目標中提出:這是國內第一所雙元制模式的普通藝術高中,要讓畢業生參加高考時,文考成績和藝考成績雙雙達到本科線,讓國內知名藝術高校到附中來選擇學生。這個目標能不能實現?川師影視學院附中有什么法寶?昨日,本報記者對該校創辦者、川師影視學院院長羅共和教授、川師影視學院副院長黃元文教授進行了專訪。
記者:雙元制教學模式,是一種什么樣的模式?
羅:“雙元制”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學校的課程設置:既有國家規定的普通高中課程,又有藝術高中的專業課程,普通高中的文化課程占80%,另外20%是藝術專業課程,開設了播音主持、舞蹈、美術、模特等10個專業。
記者:前幾天國內大學和中學校長峰會在北京召開,首次提出了大學和中學攜手培養創新人才,附中就是大學的高中,你們怎樣實現大學和中學的銜接教育?
黃:在國外,高中和大學都實行學分制,其教育模式是相通的,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學生就能順利適應大學學習,但在國內卻不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希望能在大學和高中的銜接教育上作出探索,以大學的資源、優勢和實力與中學攜手聯合,共同打造藝術類青少年人才。從課程設置、教育質量評價、師資團隊運用到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及選拔機制都進行系列改革,發揮大學、中學各自的優勢和經驗,將大學藝術類專業課的基本訓練移植到高中的新課改中,培養有藝術才能、有文化底蘊、有專業技能特色的藝術類中學生,讓中國一流的藝術院校從我們附中選拔人才,讓中國的傳媒行業從我們附中選拔人才。
記者:國內很多明星都曾經是你們的學生,李湘、賈樟柯等也是你們大學的客座教授,他們會到附中來給學生們上課嗎?羅:是的,他們會定期不定期到附中來給學生們上課、舉辦講座,國內外還有更多的明星、教授都會應邀到附中來講學。
記者:你們提出了“新三好”的教育理念,是希望培養什么樣的學生?
黃:“新三好”,就是希望通過我們的教育,將孩子們培養成為“學校的好學生,社會的好公民,家庭的好孩子”,培養他們能學習、會學習,能遵守學校和國家的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讓他們懂得團結協作,懂得感恩,具有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通過各種社會活動,培養他們成為具有公民意識和責任感,懂得幫助別人,具有慈善意識和公益心;通過傳統文化的熏陶,培養孩子們具有良好的習慣,懂得關愛父母和家人,進而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的博愛思想。我們期望創造一個有品味的中學,從這個學校里走出去的學生不僅具備藝術的氣質,更具備文明、禮貌、審美情趣。
記者:哪些學生才有資格進入你們學校?
羅:我們今年主要面向全國招收高一、高二和高三學生,他們首先要有對藝術的興趣,有希望今后在藝術領域成為未來明星的要求。我們會組織專門的測試。同時,也會通過中考錄取的方式進行招生。
當年進入川師影視學院的許多同學不是個個藝術才能突出,但是經過幾年的訓練他們進入了傳媒行業工作,并且干得很好。許多家長和學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可以作藝術,所以,我們希望更多的同學充滿自信地來報名、參加測試。
記者:您是辦大學的,現在開辦中學,敢于提出讓畢業生文考和藝考都上本科線,您的底氣來自哪里?
黃:一是我們強大的師資力量。校長是知名的教育專家,文化課的186位老師都來自高中教學一線,藝術課的老師則全部來自大學,他們已經培養了謝娜、楊樂樂、李佳明、李易峰、黃橙子、黨凌子等明星主持、明星導演、明星模特等;二是我們已經有了豐富的教育管理經驗,與國內各大知名藝術高校比如北影、上戲、中戲、中國傳媒等大學建立了長期的良好合作關系;三是我們有一流的教學設施,比如大型的歌劇院、省級電視臺規格的演播室、高檔次的練功房、高級別的非線性編輯室等等,附中的學生都可以使用,他們可以在我們提供的中國西部文化傳媒產業園內,充分利用影視拍攝基地和制作的設備、歌舞演藝劇院與演出的場地、動漫創意基地與創作工作者加強藝術實踐能力,成為有文化有藝術技能特色的高中生。
本報記者彭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