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歲末年初,是全國藝術類院校招生考試最為密集的時候,今年也不例外。進入1月中旬,全國高校的藝考陸續拉開帷幕,又一批懷揣著“明星夢”的學子們奔波在考試的路上。在這條追逐藝術的道路上,考生們逐漸分成兩大主流,一種考生是由于自身具備特長和對藝術有著熱切的向往,另一種則是因為分數不理想而純粹把藝考當做考學捷徑而“半路出家”。而今,藝考逐年降溫的背后,除了適齡人口的減少,并不存在明顯優勢的就業前景應是讓高成本投入的藝考不再盲熱的主因。
[藝考不再盲熱]
2012年我市美術生報名人數首次跌落三千
據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歷年來公布的數據,山東省藝考人數已連續5年走低。2007年,山東省“藝考熱”達到頂峰,藝考報名總人數為16.9萬人。之后,受適齡人口下降、就業不占明顯優勢等諸多因素影響,一度沸沸揚揚的藝考熱開始呈較為理性的降溫趨勢。2008年,全省藝考報名總數為16.1萬人,2009年則直接跌至9.6萬。2011年報名參加藝考者共87574人,比2010年減少3080人。我省2012年報名藝考生人數目前還未公布,但根據目前掌握的美術統考人數來看,藝考生總人數即使不會呈明顯下降,也不會再有大幅度反彈。
來自市教育局招生科的信息顯示,我市參加2012年美術統考的考生數為2682人,比2011年的3004人少322人。據了解,自2009年實行美術統考以來,我市參加美術統考考生人數每年都在3000人以上,2009年為3765人,2010年為3406人,而2012年的報名人數則是首次跌落三千人。“不止美術生人數下降,我市初步統計出的2012年夏季高考(微博)生總人數也比2011年減少了4500余人。自2009年以來,我市高考人數一直持下降趨勢,其中主要原因應是適齡人口的減少。”市教育局招生科工作人員這樣說。
“選擇藝考,自我定位很重要。首先是看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不是在這,有的同學文化課成績一般,就想把藝考當做讀大學的跳板。但現在藝考并不容易,需要付出跟學文化課一樣的努力才能通過校考及高考。即使僥幸讀了大學,用三年或四年的時間去鉆研一個自己并不喜歡甚至討厭的專業,不光對自己是個折磨,對之后的職業生涯也無益。再者,家庭狀況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由于專業特殊,藝考生們往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來維持學習。美術生花費算最少的,像音樂類、舞蹈類、服裝表演(模特)類的花費非常高,普通的工薪家庭培養出一個藝考生比較吃力。”市實驗中學教師趙磊給想選擇藝考的學生們提出這樣的建議。
據了解,我市德州一中、德州二中及實驗中學的藝術班班額設置近年來均比較平穩,約占學生總數的10%—15%。“從普通考生轉為藝術生并不是盲目的,學校會在這方面進行一定的把關。就我帶的音樂生來說,每屆都會有30—40個學生選擇成為特長生,報考各高校的音樂類、播音主持類或影視戲劇表演類等專業。但他們都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并不是臨陣磨槍型的倉促轉型,所以專業課和文化課的考試通過率都很高,畢業之后選擇從事相關工作的機會也大一些。”德州一中音樂教師谷傳勇認為,如今學生選擇藝考之路已漸趨于理智。
[藝考生就業]
與普通考生相比并無優勢
家長們普遍認為,藝考熱之所以遇冷,其高投入的成本和并不占明顯優勢的就業形勢成為首要矛盾點。一位德州學院就業處的老師則表示,在就業前景上不應該把藝術生看作一個特殊的分類,他們的就業也同樣會受到整體就業環境及個人綜合素質的影響。“我的30多個大學同學里,有些是進了廣告公司或者家居裝飾公司,有的同學畢業后便轉了行,有做房地產的,也有進入保險公司的,還有跑銷售的。另外,班里還有3個同學捧上了父母認為的鐵飯碗,考上了公務員(微博)或有了事業單位的編制,但考公的難度挺大,因為很多單位都有專業限制,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小李是2010年畢業于山工藝設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回到家鄉德州。兩次考公務員未果后,他便在家開設了一個小型美術特長班,專門招收附近小區里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也附帶著輔導學生們的文化課。這個特長班能為小李帶來每月三千元左右的收入。雖沒有如父母所愿找到他們眼中穩定的工作,小李仍堅持認為自己的就業沒有偏離專業,十幾年的繪畫便沒有白學。
小趙2008年自德州學院油畫專業畢業后便考上了大學生村官,后又通過教師招聘考試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只是她所教的并不是繪畫課。由于學校年輕老師有限,她承擔了兩個班的數學和地理的教學工作。小趙坦言自己當初選擇藝考只是因為數學成績不太好,如果走普通高考路也許不能拿到本科文憑。據她介紹,大學里的美術類專業也分為實用美術專業和純藝術類專業,實用美術類里的室內設計等專業應用性較強,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的機會還多一些。但像油畫、國畫、雕塑等純藝術類專業,除了專業學習特別精湛又對專業有著濃厚興趣的同學可能會選擇進一步深造,其余的絕大部分同學還是一畢業便轉了行。
劉娟今年剛考入廈門理工大學學習服裝表演(模特)專業,她的師姐大都在畢業時與航空公司簽約成為收入不菲的空姐,而像這樣的高薪就業在藝考生中只占少數。據了解,在藝術生中,一些考入重點藝術院校的考生在就業上較占優勢。如攝影類、播音主持類及空乘類專業的畢業生,如果畢業院校比較有名氣,本身專業素質又出色,那么在校園招聘中就會很搶手。而二類院校的畢業生就沒有這樣的好運氣,像一些在偏遠地區學校就讀影視戲劇表演類專業的畢業生,幾乎沒有機會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藝考生在上大學之前沒有必要去過多地考慮就業前景的問題,而是以先通過專業考試和高考最重要,因為在大學里眼界自然會比高中時開闊很多,思路也會變得更為寬廣。畢業之后是不是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則要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和綜合素質來定奪。”德州一中音樂教師谷傳勇這樣說。
[校考過后的高考]
不可忽視文化課的重要性
春節雖已漸漸臨近,藝考生們的備考氛圍卻日益緊張。2012年我省藝術類專業招生分為藝術文、藝術理兩類。根據藝術類專業屬性不同劃分為美術類、音樂類、書法類、舞蹈類、攝影類、播音主持類、文學編導管理類、影視戲劇表演類、服裝表演(模特)類、空乘類、其它類11個專業類別。
比起普通高考生,藝考生們為了各個學校的校考,要遭受很多奔波之苦。而由于要準備專業課考試,他們復習文化課的時間也要比普通高考生少很多。
據了解,只要是單設藝術班的高中學校,大都會在學生們趕考回來之后為其量身制定詳盡的文化課復習計劃,以幫助他們完成最后一步蛻變。“我們學校的高三年級現有兩個藝術班,有專門的文化課教師來帶。由于熟悉他們的文化課底子,所以會按照其現有水平來制定復習計劃。相比普通高考生,藝考生的復習會側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但對于文化課成績較好又報考了重點院校的學生,也會為其準備不同的復習計劃。”德州一中高三美術組組長張式剛認為,只要藝考生跟緊學校為其安排的復習進度,通過文化課考試便不在話下。