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本來是為了提高高校的錄取報到率,但實際情況并不像預料中那樣。”山東省內一所獨立學院的招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本科三批中外合作辦學還好,可以提前簽協議,對于我們來說,對考生沒有多少約束力。”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征集志愿雖然盡可能地滿足了高校和考生之間形式上的相互滿足,卻解決不了實質問題。一些考生填志愿的時候根本不管將來能不能報到,先找所學校錄取了再說。這部分考生占用了學校的計劃,但后面有了別的選擇再放學校的“鴿子”,學校沒有任何辦法。
據了解,山東省近年來高考錄取,除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院校報到率較高外 ,從本科三批院校開始,報到率就不算樂觀了 。今年專科三批錄取,到第二次征集志愿時,投檔表上顯示所有參加錄取的院校全部“吃飽”了 ,但是沒有人能保證被錄取的考生一定會乖乖地報到。
困難二 征集志愿苦于無人可征
和本科三批的錄取相比,專科階段的征集志愿明顯要慘淡很多。今年專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時,已經有將近3萬人的缺口。
“專科二批征集志愿 ,就像拿張大網在沒有魚的池塘里撈魚一樣。”一位招辦的工作人員如此形容,池塘里已經沒了魚,網再大,撈得再勤也沒用。
今年山東省參加普通高考的考生有61萬多人,而最終錄取的考生不到49萬人。可省招考院公布的2010年高考成績分段表顯示,普通高考生中,300分以上的就達到53萬人,而190分以上、可以填報專科二批志愿的考生數量更多。很顯然,專科二批院校出現大面積的缺額,和考生的絕對數量減少有關系,和部分有資格填報的考生放棄填報也有關系。
困難三 網上填報山東也有“李萌萌”
河南考生李萌萌因為網上填報志愿失誤而出現沒學上的情況。與河南一樣,山東省今年也是首次實行網上填報志愿。在山東省今年的藝術本科志愿填報期間,也有考生未能在規定時間填完志愿,不過由于省招考院補報措施采取及時,沒有給考生帶來損失。
“我覺得網上填志愿太不方便了。”雖然自己最終被一所專科二批院校錄取了,但是考生小李再也不希望有一次網上填志愿的經歷了。“我們家里沒有電腦,每次填志愿都要去一個阿姨家。”小李說,由于專科二批的學校太多,第一次征集志愿的時候,她看著屏幕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學校,眼都花了,但是阿姨家也不能打印,就差不多找了四所學校填上,結果都沒錄,又不得不等第二次征集志愿。小李清楚地記得第二次征集志愿那天,離截止時間就幾個小時了,可那個征集志愿計劃表怎么也打不開,后來好不容易打開,匆忙填完志愿,手心里全是汗。
期望盡早實行完全平行志愿
“如果山東能盡早實行完全平行志愿 ,對于高分考生來說,會有更大的選擇余地,”在今年本報和市招辦聯合舉辦的高校招生咨詢會上,不少省外院校的招生負責人表達了這樣的想法。
“有的文科考生分考得挺高的,問我們能不能報,我們也不敢給個準信兒,一志愿就能填一所學校,萬一分不夠報壞了咋辦?”省外一所名牌院校的招生負責人表示,而如果實行平行志愿,考生從第一志愿起就可以同時填報四五個平行志愿,那考生就敢大膽選擇,高校爆冷的可能性也就更小。
據悉,目前,全國實行平行志愿填報方式的省(市、區)有16個,但山東不在這一隊伍中。山東每一批次的第一志愿都只能填報一所院校,要從第二志愿起才開始有平行志愿 。而根據教育部的政策,對于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各高校在分配招生計劃上還有傾斜。從這點上來說,不實行平行志愿 ,山東考生是有一點“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