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12月起,全國各地的藝術考試便拉開了大幕,在將近4個月的時間里,全國的藝考生們奔波于學校、培訓班、考場。截至3月中旬,各地的2013年藝考已紛紛落下了帷幕。從全國范圍看,今年的藝考有哪些新變化呢?
熱度仍居高不下
盡管近年來藝術類考試的難度越來越大,競爭愈演愈烈,藝考再也不是一條人人可及的“捷徑”,但今年,藝考大軍仍然持續壯大。
山東省作為全國的“藝考”大省,每年“藝考”人數的變化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國藝考方面的變化趨勢。據山東省教育廳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山東省藝考報名學生突破10萬人,較去年增加約1萬人,這是繼2012年后山東省藝考人數出現的二度增溫。
湖北省的藝考生人數也在逐年上升,今年共有4.9萬名藝考生,非美術類考生達2.1萬名,較去年增加了近8000人;江蘇省報考美術統考人數為 48726人,增加了近1800人,音樂類報考人數更是達到14年來的最高峰——6571人;重慶市共有28291名考生報考藝術專業考試,人數比去年增加了四成多。
值得關注的是,在各地的藝考人數相繼上升的情況下,四川省今年卻突然呈現出下降趨勢。四川省2012年的藝術類專業考生為54641人,而今年為52062人,同比下降2579人。四川省教育部門有關人員表示,人數減少的原因,一是可能受高考考生整體人數的影響,二是可能四川考生進入到了“藝考降溫”的階段。
幕后專業變熱門
今年北京電影學院出現有趣現象:表演系報名人數下降,而從事幕后行業的導演、文學、攝影等專業的報名人數大幅上升。在報名的1.6萬余名考生中,除了4569名報考表演學院的考生之外,其他約1.1萬名考生選擇報考了電影幕后專業,占報考總人數的71%。其中,導演系報考人數達到1820人,同比去年增長51%。很多報考考生表示,近年來中國電影的良性發展,對他們未來的職業選擇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今年,中國傳媒大學20個藝術類本科專業計劃招生669人,網報考生量近2.2萬人,同比去年增加約800人。熱門的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只有 100個招生名額,卻吸引了近9000人報考,報名人數比去年增加了700多人。與此同時,電視編導、文藝編導和攝影等幕后專業的報名人數也在悄然上升。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文藝系主任鄭月表示,廣播電視編導、文藝編導、綜藝節目編導方向是學校的國家級特色專業,雖然專業對考生的文化課要求很高,但每年報名人數都在上升,今年的報名人數就比去年增長了近100人。
中國傳媒大學攝影專業近幾年報名人數也在持續上升。今年攝影專業全國報名人數為1200多人,同比去年增加了約20%,而計劃招生名額僅為30 人,可見競爭程度頗為激烈。攝影系主任梁明認為,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視覺文化呈爆發式增長,行業所使用的各種攝錄設備也已躍居世界前列,但是,人才培育并沒有跟上行業的發展。事實上,這一行業還存在較大的人才缺口,畢業生常常供不應求,恰恰是這些因素的存在,吸引了眾多年輕人踴躍報考。
北京電影學院有關負責人認為,就整體而言,幕后專業及新增專業方向的持續升溫,與中國電影迅猛發展的大背景密不可分。以文學系為例,近年來國家影視產業發展迅速,而電影創作始于編劇創作這一觀點也越來越被大眾所認同,編劇在整個電影創作中的地位日益提升。由此,吸引了很多有志于投身電影事業的年輕學子選擇報考文學系。
考試方法更嚴謹
為了確保藝考的公平、公正,有效淘汰掉進行突擊培訓的藝考生,各地的考試要求、考試內容、考試流程也紛紛做出了調整。專業考試分得越來越細,考試方法越來越深入、嚴謹。
今年,中國美術學院的很多專業在考試時變換了內容:圖像與媒體藝術類專業考試中,要求素描特別說明用線性來表達;造型藝術類專業、建筑藝術類專業和設計藝術類專業考試內容中的速寫,則要求臨摹大師作品;在色彩考試中,涂了幾十年的“蘋果色”,突然改成了畫雨傘、雨鞋。這些不按“套路”的考試變化令很多考生措手不及。
