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美術學院校考一直很受關注,針對于此次校考,副院長王贊坦言:真人寫生是美院考試中最高級別的難度。
今年,美院的校考,更難了。色彩、素描和速寫,全用上了真人寫生。首場色彩考試,要求畫彩色人物頭像,直接考“哭”了不少人。
“彩頭,是美院考試 中最高級別的難度。”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王贊坦言。但這道難題,并不是為了標榜美院的高門檻,而是為了給想走藝術路的學生傳遞一個信息:美術的基本功,沒有捷徑可走。
今天,報考造型類與建筑類的學生將參加考試。
現場:看到真人模特,想死的心都有了
昨天上午10點,離首場色彩考試結束還有半小時,小程就背著畫板站在美院3號北門之外。“太難了。”他尷尬地笑了笑。
色彩,不再是靜物,變成真人寫生,畫彩色頭像。小程這一組20人,畫的是一名男性青年。“穿著灰白色外套,背景的墻又是灰色偏白,顏色很難區分。”他抱怨。
畫紙畫了又扯,重來3遍,還是一團糟。總調不出滿意的顏色,他擅自做主,將模特的外套“換”成紅色。
頭一場考試,就吃敗仗。小程連這名模特的臉部特征,都回憶不起來了。努力想了許久,才說,“長發,到脖子”。
半年前,他從老家江西贛州到杭州。在轉塘鎮上的一家畫室,開始了藝考之路。可這半年里,頭4個月,他都在應對江西省的美術聯考。后兩個月,才開始針對美院校考突擊訓練。在這過程中,從未練過彩色頭像。昨天,一進考場,他看到真人模特,“想死的心都有”。
與小程感受相同的人,并不在少數。彩頭“槽點”不少:人物臉部顏色難畫、冷暖關系不好把握、多一筆人臉就走樣、整體造型不易。
信息:美術基本功,沒有捷徑可走
其實,去年,彩頭就在美院校考中出現過。當時,只針對報考造型大類的考生。彩頭再次出現,是在去年12月的2014“三位一體”招生復試中。美院的“三位一體”,一直都是當年校考思路的釋放信號。
“彩頭,是美院考試中最高級別的難度。”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王贊坦言,不過,這道難題真不是為了標榜美院的高門檻,而是為了給想走藝術路的學生傳遞一個信息:美術的基本功,從最基礎到最難階段,都得一個個經歷,沒有捷徑可走。
今后,美院的校考都會在這一完整的藝術學習過程中,截取一個片段來考。
可令他們無奈的是,各省美術聯考仍較僵化,內容多還停留在美術學習最前端,如色彩考最簡單的臨摹。這導致考生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應對省聯考上,最后2個月才應付各校校考。最終,他們與高校藝術教育嚴重脫節。
目前,美院正與浙江省教育廳溝通。他們希望,明年,浙江省美術聯考模式能與美院并軌。這樣,考生不用人格分裂地疲于兩頭應對。而且,最關鍵的是,這套模式,能引導學生(特別是培訓畫室)重回本源,遵循藝術規律去學。
【新聞故事】
“屌絲”小譚的辛酸藝考路
7.75萬人,這是今年報考美院的學生數。在這每一個理性數字的背后,都是一個感性的藝考故事。
別以為,藝考生都是家里有錢成績差的闊少爺大小姐。對于藝考生,你了解多少?
8個月沒回家,6點起床凌晨才睡
“來杭州時,還穿著短袖。”8個月沒回家的湖南永州考生小譚淡淡一笑,“同學都說我老了。”
2年前,他決 定藝考。“藝術生沒出息,還燒錢。”爸媽拒絕。執拗的他先斬后奏,直接進了當地的畫室,僵持一周后,父母投降。可是,更大的壓力落在了小譚身上。
“其實,藝考挺辛酸的。”他低著頭,手在草地上劃著。
藝考,是條沒有回頭的路。考中國美院,更是華山一條道。8個月前,剛進畫室時,他見到了幾個來報名的人。“復讀了七八年還沒考上,沒有畫室愿意要他們。”想到此,他特別害怕。他拼命地學,每天6點起床,畫到凌晨一兩點才睡,累得沒時間洗澡。
火車站站通宵,一天要交60張速寫
每個周末,還得去火車站速寫。起先,一次交30張畫。一天怎么畫得完?那就在火車站通宵畫。后來,技法漸長,可任務量也漲到60張。照樣一天畫不完,在火車站站通宵。
有時,還得餓著肚子,火車站的方便面特別貴,舍不得買。來回一趟火車站,不算吃飯,開銷就得20余元,這還沒算時間成本。去趟火車站,路上就要2個多小時。
8個月沒回家了,回湖南參加省美術聯考,考點離家遠,就不回家了。想家是當然的,可是連電話,小譚都不敢往家打,因為每次與家人通話,都特別辛酸,“他們總說,用功點,錢省著點花”。
來杭8個月,學費、畫材加上吃住,花了5萬元。衣服,沒買過新的,只有一件壓箱底的衣服,沒染上顏料。杭州,沒好好逛過,西湖,不用花錢,去過兩三次,但最近的宋城,一張門票200元,沒舍得去。
總算,一切就快苦盡甘來。最難考的彩頭,在小譚看來,還算容易。雖然沒專門練過,但色彩中的基本技法,尤可應對。“自信,自信很重要。有自信,就畫得好。”小譚笑道。話中,透露著他在畫室尖子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