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校招考熱已持續升溫數個年頭,昨日,一年一度的上海戲劇學院招生工作再度拉開帷幕。相比往年門庭若市的招考現場,今年的人氣有所回落。盡管網上報名人數和往年一樣超過兩千,但截至昨日報名結束前一小時,確認報名的考生不過600名左右,較去年同期少了一半。即使考上了著名藝校,就意味著一定能成為名家明星?中央電視臺的一項最新調查給熱情高漲的明星夢潑了一盆冷水:2004年、2005年的藝術類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不足30%%;70%%的藝術專業畢業生為了生存而改行;成為中國知名明星的幾率為0.003%%。
【現場】
首日報名略顯冷清
藝考年年熱,今年卻反常。
昨日是2007上戲招考報名的第一天,然而相比去年的火爆場面,昨天清晨的華山路卻頗為平靜。連上戲隔壁一門衛也納悶地對記者說:“往年到了這個時候,那門口的車都要排長龍,今年不知道為什么,居然如此太平。”此外,由于報考點從原來上戲實驗劇院門口的空地搬到了校園深處的籃球場,愈發不易被外人察覺。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首批前來確認報名的都是本地和周邊地區的考生,盡管網上報考人數已經超過兩千,但昨日前來確認的人數很有限。尤其到了下午,整個報名現場更是報考者寥寥。現場負責咨詢的上戲老師告訴記者,往年報名第一天是最忙碌的,到了下午基本上總要到千人了,但今年不知為何人這么少,到昨日下午3點為止,報考表演系的就三百多人,導演系和舞美系加起來也不到三百人。
首日報名人數的減少,還“殃及”了在上戲對面設攤招生的外地藝校。過去為了招攬生源,四川藝校等外地院校總是不遠千里、早早在上戲對面搶個顯眼的位置設攤,借助上戲招考的熱潮,吸引一些“漏網之魚”。昨日,由于報考人數的減少,光顧對面攤位的考生更是零星點點,到了下午,幾個攤位甚至提前走人,草草收攤。
【分析】
提前把關控制人數
對于首日報名人數的減少,上戲教務處主任陳其毅表示,總體報名情況還是要綜合兩天的報名情況而定。“就我們已經完成的外地招生情況來看,報考人數和往年差不多。”至于報考首日報名人數的減少,陳其毅說:“考生的多少要綜合兩天報考人數的總和來看,很多還在校就讀的外地考生,考慮到學校請假的問題,可能選擇周末才過來報名,而明天正好是周五,報名高峰或許會在明天。”
據記者了解,由于上戲今年報考的日期較往年提前,原本要在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初試完后才開始招生的上戲,今年的招生時間和中戲、北影是重疊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上戲的考生數量。對此,陳其毅表示:“報考時間的沖突的確會影響考生的數量,這兩個學校現在都在考試,所以可能有些考生趕不過來。但畢竟我們和中戲、北影的招生要求還是有所區別,要考上戲的考生肯定還是要考的,這從網上報名依舊超過2000人就能看出來。”
陳其毅還指出:“現在要報考表演的學生都要參加表演類學校的統一考試,這在一定程度上篩掉了一批文化課不過關的學生。以往雖然報名人數多,但考生水準參差不齊,很多也許根本達不到文化課的要求,如今把這樣一批學生刪掉了,所以從表面的數量上看,人數會有所減少。”
【花絮】
成名“好男”一心“轉正”
在昨日上午的報考學生中,“好男兒”蒲巴甲的現身吸引了眾多前來報考的學生的目光。現正在上海戲劇學院大專班進修的蒲巴甲一心想“轉正”,昨日他一身休閑打扮,早早趕到報名地點報考上戲表演系。在閑聊中,他告訴記者,上戲一直是他夢想的學堂。雖然已是家喻戶曉的偶像明星,但蒲巴甲坦言自己對于能否考取上戲還是有點忐忑:“能不能考取我也不知道,但我會盡最大努力。”
談到之前“好男兒”的選秀比賽對此次考試的幫助,蒲巴甲笑說:“起碼歌舞方面得到了訓練,而賽場上那種氛圍也很能鍛煉人的心理素質,如今再上考場我肯定不會像以前那么緊張。至于表演,因為演了電影,我想也還能應付。現在我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臺詞,盡管現在我說普通話是沒有問題了,但是要在舞臺上說臺詞,恐怕還得好好練練。”
據悉,除了蒲巴甲以外,毛方圓、向鼎等“好男兒”也都有意報考上戲,對于這些還沒入校就已成星的考生,陳其毅表示:“好男兒來報考上戲當然是一件好事,能從選秀比賽中脫穎而出的選手,都是先天條件好也有藝術基礎的,上戲也希望招到條件好的學生;當然,短期的歌舞訓練畢竟不能代替系統的藝術表演的學習,他們前來報考說明他們對自身的要求。”
但陳其毅強調:“考試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我們不會為誰開特殊通道,即使是‘好男兒’也不會有特例!”
