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藝術特長生
部分普通高校為活躍校園文化生活,推進學校素質教育,每年都會錄取一些成績達到一定要求,又有藝術專長的考生。藝術特長生報考本科普通高等院校,通過招生院校藝術水準測試,符合學校藝術特長生招生,可在高考中享受降分錄取的優惠政策。
● 藝術特長生報考步驟
1. 參加高考報名;
2. 了解專業測試信息;
3. 考生按照招生高校的要求,自行向擬報考高校報名;
4. 測試名單公示;
5. 參加測試:在公示名單中的考生,自行按照有關高校規定時間和地點參加測試;
6. 入選考生名單公示:規定日期前,有關高校將測試入選考生名單報省教育考試院和教育部學生司審核、公示。
● 藝術特長生招生模式
藝術類專業考試分為省統考和校考兩種形式。藝術類專業省統考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組織,采取統一命題、設點集中考試、統一評卷(面試評分)的形式;其成績適用的范圍為使用省統考成績錄取的院校(專業)以及要求專業省統考和校考成績“雙合格”的院校(專業)。
院校校考由相關招生院校自行組織專業考試,其成績原則上只能適用于本校,各院校專業校考成績不能互相通用。
●專家指津
為什么藝術特長生招不滿
任道:華南理工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副主任
學藝的孩子“海量”,藝術特長生卻是“微量”。按規定的1%的名額,今年華南理工大學可招收65個藝術特長生,但實際上只招到了15個,并且基本上是器樂類,其中又基本上是小提琴和鋼琴類。我深感當下藝術特長生這一進入重點大學的渠道,在社會上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高校為活躍校園文化生活,推進學校素質教育,每年都會錄取一些成績達到一定要求,又有藝術專長的考生。藝術特長生報考的是本科普通高等院校,通過招生院校藝術水準測試,符合學校藝術特長生招生要求的考生,可在高考中享受降分錄取的優惠政策。
2013年,有近百所高校面向全國招收藝術特長生,其中,廣東省有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兩所。藝術特長生主要包括四大類:聲樂、舞蹈、藝術表演和器樂。就往年華南理工大學藝術特長生招生情況來看,聲樂、舞蹈和藝術表演類根本招不到人,器樂類特長生卻人滿為患擠破門,供求極度不平衡。
社會對高校藝術特長生招生的了解甚少,是供求不平衡的原因之一。從政策上看來,國家藝術特長生的招生計劃內的高校,普遍是國內的重點院校,并且對藝術特長生有很優惠的政策。清華就曾降下50分的“身段”錄取藝術特長生,在千軍萬馬走高考獨木橋時,以藝術特長生身份進入高水平院校的渠道,風景這邊獨好卻為大眾所不知。
現在很多家長對小孩的藝術培養還擺脫不了“跟風”的思維。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學鋼琴,于是也給自己的小孩報學鋼琴班;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學小提琴,于是自己的小孩的小提琴技能也不能落后。朝秦暮楚,很多孩子樣樣都會,樣樣半桶水。不僅對孩子的藝術培養沒有好處,并且也不利于高校的藝術特長生招生。
這些年,器樂類的鋼琴和小提琴大行其道,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選擇藝術興趣班時,毫不猶豫就報了鋼琴或者小提琴,這是造成藝術特長生招生困境的原因之一。中小學對藝術特長生缺少培養的計劃和方向,也是造成藝術特長生招生供求不平衡的原因之一。很多中小學中有藝術特長的學生沒有得到學校重視并給予培養,從而不能學以致用,憑藝術技能考上高水平大學。藝術特長生的優勢還遠沒有被廣大家長們認識。
●考生故事
以夢為馬,殺進清華
采訪對象:馬宇歌(清華大學特長生)
2005年,馬宇歌先通過清華大學的“特長生”考核與選拔,繼而又經當年中國6月份舉行的全國統一高考,成為該校建筑學院的一名新生。看看她在特長生測試的最后“闖關”經歷,相信,對許多今年高考即將參加選拔的同學,不乏借鑒之處。
2005年1月27日,清華大學電視臺正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著報考戲劇類(主持人)的“電視試鏡”工作。十余名男女考生來自全國各地。他們都是經過當地由省級高等教育委員會舉行的“2005年藝術特長生統一測試”后,入選只準高中應屆畢業生才能參加的“清華大學第十七屆全國中學生文化藝術冬令營”,在寒假第一天經過了藝術專業課考核,從好幾百名報考學生中選拔出來的優勝者。
馬宇歌就是在參加了北京的統測之后,帶著優異成績——最高級別評價證書,來參加清華大學的這次考核與遴選的。
來清華大學電視臺參加試鏡前的頭天夜里,馬宇歌早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可她各種準備做得再周到,最終還是錯了一步棋——素面朝天沒有化妝就來了! 等進入清華電視臺的小樓里一看,竟無任何選手像她那樣。本來大家個個都是“高手”,又在清華先經歷過一輪藝術專業課淘金般的篩選,已經勝出的這些“電視主持人”,不管男生、女生,無不天生麗質、外貌資質超群,再加事先刻意那么一化妝,真叫個個賽若天仙!現場唯獨馬宇歌例外。這時已過上午九時,現場接過考號和應試資料,也根本不容她去再想別的了。馬宇歌當即決定抓緊時間,按剛發的材料趕緊準備應考。
“試鏡”要在攝像機前完成,內容兩項:一是把頭一天統一讓每人事先準備好的1分鐘自我介紹,按要求展示出來;二是把剛發的一頁新聞稿,自己加頭添尾,進行現場播報。這看似簡單,可馬宇歌心里明白,考題越小,內在要求越高。一字一句、一毫一秒間,全有可能被專業技術知識經驗豐富的評委們挑出毛病來,馬上予以淘汰。
“12號馬宇歌!”