陜西省的播音類專業統考中的面試考試,考試內容在自備稿件朗讀和即時評述的基礎上,新增“指定稿件播讀”,旨在考查考生的現場播讀水平。而湖南省今年的舞蹈類考試中,為防止評委打人情分,所有考生只能統一著黑色練功服,衣服上也不能作任何記號。江蘇省的音樂專業面試工作首次在標準化考場內進行,音樂專業筆試首次采用網上評卷,所有題目均由兩名不同的評卷教師分別評閱,在設定的評分誤差范圍之內的,取兩人所評分數的平均值,否則將進行三評甚至四評,以確保評卷質量。音樂類考試器樂取消伴奏,聲樂考生不再自帶伴奏,如需伴奏由考點免費支持。
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考試流程和考試內容也有新變化,往年表演系招生考試包含初試、復試、三試,今年只進行初試和復試,不再進行三試,但考試時間并沒有壓縮,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加全面、客觀、科學地考查考生素質,并提高工作效率。過去初試、復試、三試的考試內容有一些雷同,三次考試中都包含朗誦和表演,階段目標不清晰,今年的考試內容則以遞進式深入。
另外,去年年底新頒布的本科專業《目錄》對以前的一些藝術類專業進行了歸并和拆分,各地的專業分類在考試時也進行了適當調整。比如,電視節目制作過去是表演類專業,而按照新目錄,其規范名稱是廣播電視編導,要納入編導類統考。體育舞蹈過去放在表演類,今后則歸舞蹈類。
考試政策逐步調整
據悉,教育部有意從2014年起對藝考進行改革,取消部分高校的藝術類校考,實行統考,并提高藝術類文化課控制分數線。2013年,全國設置藝術類校考的院校有所減少,取消校考的學校認可省統考的成績,各地的省統考管理也被進一步規范。
今年,山東省美術類統考合格證發放的周期大大縮短,方便考生的校考安排;而在校考成績的運用范圍方面,山東省美術類考生校考成績應用范圍變小,校考成績只能用于本校,而不再是承認其他校考成績的院校。非美術類考生校考合格證有效范圍則擴大,此類考生可填報取得校考合格證的院校的專業,也可填報認可其他院校專業成績的院校的專業。
陜西省的志愿填報方式進行了調整,以往藝術類本、專科各設3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可報3個專業。今年,藝術類本、專科各設置6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設1個專業志愿,不設院校和專業調劑表態欄。錄取原則也進一步統一。過去陜西省內高校的17個本科專業,是在考生文化課和專業課成績均合格的基礎上,按文化課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錄取。而從2013年起,省內高校(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除外)的藝術類專業,在考生文化課達到學校最低控制線和專業課成績合格的基礎上,全部按專業課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錄取。
目前,不少省市已在美術類、音樂舞蹈類、戲劇影視藝術類、廣播電視藝術類四個類別實行了統一專業考試。通過統考后,考生才能夠報考各學校藝術類專業。尚未統一專業考試的省市也將從2014年開始,陸續實施非美術類專業統考。對于提高藝術類文化課程分數線,因目前政策還處于征求意見階段,各省市將根據國家規定制定本地的藝考政策。
一位藝術類高校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藝術類考生已經飽和,但熱度仍居高不下。“藝術類的分數線勢必要提高,一旦教育部實施這個意見,很多學校招生都將受到影響,估計很多學校將減少招生。”這位負責人分析。
教育部發布的《關于減少藝術類專業校考的征求意見討論稿》中指出,允許四大類院校保留校考資格:設有獨立藝術專業的院校、藝術類專業設有碩士點的院校、藝術類招生占學校招生大多數的院校以及教育部允許校考的院校。按照要求,從2014年開始,全國只有31所獨立設置的藝術類院校可以進行跨省市的校考,其余的有藝術類碩士點的高校,通過當地考試院的許可,可以舉行校考,其他高校藝術專業,原則上采用省統考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