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次報了20多所學校,考得很辛苦?!迸闩畠簠⒓?A target=_blank>藝考的山西晉中市李女士說。記者采訪發現,為增加藝考“命中率”,報考10所、20所高校的藝術類考生屢見不鮮。
盡管傳媒、文化等各界人士不斷呼吁為“藝考熱”降溫,一些地方參加藝考的人數仍不斷攀升。記者在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了解到,2011年全省高考藝術類考生為52442人,較去年增加2000多人。
走進山西省外高校美術類專業考試考點太原師范學院,記者試圖感受畫作遍布的藝術氛圍,卻只看到許多考生的滿面疲憊。
“藝考不應成為考生之累,更不可成為藝術之累。”接受采訪的考生和教育界相關人士認為,藝考不但令學生身心俱疲,還會由于大批“偽藝術迷”的出現而累及藝術本身。
山西大學美術系教師白晶瑩說,現在的大學生中有一部分人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學校又不允許跨專業,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敷衍老師和自己,浪費了學習的大好時光。
“藝考本為使有特長的人才脫穎而出,但大量無特長、無興趣者的涌入,會給藝術發展摻入雜質,影響藝術的健康發展?!卑拙К撜f。
“中學教師和家長應摒除升學率等因素和從眾心理,幫學生選擇一個理性、切合實際的成才道路?!北本├砉ご髮W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工作與心理學系教授賈曉明認為,“藝考熱”實際上是一種從眾心理,家長不敢輕易結合孩子自身狀況做決定,因為面臨著來自孩子和社會的壓力,只好把責任外推給社會。
賈曉明建議,社會需要多元化,學生成才道路也千條。高中畢業可以有大專、職高、技校等多種選擇。學生應根據自我特點、需要來發展自己,這對于個人長遠發展非常有益。
可喜的是,一些地方的藝考熱已呈降溫趨勢。根據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2008年開始,藝考考生數量連續4年“縮水”。2011年,山東藝考報名人數下降到8.7萬余人,比2007年減少了近一半。
更多藝術類留學信息請訪問:藝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