馬宇歌應聲快步進入考場,邊走邊微笑著,非常禮貌而又得體地向攝像機后面坐滿的一排考官致意。攝影燈一齊向她打來。評委的目光,加上攝像機的鏡頭,一齊聚到馬宇歌的雙眼中來。這對考生是非常重要的考驗。有人即使入場自然,此時也會漸漸緊張起來。馬宇歌心情平靜,臉上浮現著燦爛的笑容,開始按照要求進行自我介紹。她的每一細小環節,都被攝像機詳盡地“記錄在案”。馬宇歌似乎天然就與攝像機鏡頭投緣: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她越是放松自如。評委們的眼睛亮了起來,有的開始不由自主地輕輕點頭。
此刻的馬宇歌,并沒有按照常理像背履歷表那樣去介紹自己,而是談起了自己的一枚小胸章:
“大家好!你們看到我胸前佩戴的這枚胸章了嗎,(雙手從胸前摘下,捧到面前)它已經陪伴我走過了17個春秋。我戴著它,考上中央電視臺小記者,走遍了全國除港澳臺以外各省市區,采訪過黨和國家領導人、老紅軍、著名國際人士、專家學者等等,制作了上百種電視節目,在中央臺、西藏臺、大連臺等電視臺播出。我戴著它,來到祖國南疆,和海軍的大姐姐們同吃同住一起操練;我戴著它,來到黑龍江畔的北極村,向陸軍邊防叔叔們學習致敬;我戴著它,來到舟山群島的普陀山,和那里的大師長老們面對東海璀璨星空,暢談大千世界;我戴著它,來到空氣稀薄的西藏,和我親愛的藏族好朋友次仁白珍頂足而眠,同蓋一床氆氌;我戴著它,深入寧夏石嘴山地下110米深礦井,和礦工大哥哥們在昏黃的巷道一起采煤;我戴著它,在北京松堂臨終關懷醫院,與即將走完人生最后里程的老爺爺、老奶奶們深情吻別;我戴著它,6年前被特招進清華附中“一條龍試驗班”,在美麗的清華園度過了我人生最美好的花季。你們知道這是一枚什么樣的胸章嗎?它上面有兩個字,是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寫的“博愛”。——我堅信,只要博愛的精神點點滴滴溶入我的血液,人生必定燦爛輝煌!”
馬宇歌面帶微笑,目光深邃,抑揚頓挫,完全沉浸到了她所追述的那種人生境界之中。
接下來的“現場播報”,她的試鏡稿是一篇述說愛爾蘭總理伯蒂•埃亨在中方外交部、教育部官員陪同下,于2005年1月18日上午訪問清華大學并作演講的要聞報道。依照正常速度,一分半鐘即可完成。難就難在其中那些生疏拗口的外國人名和特定的一些技術專業用語,同時還暗含著幾處容易念白的字。其實,這正是此項考試的部分考點。而馬宇歌將其處理得無可挑剔。她播報的每一句話,至尾音處,竟然能夠做到因文而異,處處出彩。
馬宇歌滿面春風走出考場,當天下午她還和所有冬令營報名參加文化課測試的各類考生一起,接受了由清華大學統一命題的語、數、外三門聯考。
2005年2月20日寒假開學之后,清華大學招生辦電話通知馬宇歌,她的文化課成績高出規定錄取線30分,在戲劇類(主持人)考生中排名第一。經報“清華大學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批準,清華大學招生辦于3月3日鄭重作出決定:認定馬宇歌為2005年清華大學訂招的藝術特長生。
從1996年,8歲的馬宇歌考上中央電視臺首批小記者算起,到2005年正好9年,可謂“小女子九年磨一劍”!這位早在13歲就已經只身走遍中國大陸的傳奇女孩兒,如今終于又如愿以償地走進了清華大學的光輝殿堂。她的絢麗人生,僅在互聯網上不同搜索引擎里搜索她名下的新聞,不下百條,內容異常鼓舞人心。但在她的腳下,登上中國13億人仰慕的最高學府,又恰恰是她小小人生征途中的一個新的起點!
● 藝術特長生招生專業
根據往年全國各類藝術院校在招生情況,其專業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別。
1. 音樂類:含音樂表演(指揮、聲樂、器樂等)、作曲與作曲理論、音樂學、音樂教育、樂器修造(提琴制作、鋼琴調律)等。
2. 美術類:含繪畫(中國畫、油畫、版畫、壁畫)、雕塑、美術學、美術教育、藝術設計學、書法、藝術設計(環境設計、裝潢設計等)、攝影(商業攝影、圖片攝影、新聞攝影、時裝攝影等)、戲劇舞臺美術設計、動畫、服裝設計與表演等。
3. 舞蹈類:含舞蹈表演(芭蕾舞、中國古典舞、現代舞、國際舞等)、舞蹈編導、舞蹈學(舞蹈教育)等。
4. 廣電、影視、戲劇類:含播音與主持、廣播電視編導、錄音藝術(錄音工程等)、攝影攝像、影視照明、電視節目制作、表演(節目主持人、影視表演、戲曲表演、戲劇表演等)、導演(影視導演、戲劇導演等)、影視戲劇文學等。
5. 管理類:含公共事業管理(影視制片管理、藝術管理)等。
6. 公共關系學類:含空中乘務等。
7. 理論類:含編導史論、文藝編導、音樂理論、舞蹈史論、美術史論、藝術設計史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