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又將到來,每年全國藝考招生都是媒體關注的熱點,而這些當年順利走進藝術殿堂的畢業生們面臨著怎樣的就業形勢和壓力?
作為中國殿堂級的電影高等學府,北京電影學院2010屆就有659位畢業生將走出校園。本報記者深入北電采訪,希望從這個群體身上管窺藝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態。
整體趨勢
就業率呈上升趨勢
從北京電影學院學工處提供的數據顯示,除2009年就業率受經濟危機影響比上一年略降外,該校畢業生就業率基本呈上升趨勢。從數據上看,高職的就業率似乎比本科、碩士還要高。
2010年畢業統計工作尚在進行中,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但學工處負責就業工作的沈瑩老師表示,以她現在的了解,今年該校高職、本科、碩士的就業率都將分別比去年提高兩個百分點左右。
校方解讀
學生觀念更務實
北京電影學院主管學生就業工作的學工處處長王昱華表示:“這幾年學生的就業觀念也在改變,單位解決不了戶口,甚至簽不了三方協議也不要緊,一紙勞務合同也會被大家欣然接受。”
從2009年開始,北電不再辦高職班(學制兩年)。因此,今年是最后一撥高職學生(08級)畢業。對于高職班就業率比本科、碩士還要高的情況,王昱華表示,要說最終的就業“質量”,高職還是相對弱一些,但高職生的心理就業門檻較低,對薪水要求也不高,所以反而容易就業。
最火專業
不是表演而是動畫專業
往年藝考招生,最受關注的都是表演系,那么走出校門時,哪個專業最吃香?
學工處處長王昱華表示,今年就業形勢最突出的是動畫學院。尤其是動畫專業研究生,雖然一共只有5人,但僅來北電“要人”的高校就有20家左右,動畫學院的5位碩士更是早就有“婆家”了。
王昱華表示,動畫學院作為北電的特色專業,其畢業生最為搶手已成慣性,碩士以上的高等人才不用說,本科生也很早就被各種網絡公司、游戲公司、文化公司簽走。
記者走訪了多位表演、文學、管理、攝影、動畫等不同專業的學生后,發現動畫專業就業形勢確實最好。
即將畢業的學生普遍認為,動畫專業就業形勢最好,不少學游戲設計、電腦動畫的同學兩三個月前便找好了工作;攝影、錄音、導演等專業的學生不多,一直是搶手的人才;文學、管理、美術等專業的學生就業方向比較“開放”,找份工作也不難。
相對來說,表演系的就業壓力較大,除了不少考研和選擇自由職業的學生,有一些畢業生還沒有明確的就業目標。
研究生留京率更高
今年即將畢業的表演系研究生小婧(化名),最近一段時間在發愁是否接受工商銀行的一份頗具誘惑力的工作。工商銀行電子銀行中心今年打算從北京的藝術類高校中選擇一位學生,擔任電子銀行的主持人,除了提供可觀的待遇,還能留京解決戶口。北電學工處推薦了小婧前去應聘,小婧表現不錯,最終被某銀行選中。
這個好消息讓王昱華、沈瑩等學工處的老師十分驚喜,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小婧竟沒有馬上答應下來,甚至有放棄的念頭。原來,小婧并不愁畢業后沒有戲拍,除了某銀行還有好幾家單位同時向她伸出了橄欖枝。后來,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考慮,小婧才不慌不忙地決定與某銀行簽約。
小婧的情況在北電非常具有代表性。研究生們往往不擔心失去機會,反而有充分地選擇余地,北電研究生的就業優勢可見一斑。
學工處負責就業工作的沈瑩老師表示,無論是和用人單位簽署就業協議還是勞動合同,只要簽約,其中九成研究生都會得到留京指標。
“我們研究生的簽約率和留京率,在藝術類院校中數一數二。”沈瑩目前已掌握的表演、動畫、錄音、攝影四個專業32名碩士生中,留京率已達81%。(見下表)
2010年研究生部分專業留京情況表
專業 總數 留京 其他去向
動畫 5 4 1(外省任教)
表演 5 5
錄音 13 11 1(升學),1(自由職業)
攝影 9 6 2(升學),1(就業協議簽署中)
合計 32 26 6
校方解讀
新設、擴招專業代表需求
盡管校方不愿公開各專業的就業數據,但北電學工處處長王昱華坦言,學校在制定來年招生計劃時,肯定會考慮到各專業的就業情況。各專業的就業率必然有高有低,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招生計劃。
“學校主要是根據市場作出判斷,比如,影院市場擴大自然需要經理人,今年就設置了院線經理管理這樣的專業,管理系自然也會繼續擴招。”王昱華說。
從北京電影學院5年來的招生簡章中不難看出,如管理系、文學系等紛紛擴招,而隨著電影產業在電腦動畫等技術領域的應用和拓展,動畫專業人才需求增大,從招生人數上來看,已成為僅次于表演的第二大熱門專業。(見右上表)
市場解讀
動畫產業處于飛速發展期
對于動畫專業崛起成為電影學院的熱門專業,北影動畫學院的多位教授表示,這跟中國動畫產業處于飛速發展階段密切相關。
據動畫學院教授盧斌介紹,發展以動畫產業、漫畫產業、游戲產業為代表的文化創意產業,是全世界經濟發達國家在21世紀設定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中國進入21世紀以后,特別是2004年以來,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大力推進民族動畫產業的發展,乃至全國社會各個領域、各個層面都出現了動畫產業熱,全國的動畫企業高速發展到5000多家,國家級、省級、地級甚至縣級的動畫產業基地和園區上千個,動畫人才呈現了供不應求的趨勢。
盧斌表示,這個專業的高級人才由于各個層面都缺,所以畢業后就業方向非常廣。
供需分析
復合型管理人才最搶手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07-2009》主編、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主任俞劍紅教授將電影人才分為兩大陣營:一類是藝術創作及技術人才,即編劇、導演、攝像、錄音、美術等;另一類是經營管理人才,包括制片人、發行人、文化經紀人、放映人以及從事影片策劃、市場推廣、國際交流、上市運作等復合型人才。
俞劍紅告訴記者,由于中國電影人才的培養模式還是按專業培養,所以近幾年包括北京電影學院在內的藝術院校主要培養的還是創作技術型人才。
他認為,對于中國每年四五百部影片產出數量來說,這類人才的儲備充足甚至有些許過剩,人才相對缺失的是具備高素質的國際化經營管理人才。“雖然北電每年管理方面的畢業生也有近百人,但現在制片公司、發行公司、院線公司太多了,這些人并不夠用。”
目前,電影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3D等數字技術把電影帶到了另一個高度。俞劍紅表示,在這種形勢下,能把技術和藝術真正結合起來的人才極為匱乏,往往藝術性比較強的缺少技術性,技術性強的藝術性又弱一些。將二者結合,對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從而帶來全新的創作思維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