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上海兩大藝術類院校上海戲劇學院和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昨天同時開考,表演系和播音主持專業仍是考生青睞的熱門專業,在上戲,錄取名額只有45 人,報考人數則超過7000人。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則是1萬6000名考生,爭奪500個招生名額。藝考這座“獨木橋”承載了太多的夢想與壓力。請聽報道:
淘汰率一如往年般高企,卻仍然抵擋不住考生們前赴后繼的腳步,他們當中既有懷揣著“明星夢”的,也有因為藝考的文化課成績要求較低,希望借此途徑跨進高校門檻的考生,考官們也會冷不丁問一句,“你為什么而考”,這一幕就出現在昨天的考試中,來自重慶的考生小李說:
【那個老師相當于給我們上了次小課,一進去他就問了我們一個問題,你們是真的喜歡表演,還是只是為了過高考,其實你是怎樣的,老師一看就知道了。】
記者在采訪中也遇見了一些致力于“海投”的考生,在過去的一個月里,他們已經到北京、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參加了不下10次考試,可能唱著同一首歌,朗誦著同一段臺詞。不過,也有越來越多的考生制定了人生規劃,比如這位小陳同學:
【因為以后想當經紀人,所以想考導演專業,可以籠絡下人脈,學一下這個東西以后挑演員,對我所想從事的專業有幫助。】
不論夢想能否實現,起步時所花費的成本的確不小。就像來自重慶的小李,她說,4年前一對一的輔導課是100元一小時,如今已經漲到了500乃至上千元,她笑稱,這就是成功的代價:
【參加過幾個月的培訓班,一般培訓班都是上萬的,都沒幾千塊的,速成班可能更貴,我至今學表演已經花費了30多萬。】
像小李這樣的考生不在少數,他們說,在短短的2個月里輾轉于多個城市,右腦中是似近似遠的夢想,左腦里卻計算著已經花了多少錢。其中不少還是父母全程陪同,一位來自安徽蚌埠的田女士告訴記者,每到一所學校趕考,她就會與其他家長交流陪考心得,發現大家都有著同樣的焦慮:
【家長排隊一起也討論過,就是擔心文化課丟了,我也有這樣擔心,考試期間,有的是到外地學,一學學一兩個月,文化課幾乎丟了,再考試孩子心也散了。】
上海戲劇學院招考辦主任徐詠也提醒考生,趕考的同時千萬別丟了文化課,否則同樣無法脫穎而出:
【到最后錄取的時候我們文化分一直在提高,因為這對以后特別是表演類的考生,對劇本的理解都會有所幫助。】
記者看到,一位考生走出考場后,便在微博上寫下了這句感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不帶走浮云,帶走的是一次心路歷程,有夢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