【數據】
●每年的2月初到3月底,是中國藝術類高校及專業進行招生報名和考試的時間。今年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考生共計12864人,其中報考表演專業的人數共6041人,而錄取人數為155人,錄取比例不到3%。中央戲劇學院藝術類考生的報考人數也在萬人左右。3月5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一試發榜,4000多考生的夢想暫時止步。1519位考生進入了3月8日的復試。
●明星演員一夜成名的效應,刺激著中國的“藝考熱”不斷升溫。有數據表明,2002年山東僅有3.2萬名藝術類考生,短短4年后,飆升至16萬余人,每4個高考考生中就有1人是“藝術生”,而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知名學府也針對報名者增多,相對地擴大招生。
●某學生報考北京電影學院,住宿費、報名費、考前輔導班費用等累計近10萬元,其中請老師一對一授課費,每小時最高達到1000元。
【聲音】
●“少做點生意算什么,賺錢還不是為了孩子,只要孩子能夢想成真!”———為了陪女兒報考北京電影學院,涂女士一家三口從武漢來到北京,生意歇業幾個月
●“不算專業院校的學生,民辦的、各種選秀類所推選出來的人才數量遠遠大于市場所需求的,即使這樣很多人還在報考這一行,學校也只能不斷擴招。”———清華大學尹鴻教授分析
●“這個行業就是金字塔,當紅一級的演員就是觀眾眼中的那么幾個人,但是最底層的演員就太多了,這其中不僅有專業院校的,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半路出家’的,競爭十分慘烈。”———北影戲文系畢業的許霓如是說
●“好的演出機會永遠是稀缺的。”———上世紀90年代中就讀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專業的阿爽,如今幾乎沒什么演出,主要是輾轉于北京各個藝術院校擔任表演教師
鏈接
今年首招越劇本科生
京昆滬越中專生班學費全免
繼兩年多前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分院招收了第一批昆劇本科生之后,今年戲曲分院還將聯合上海越劇院招收第一批越劇本科生,這將是全國范圍第一批具有本科學歷的越劇演員。為了吸引更多生源,這次招生將和昆劇班招生一樣,免除學生6年中專期間的學費。此外,今年補招的京劇班和滬劇班也將免除學費。
國內的戲曲演員培養一直有著低學歷的傳統,即使是學戲時間最長的京昆演員,9年戲校生涯也只是大專學歷,為了改變這一情況,2004年昆劇班的招生首次進行了培養本科學歷戲曲演員嘗試。今年,教委又為越劇班批準了60個生源名額,成為第二個實行這一舉措的劇種。這些學生將在上戲戲曲分院完成6年的中專課程,考試合格后進入4年本科學習階段。計劃中,今年將招收35名小學畢業生入學,明年再補招25名。所有60名學生都是定向培養,完成10年聯讀后將進入上海越劇院工作。□本報記者|朱淵|文|齊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