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總人數第三年下降 就業難讓考生更理性看待藝考
從2010年藝考類別看,傳統藝術類中的美術、音樂類有所減少,美術類考生從去年的5.4萬人減少到今年的不足4.6萬人,減少8000多人。但文學編導類考生卻比去年增加了3000多人。
省招考院的另一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以前,山東省“藝考熱”一直處于不斷“升溫”狀態,藝術類考生2002年為 3.2萬人,2007年報名人數達到最高峰 16.9萬人!然而這種熱度從2008年開始有所減少,當年降為 16.1萬人,2009年,報名人數再次銳減6萬余人;2010年,山東省藝考共報名90654人,比上年減少6226人,這已是連續3年走低。其中,2010年共有4.6萬名考生報名參加美術統考,比2009年減少8000多人,而這個報名人數比2009年的拿證人數還要少。
藝考人數為何連年減少?省招考院負責人解釋說,整體考生人數在減少,同時美術統考也讓“混證考生”知難而退。更為重要的是,近年來“藝考熱”造成的弊端使得考生逐漸變得理性起來,隨波逐流的人數在逐漸減少。近年來“第三類”專業報名人數激增,已經大大抬高了此類專業的文化錄取分數線,絕大多數院校的本科錄取分數線已達到450分,不少學校的分數線突破了500分,錄取難度大大增加。而山東省藝術專業經過前幾年的大幅擴招之后,藝術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大量藝術專業畢業生囤積,部分學生畢業即失業,這無疑給藝術熱潑了一瓢冷水。
別以為藝考是條捷徑 如果普通高考是走獨木橋,那藝考就是“走鋼絲”
春節剛過,新一年的藝術尋夢之旅就開始了,眾多藝考生背負著夢想開始奔波在不同院校的考點之間。“太累了,原來以為藝考是條捷徑,真正走上這條路才知道壓力太大了!”18歲的美術考生孟曉說。
孟曉的家在臨沂,因為父母有事,姑姑陪她一起趕考。為了能早點到濟南報名,2月23日晚上,孟曉和姑姑一起坐上了夜間的火車,到濟南時已是24日凌晨1點多。為了省錢,孟曉和姑姑在火車站附近的店里坐了幾個小時,一直等到天亮。24日早上7點多,她們趕到了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在這里參加山東工藝美院考生報名和考試。之前,孟曉已經拿到了全省美術統考資格證。為了增加錄取機會,今年她決定報考10所學校,在濟南報考后還要去濰坊、青島等考點報考。
2010年,山東省藝考報名人數減少6226人。但藝考人數減少并不代表著通過藝考能更容易進入大學,2010年藝考依舊競爭殘酷。在2010年的藝考中,不少高校場面火爆。其中,山工藝今年省內考生報名人數超過1.8萬,比去年增加了近2000人,而該校省內招生計劃為 1200人,報錄比例達15:1。
同時,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高校今年藝術專業考試報名人數都創歷史新高。北京電影學院前3天報名人數達11333人;中國傳媒大學686個招生名額,報名人數達1.8萬人,報錄比例為 26:1;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專業全國招生170人,報名人數達到1.9萬,報錄比例超過了110:1。
這種高淘汰率讓不少藝考生感受到了藝考的殘酷競爭,如果說普通高考像走獨木橋,那藝考正在某種意義上慢慢變成“走鋼絲”,以往的“捷徑”優勢不斷減小。
既然拿到了全省統考合格證 為啥還要不停地去“趕場”?
2010年,全省第二次美術統考在各地進行。人數雖比上年減少了,統考難度和含金量卻提高了:2010年美術統考總分提高到300分,比2009年增加100分。
雖然經歷了全省統考,可考生背著畫板奔波于幾個城市之間、忙碌于十幾個學校??嫉默F象屢見不鮮,70歲老大爺陪孫女趕考的場景更是惹人矚目。
19歲的美術類考生孫學敏來自濱州市,1月24日,她在濱州參加了全省美術統考。由于她的父親工作繁忙脫不開身,母親身體又不好,70歲的爺爺孫立峰“老將出馬”,陪孫女參加今年的一系列???。從2月22日到3月14日,在20余天的奔波中,孫大爺陪著孫女往返于濱州、濰坊、青島、濟南等4個城市之間,參加了東北電力大學、江蘇大學、天津師范大學、黃山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北京服裝學院、 山東師范大學、 魯迅美術學院等11所高校的報名和考試。為了省錢,他們經常住在20元一天的廉租房里,即使這樣一路下來花銷也近1萬元,而有時凌晨3點就要起床趕路。
為啥參加美術統考了還要不停地趕場?孫立峰大爺和一些陪考陪得疲憊不堪的家長紛紛產生這樣的疑惑。
據省招考院工作人員介紹,參加校考的美術類考生,必須取得山東省美術統考合格證。省統考成績和??汲煽儾荒芡ㄓ?。實際上,大批院校尤其是“名?!痹谒嚳贾卸紩凑毡拘5恼猩鷺藴逝e行???,因此美術統考合格證僅僅成了考生參加??嫉囊粋€必要前提。
藝考生啥時候能實現真正的“大統考”呢?不少考生家長建議,為了避免辛苦趕場,能否嘗試實行類似于普通高考的模式,即統考成績作為學校招生的最重要標準,其間可以通過提高全省統考標準,使統考成績的“含金量”更高,讓優秀的藝術生早日脫穎而出。但招生專家表示,這個建議實施起來不大現實,因為各個藝術招生院校的招生原則、選拔標準、專業要求看上去有些相似,但具體到每個專業實際上卻是差別極大,很難形成一個統一的招生標準。所以,藝考生奔波的場景短時間內是很難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