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賴以吸引人的,顯然因為它是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學校,其引力中心應該是它“一步到位按照亞洲一流標準組建專業學部和研究中心(所),建成類似加州理工學院和洛克菲勒大學那樣小規模高質量的研究型大學”的辦學宗旨,以及“教授治學、學術自治”的辦學理念。
近些年來,國內的大學不斷擴招,師資配備遠遠落后于“通脹”的學生數量;而跟著“通脹”還有變本加厲的行政化體制,北大就被曝出擁有11個校長助理。大學行政人員越來越多,行政職務越來越重要,使得一些教師不是專注于學術、科研和教學,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社會交際,以求在行政職務上的晉升。同時,不少大學的教學課程設置不太合理,使用的教材并非最好的,一些教師還向學生推銷自己編寫的書;還有一些必修課是應景開設的無用課程,除了浪費學生的時間,還向學生傳授毫無價值的“虛假知識”……
這樣的教育狀況自然難以吸引國內的家長和學生。他們千方百計地出國或出境上學,為了支付高昂的學費,他們勒緊腰帶也在所不惜;香港的大學能夠輕而易舉地網羅內地的優秀學生;而海歸學生能得到青睞,也證明用人機構都清楚外面的教學比我們自己一些大學強。
如果是在過去,我們會歸咎于落后的教學設施:國力有限,我們“差錢”。但現在如果還說“差錢”,就未必是國力問題,而是對教育的投入問題。但投入不足顯然不是唯一原因,更重要的原因還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和教育理念———行政化的教育體制不僅占用了人力物力資源,還轉移了教師的教學精力,誤導了學生的學習心思。
對這樣有目共睹的教育問題,我們尚不能大刀闊斧進行改革,也只是以南科大作為試點進行試驗。然而哪怕是這樣的有限試驗也彌足珍貴,也能構成強大的吸力———一家剛剛創辦的大學就能以高出一本近70分的分數錄取學生,明顯反映出人們對大學教育改革的強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