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224分,專業課136分,總分360分。22歲的仙桃聾啞女孩李玲靠眼睛“聽”課,以超過錄取分數線50分的優異成績,考入全國特殊教育名校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藝術設計系。
前日,記者通過筆談和手語翻譯,采訪了即將再次遠赴吉林求學的陽光女孩李玲。
勤學:奧數題難不倒聾啞女孩
娃娃頭,圓圓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明亮又清澈,臉上始終掛著淺淺的微笑。這就是李玲。
1988年,李玲出生在仙桃三伏潭鎮蘇灣村,從小就雙耳失聰。7歲那年,看到平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一個個背著書包上學,她躲在屋里不知哭了多少回。
1998年9月,仙桃特殊教育學校的招生教師來到李玲的家,讓她“就近上學讀書”。得知消息,乖巧的李玲幫媽媽做完一些家務事后,就“嚷”著“要上學”。父母見拗不過,最終同意讓李玲“讀著試試”。
據李玲的小學班主任回憶,剛入學的聾啞學生都必須學手語,李玲的手語學得很快。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手語課本被李玲記得滾瓜爛熟。除一些非常艱深的成語詞匯外,她基本能夠和常人一樣交流。
該市特校的夏副校長介紹,從小學到初中的9年間,李玲所有課程都接近滿分?!八龑W數學非常快。普通學校的奧數題目都難不倒她?!?/P>
苦練:應急臺燈伴她讀完高中
2007年8月,李玲初中畢業后,進入武漢第一聾啞學校讀高中。
李玲通過手語告訴記者,從到武漢第一聾啞學校上學的第一天起,她就暗下決心,一定要考上中國最好的特殊教育大學。
讀高二時,李玲便與父母及特校教師商定,決定向美術專業方向發展。為提高文化課和專業課水平,她增加學時,并從緊巴巴的生活費里,擠出60元,買了一個充電式應急臺燈。每晚,她堅持苦練素描、色彩等繪畫基本功。
這盞臺燈和一疊厚厚的人物頭像、水粉、靜物寫生畫稿,見證了她難忘的高中時代,至今她依然都珍愛地帶在身邊。
趕考:3所特教大學同時錄取
和普通高考略有不同,聾啞學生必須赴特教大學所在地參加考試。去年4月8日,已在武漢第一聾啞學校就讀近3年的李玲,跟隨同學和帶隊老師,分赴天津、北京、長春三地“趕考”。
李玲屬藝術類考生。在天津、北京、長春的3所特教大學,她都是先考美術,之后再考語文、數學、英語3門課程?!摆s考真的好累,去了很多地方,帶的東西又多,總是不斷地寫卷子?!崩盍岽蛑终Z告訴記者。
當月底,李玲幾乎同時收到了3所特教大學的正式錄取通知書,最終,她選擇了她夢寐以求的長春大學。
立志:想當一名藝術設計師
與記者交流近2個小時,李玲總是微笑著?!拔业亩浜妥彀陀貌簧?,但用眼的機會多。只要熟悉的人嘴一動,我就知道在講什么?!睉{觀察和揣摩,李玲掌握了一般聾啞人不具備的本事讀唇語。
每逢問路、購物等需要與人交流的時候,李玲會微笑著,看人說話的口型,借助手機打出短語。她笑著“告訴”記者,“與小商品市場的攤主討價還價,也不比常人差”。
目前,李玲還是一名大學生志愿者。學習之余,她經常和志愿者們一起去長春市殘疾兒童康復中心,給孩子們送去無私的關心和幫助。她說,她想通過自身的實際行動,告訴那些身體上有障礙的孩子,真正的強者會迎難而上。
“畢業后,我想當一名藝術設計師”,談及未來,學過一學期藝術設計后的李玲對設計很感興趣。“雖然會很苦,比平常人付出更多努力,但是我會朝著夢想前進”。
更多藝術類高考信息查詢請訪問:藝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