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在電影學院青島校區的“現代創意媒體學院”上課期間,經常與韓國中央大學客座教授、畫家金正炫博士一起暢談。每到周五下午,課程一結束,他就從城陽開車到黃島來接我到他家吃飯喝酒聊天。每個周末,都是我在青島最愉快的時間——與金博士一起驅車即墨海邊垂釣,徒步嶗山登高觀天;談歷史論當下評論兩國文化,聽音樂品優茗比較民俗風情;席間提筆寫字助雅興,酒后揮毫潑墨撒酒瘋;吃青島海鮮鮮美無比,嚼韓國烤肉肉香不膩。
除此之外,安靜的時候,我們談論最多的話題是關于兩國的文化、歷史、風俗、美食、繪畫和電影。韓國和中國有太多相思和一致的地方!金老師看我對韓國藝術如此感興趣,就把他上大學期間購閱的有獨立思想的韓國美術期刊《季刊美術》從創刊到八十年代末期統統給我搬將出來。我一本一本仔細翻閱,其中第 29期(1984年)的圖畫引起了我強烈關注,我立刻指出:這是美術入學考卷!金教授驚訝我不懂韓文,怎會知道這是美術考卷!
因為,在上面我看到了三十年前韓國藝術院校和今天中國所有藝術院校的“藝考”完全一樣的現象:“素描”考石膏;“色彩”考靜物;“水墨畫”考花鳥;“設計”考構成;“雕塑”考臨摹。所有的美術考卷都如此雷同,畫面呆板,感覺麻木,造型概念,用筆統一,如出一人之手,如同由一個機器印刷出來一般!猶如一個模式翻制出來!毫無一個藝術學生本應具有的天性和個性、才華和激情!中國現在的書店里鋪天蓋地的美術高考輔導教材毫無二致地完全都是這種面貌,各種“藝考班”和“畫室”里教的應試技巧也是這種套路,每年的大學專業入學考試也都是這種模式,我咋能一眼看不出來呢!?
就在這一期的《季刊美術》上,韓國的藝術家、教授和藝術評論家認識到了長期如此考試的嚴重問題,撰文嚴厲批判了韓國當時美術大學入學的考試,以寫實技術為唯一考試標準的局限性,質疑美術大學的入學考試只考寫實技法是合理的嗎?文章特別指出:在過去八十年代實施的統一打分制度是加速寫實技法考試問題的主要原因。美術大學用現在的寫實技法考試來選拔和錄取有才華的美術學生是非常困難的,它無視在藝術上最為重要的是個性和創新!這種統一的固定死板的格式化考試方式,反而對沒個性的作品更為有利,考生無論被錄取還是落榜,其中30%都是運氣。
在本期《美術季刊》的幾篇文章中,對當時韓國美術大學考試試卷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尖銳批評,摘編如下:
目前普遍認為,素描考試表現出的枯燥和機械化的描繪,會給學生的個性培養帶來不利,但是,這種平和而平均化的風格比較安全。
水彩畫也跟其他科目一樣,以“入學考試”為目標的作品,呈現的統一性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它會壓制個性的表現,并導致千篇一律的傾向。
這里刊登的幾個作品是這次應試中的試卷,幾乎都是優等作品。但是共同的面貌、個性弱、采用平均化的模式等是我比較可惜的。
再次強調準備東洋畫(水墨畫)的學生應深度理解與西洋畫不同的東洋畫的造像精神,作為最基本的骨法用筆、氣韻生動等確實非常重要。
“構成”學習不是機器化的作業。個性被埋沒的清一色的培訓方法應該揚棄,依賴任何形式的背誦等技巧的作品是得不到歡迎的。
針對考試打分的結果帶來教育的統一性。我們必須經常提問:到底是為了誰的考試制度。
我國的大學美術教育,踏入70年代開始帶來了急劇的變化和發展。特別是數量方面取得了相當的進展,1984年2月,在全國64所大學中設置了146個美術科。
同一期雜志的文章寫道:入學考試如此死板,終究都是在我們這個社會膨脹的、過熱的教育和互不信任的風氣而引起的,雖然有很多人主張這是不可避免的過渡過程,但這絕對不是有志于發展的思考方式。在此,我們不應該忘記,在我們社會存在美術大學的理由:大學不是為文化行政而存在,也不是為教授而存在,只是為培養優秀的美術家和更進一步發展美術和文化而存在的。
二十多年以前的韓國這些現象與我國當前的美術教育狀況、藝術院校的擴張、擴招和考試方式何等相似!
金教授告訴我,那時,韓國美術大學的學生一入學就考慮租教室辦“美術學校”(考前輔導班),辦“學校”的學費極高!賺的錢比大學教授都多!但是這不是教育,也不是藝術,這只是賺錢!那個時候,全韓國各個城市的“美術學校”,如同今天中國的“考前班”遍布全國,是藝術大學畢業生和在校生賺錢的重要途徑!無獨有偶,恰如今天的中國!
在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韓國政府采納了美術大學教授和藝術家們的強烈建議,逐步改變了這種抹殺學生個性的全國統一的以寫實技術為模式的美術大學入學考試方式,把入學考試方式和錄取標準交給每個大學的教授和專家來制定,改變統一的寫實技法考試模式,注重考察每一個學生的藝術才能和個性!
由于美術教育觀念和考試制度的改革,那些易于教授統一寫實技巧的火熱的“考前班”自動冷卻和消失,熱愛藝術的高中生們就在本學校開設的藝術課程學習藝術,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造型”或“設計”,在學校美術老師的指導下,準備具有自己個性和展現個人才華的作品集(portfolio)。據了解,現在的韓國,每個藝術大學都有自己的考試方式和標準,寫實技法絕不是錄取的統一標準。專業考試的方式也多元化:有交個人作品集、到學校參加面試的;也有像以前那樣參加學校的素描和色彩寫生考試的,但著名的國立藝術大學都以前者為主,寫實模式絕不再是唯一的錄取標準了,更沒有像中國現在通行的極為荒唐的 “各省美術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