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只能主持學校晚會了
出鏡人物
鄧秋景(化名)曾報考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
現山東師范大學韓語系大三學生在讀
求穩妥走藝考路
鄧秋景上高三時,花了半年時間準備中國傳媒大學的藝術類專業考試。抱著“就怕上不了大學,能走通的路都要試試”的心態,高三畢業前,她所在班的十多人都選擇了這條路。
高二文理分科后,鄧秋景被分到普通文科班,70多人里她排名11。班主任說,尖子班前三十名能考上本科,“咱們班的前五名才有希望”。“我們當時都覺得,考藝術生輕松,高考(論壇)分數要求低”,為提高升學率,老師也一直鼓勵學生走藝術生道路,到高三,全班75個同學一半以上開始上培訓班。
高二下學期開始,鄧秋景開始為藝考做準備。沒有任何美術和音樂功底的她簡單地認為,廣播電視編導和播音主持專業的門檻低,只要漂亮,會說話就行,“我普通話不錯,也做過文藝節目主持人,所以想試試”。她上網找了一家自稱由山東藝術學院舉辦的考前輔導班,兩個月花費2000余元。“其實我心里也沒底,就是臨陣磨槍”。
中意傳大未被錄取
本著多投多中的心理,鄧秋景一口氣報了浙廣、川音等六七所學校,在北京,她只選擇了自己最鐘愛的中國傳媒大學。參考時,中國傳媒大學是第三站。雖然火車票不好買,還是自己坐飛機來京。
三年過去了,鄧秋景對考試記憶猶新。那一年播音主持藝術學專業共招收100人,初試現場就能看到上千人,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
參加播音與主持藝術的初試在一間大會議室。“面試我的老師是《今日說法》主持人張紹剛”,讀完材料,張紹剛提問:“你認為若干年后電視會消失嗎?”“我當時回答電視這種產品可能會消失,但會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之類的話,當場也看不出老師的表情有什么變化”。后來,鄧秋景還參加了廣播電視編導的初試,但老師提問與輔導班教的完全對不上,與專業關系也不大。考試結束,她馬上趕回濰坊參加另外兩所大學的招考。
未學藝術仍覺抱憾
鄧秋景最終與最心儀的中國傳媒大學失之交臂,沈陽大學播音主持系寄來錄取通知書,家人思索再三,勸她放棄藝考。
高三酷暑后,鄧秋景考上山東師范大學韓語系,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同學之一。但她仍覺抱憾,“現在只能在學校晚會上做主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